律图

女方不返还彩礼的依据

更新时间: 2019-12-18 12:30:00
音频内容:

一般来说,给付彩礼是不需要返还的,比如说:(一)已经登记结婚同居生活的;

(二)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时间较长的;

(三)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期间生育子女的;(四)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所接受的彩礼确已用于共同生活的。

只有例外情形下,才能要求返还彩礼:(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如果以后两条请求返还彩礼,应当以双方离婚为前提条件。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第十条》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咨询助手提示您
全文793字,阅读时间约2分钟
直接问律师最快9秒应答
继续阅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 125556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935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女方不返还彩礼的依据
一键咨询
×
温馨提示
阅读时间较长,您可直接咨询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如问题紧急,建议直接咨询律师获取专业解答
1对1专属律师解答
12小时深度服务 高效解决问题
立即咨询
彩礼返还有没有法律依据,返还彩礼有什么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2、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10w+浏览
婚姻家庭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5556 人正在咨询
女方不返还彩礼的依据有哪些?
一,双方已经同居且登记结婚的;二,男女双方尚未办理登记结婚但是同居超过两年及以上的时间;三,男女双方没有办理登记结婚手续但是在同居期间生儿育女;四,男女双方虽然尚未办理登记结婚但是已经将彩礼花费于双方共同生活中;五,双方订婚后但是其中一方当事人在结婚前身亡的。
10w+浏览
婚姻家庭
女方不返还彩礼的依据有什么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社会经济虽然不断发展,但给付彩礼的习俗仍然在很多地区非常普遍,其中也不乏因为彩礼问题导致双方分手的,这时候就涉及彩礼返还的问题,那么作为接收彩礼的女方,哪些情况下可以不返还彩礼呢?婚姻法解释二中,对于彩礼返还作了明确非常明确的规定,它列举了以下三种情况应当返还,所以,我们用排除法,只要不在这三种情况之内,就不用返还了: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结婚以后要彩礼的,必须是以离婚为前提,不离婚就不能要求返还彩礼。在实际处理彩礼返还的案件中,很多女方是把彩礼用于婚宴,蜜月旅行,或者装修购买共同生活用品等,已经开支掉一部分了,那这部分花在双方共同事务上的彩礼,也是不必返还的。法律依据:《婚姻法解释二》第十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
(二)、
(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女方不返还彩礼的依据是什么?
[律师回复] 1、双方已经同居且登记结婚已经登记结婚并同居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男女双方尚未办理婚礼,但是在法律上和伦理道德上,双方都已成为夫妻。在发路上或社会风俗上,这种情况大家的认识都是一致的,女方不用返还男方彩礼。
2、男女双方并没有办理登记结婚但是同居时间超过两年及以上的时间
男女双方没有按照规定登记结婚但是同居超过两年及以上的情况下,女方不用归还男方彩礼。不用返还的原因:在广大农村的认知中,男女同居即是双方结婚的标志。
3、男女双方没有办理登记结婚手续但是在同居期间有生育子女
如果男女双方在同居妻间以“夫妻”方式生活且生儿育女,即使双方尚未办理登记结婚,但实际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家庭。这种情况下,如果接触“夫妻”关系,伦理道德上对女方的伤害较大,因此女方不用返还彩礼。
4、男女双方虽然没有登记结婚成为合法夫妻但是已经将彩礼花费于双方共同生活
女方接受的彩礼在双方共同生活期间,实际已经被花掉了,即女方已没有彩礼,受益主体不存在,彩礼当然无法归还。
5、双方订婚后但是其中一方当事人在结婚前身亡
如果在男女双方订婚后但尚未办理登记结婚或婚礼时,其中一方当事人因意外或疾病等因素身亡。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935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女方不返还彩礼的依据有哪些
如今男女围绕结婚彩礼产生纠纷的情况比较多,其中多数都是男方要求女方返还结婚彩礼,而女方肯定不愿意返还。这个时候要知道如果双方已经登记结婚并实际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没有未登记结婚但同居生活时间在2年以上的、同居期间生育子女的、彩礼确已用于共同生活的;在婚约存续期间,婚约当事人死亡的,则一般不需要返还彩礼。
10w+浏览
婚姻家庭
女方不返还彩礼的依据包括什么
[律师回复] 对于女方不返还彩礼的依据包括什么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社会经济虽然不断发展,但给付彩礼的习俗仍然在很多地区非常普遍,其中也不乏因为彩礼问题导致双方分手的,这时候就涉及彩礼返还的问题,那么作为接收彩礼的女方,哪些情况下可以不返还彩礼呢?婚姻法解释二中,对于彩礼返还作了明确非常明确的规定,它列举了以下三种情况应当返还,所以,我们用排除法,只要不在这三种情况之内,就不用返还了: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结婚以后要彩礼的,必须是以离婚为前提,不离婚就不能要求返还彩礼。在实际处理彩礼返还的案件中,很多女方是把彩礼用于婚宴,蜜月旅行,或者装修购买共同生活用品等,已经开支掉一部分了,那这部分花在双方共同事务上的彩礼,也是不必返还的。法律依据:《婚姻法解释二》第十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
(二)、
(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彩礼返还减少依据是什么?
彩礼返还的依据是《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中的规定,出现下面提到的这是三种情形,法院应当支持返还彩礼,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后未共同生活,给付彩礼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10w+浏览
婚姻家庭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935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返还彩礼的依据是怎样的?
返还彩礼的依据是《民法典》的规定。目前通过习俗支付彩礼,有三种具体的情形是可以要求返还彩礼的,第1种就是双方当事人根本就没有办理相关的登记结婚的手续,或者是已经办理了,但是没有在一起共同生活。
10w+浏览
婚姻家庭
你好,朋友想要离婚了,之前结婚的时候是有一笔很大的彩礼,想要要回来,问一下返还彩礼的法律依据具体有哪些呢
[律师回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适用前款第
(二)、
(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此条件的规定,标志着人民法院正式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对于彩礼纠纷问题如何处理作出明确规定。
  离婚彩礼的法律依据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还规定了离婚彩礼返还的条件,其中第
(三)项规定“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是返还彩礼的一个条件。那么如何理解“生活困难”呢?《解释
(二)》第二十七条对“生活困难”的含义作出了这样的解释:“婚姻法第四十二条所称‘生活困难’,是指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
  据此,“生活困难”应当是指绝对困难,而不是相对困难。《解释
(二)》第十条中的“生活困难”的理解也应当与上述解释一致。即所谓绝对困难是实实在在的困难,是因为给付彩礼后,造成其生活靠自己的力量已经无法维持当地最基本的生活水平,而不是与给付彩礼之前相比,财产受到损失,相对于原来的生活条件比较困难了。本案中,被告人家庭经济状况本身就很差,不能维持正常生活,尚依靠单位给予经济帮助,给付彩礼后其生活就更加困难了,应认为被告的这种生活状况,属于“因给付彩礼导致生活困难”的情形。
  如果是索要彩礼钱、首饰钱等,就是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一章总则中的第三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中的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2003 年12 月25 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004 年4 月1 日起施行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以下简《解释
(二)》)就彩礼纠纷问题如何处理作出了专门规定。
  《解释
(二)》 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在理解和适用本条解释时,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结婚彩礼的性质
  彩礼问题可否认定为属于以结婚为目的的附条件的法律行为?也就是说,对给付结婚彩礼能否作为附解除条件的赠与行为对待?我们认为答案应是否定的。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设定产生的基础是私法自治这一民法的基本原则。依私法自治,当事人可以对法律行为效果的发生或消灭加以限制,此即法律行为的附款。附款有条件和期限两种。附条件和期限的原因是人们为法律行为时,大多基于对现状的认识和对其将来发展的预期,为了使当事人能计划未来,排除不确定的风险,可以预先设定条件和期限。婚姻法律关系本质上是一种身份关系,婚姻双方在财产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是附随于人身上的权利义务的。创设这种关系的婚姻行为是一种身份上的行为,行为人须有结婚的合意,但是婚姻成立的条件和程序、婚姻的效力、婚姻解除的原因等,都是法定的,而不是当事人意定的。不能将婚姻行为视为契约。
  所以各国民法均规定,身份关系上的行为或与身份密切相关的行为,例如:结婚、离婚、收养,收养关系的解除,继承的承认与抛弃等此类法律行为,不允许附条件和期限。我国婚姻法强调婚姻以双方自愿为原则,婚姻关系的维系以夫妻感J 晴为基础,没有将经济因素置入其中。我国给付彩礼的现象大多出现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及偏远地区,是当地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这种现象不是普遍的,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男女平等的观念深人人心,结婚索要、给付彩礼的现象会逐渐消失。
  所以《解释
(二)》未采纳所谓给付彩礼是附解除条件的赠与行为这一观点,并没有做出凡给付彩礼的目的未达到即未结婚或离婚就应返还彩礼的规定,而是根据双方的现实确定对彩礼问题的处理,具体明确服三种情况的返还彩礼。我们在具体理解和适用时,要严格掌握尺度,避免适用的扩大化。本案被告依照风俗给付原告彩礼礼金20000 元,由此导致了其家庭生活更困难,符合《解释
(二)》 第十条第
(三)项规定的情况,法院判令原告返还彩礼是正确的。
  
(二)彩礼的给付、收受主体
  实际生活中,给付彩礼问题并不单纯的是结婚男女双方之间的事情,更多地涉及到两个家庭之间的往来。所以,对于彩礼的给付人和接受人,不能仅仅局限于准备缔结婚姻关系的男女双方当事人,而应作广义的理解。就给付人而言,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彩礼的数额都比较大,都是给付的一方全家用共同财产给付的,有时甚至是全家共同借债给付,所以彩礼既可以是婚姻关系当事人本人所为的给付,也可以是婚姻关系当事人的亲属所为的给付,如父母兄弟姐妹等。
  同样的道理,就收受该彩礼一方而言,既包括由婚姻关系当事人接受彩礼的情形,也包括其亲属接受给付彩礼的情形。如果对给付人和收受人的主体作限制性解释的话,是不利于纠纷的解决的。我们将彩礼的给付、收受主体明确后,如果发生纠纷,涉及到返还彩礼的问题,由谁返还,即责任主体是谁呢?有观点认为大多数情况下彩礼是父母收受的,应当在离婚案件中追加父母为第三人,判决其承担返还彩礼的责任。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其理由如下:
  1 、离婚案件的男女双方因其人身关系绝对的相对性,如果在诉讼中追加第三人,使民事实体与民事诉讼主体分离,显然有违法理。
  2 、将收受彩礼的父母列为当事人,实际上是将彩礼纠纷混同于一般财物纠纷,只看到了表象上的财物关系,而未看到内在的男女双方婚姻关系,忽视了彩礼给付于婚姻关系强烈的人身依附性。彩礼的给付因男女双方结婚而发生,又因双方离婚而返还,虽然彩礼的交接是男女双方的父母,但这仅仅是一种仪式,父母的地位仅相对于代理人,实质上与彩礼有关系的只能是婚姻关系的男女双方,所以彩礼的返还也不能离开婚姻关系的当事人。
  3 、审判实践中追加第三人,往往需要多次开庭,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增加了当事人诉讼,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离婚男女双方以及双方家庭之间的矛盾,造成一个纠纷未解决,又出现了新的纠纷。
  
(三)对“生活困难”的理解
  《解释
(二)》 第十条规定了离婚彩礼返还的条件,其中第
(三)项规定“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是返还彩礼的一个条件。那么如何理解“生活困难”呢?《解释
(二)》第二十七条对“生活困难”的含义作出了这样的解释:“婚姻法第四十二条所称‘生活困难’,是指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据此,“生活困难”应当是指绝对困难,而不是相对困难。
  《解释
(二)》第十条中的“生活困难”的理解也应当与上述解释一致。即所谓绝对困难是实实在在的困难,是因为给付彩礼后,造成其生活靠自己的力量已经无法维持当地最基本的生活水平,而不是与给付彩礼之前相比,财产受到损失,相对于原来的生活条件比较困难了。本案中,被告人家庭经济状况本身就很差,不能维持正常生活,尚依靠单位给予经济帮助,给付彩礼后其生活就更加困难了,应认为被告的这种生活状况,属于“因给付彩礼导致生活困难”的情形。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5556 人正在咨询

首页

找律师

立即咨询

(99%用户选择)

首页 > 语音解答 > 婚姻家庭 > 彩礼 > 女方不返还彩礼的依据

法律咨询热线

建议拨打时间

严禁采集,违者必究

©2004-2022 m.64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8055号-1  隐私保护 投诉建议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