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

再婚夫妻离婚后有义务抚养继子女吗

更新时间: 2021-03-16 17:47:32
音频内容:

再婚夫妻离异后对继子女没有抚养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第三十六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

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九条,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涉父母离婚、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

咨询助手提示您
全文882字,阅读时间约2分钟
直接问律师最快9秒应答
继续阅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 125582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40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再婚夫妻离婚后有义务抚养继子女吗
一键咨询
×
温馨提示
阅读时间较长,您可直接咨询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如问题紧急,建议直接咨询律师获取专业解答
1对1专属律师解答
12小时深度服务 高效解决问题
立即咨询
再婚夫妻离婚继父母对继子女是否有抚养义务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再婚夫妻离婚继父母对继子女是否有抚养义务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10w+浏览
婚姻家庭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5582 人正在咨询
再婚离婚后继父抚养义务吗
一般情况下,是没有抚养义务的。未成年的继子女与继父母共同生活形成了抚养教育关系的,法律赋予其等同生父母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即在继父或继母与未成年继子女抚养关系存续期间,继父或继母对继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但是如果夫妻双方离婚了,继父就没有抚养义务。
10w+浏览
婚姻家庭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40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父母再婚,继子女有赡养义务吗
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父母再婚,继子女有赡养义务吗的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10w+浏览
婚姻家庭
夫妻离婚后继续使用夫妻名义是否是重婚罪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夫妻离婚后继续使用夫妻名义是否是重婚罪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夫妻离婚后继续使用夫妻名义是否属于重婚罪
不属于重婚。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又与他人结婚的行为,有时亦指因上述行为而形成的违法婚姻。
构成重婚有两类人:
第一类是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登记结婚,或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
第二类是明知他人已有配偶的人,又与之登记结婚,或者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明知他人已有配偶”——事先知道,或者事后知道而继续保持婚姻关系,则属于“明知”。反之,不知道、受欺骗,则不构成重婚。
二、重婚的后果
1、民事后果:
(1)重婚不具有婚姻的法律效力,在婚姻法规定的婚姻无效制度中,重婚是婚姻无效的原因之一;
(2)重婚是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准予离婚的情形之一;
(3)在离婚时,重婚是无过错方要求损害赔偿的理由之一。
2、刑事后果:
《刑法》第258条规定,犯重婚罪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婚姻法》第45条规定:“对重婚的,对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可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自诉;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
夫妻离婚后继续使用夫妻名义属于重婚罪吗
[律师回复] 对于夫妻离婚后继续使用夫妻名义属于重婚罪吗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夫妻离婚后继续使用夫妻名义是否属于重婚罪
不属于重婚。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又与他人结婚的行为,有时亦指因上述行为而形成的违法婚姻。
构成重婚有两类人:
第一类是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登记结婚,或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
第二类是明知他人已有配偶的人,又与之登记结婚,或者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明知他人已有配偶”——事先知道,或者事后知道而继续保持婚姻关系,则属于“明知”。反之,不知道、受欺骗,则不构成重婚。
二、重婚的后果
1、民事后果:
(1)重婚不具有婚姻的法律效力,在婚姻法规定的婚姻无效制度中,重婚是婚姻无效的原因之一;
(2)重婚是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准予离婚的情形之一;
(3)在离婚时,重婚是无过错方要求损害赔偿的理由之一。
2、刑事后果:
《刑法》第258条规定,犯重婚罪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婚姻法》第45条规定:“对重婚的,对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可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自诉;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再婚后必须抚养继子女吗?
再婚后不是必须要抚养继子女的。对于与继子女之间的抚养关系等相关事宜是需要双方先进行充分的协商并且尊重子女的意愿来做出最后的决定。双方一旦构成抚养关系,继父母就需要尽到相应的义务。
10w+浏览
婚姻家庭
再婚夫妻的房产怎样继承?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再婚夫妻的房产怎样继承?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读者张先生:甲先生和乙女士是再婚夫妻,结婚已有15年,甲先生和前妻育有一女,再婚后与乙女士又育有一女。甲先生和乙女士居住的房屋在甲先生再婚之前属于甲先生单位所有。婚后,夫妻二人出资购买了该房改房。现甲先生已去世,该房屋如何分配  河北世纪联合律师事务所王现辉律师:
1.按《继承法》之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办理。
2.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首先应确定该房屋属于甲先生的遗产份额。该房屋原为甲先生单位所有,甲先生与乙女士结婚后共同购置了该房屋。根据《婚姻法》之规定,夫妻双方在婚姻存续期间共同购置的财产为夫妻共有财产。根据《继承法》第26条之规定,在确定甲先生遗产时,原则上应当先将房屋产权的一半确定为甲先生的遗产,但由于该房屋原为甲先生单位所有,夫妻购置房屋时基于甲先生为单位职工的特殊身份而享受了福利待遇。因此在确定甲先生遗产时要考虑到这一点,将遗产份额适当扩大。
其次,确定继承人与继承份额。根据《继承法》第10条之规定,乙女士、乙女士与甲先生生育的女儿、甲先生与前妻生育的一女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在没有特殊情况下,甲先生的遗产由以上述三位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平均分配。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当前,个人财产积累的增加,越来越多的遗产继承问题突显出来,亲友间为争夺遗产反目成仇的例子比比皆是。财产所有人在生前立下合法有效、全面完整的遗嘱恰恰能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在此提醒广大读者,订立遗嘱不吉利的想法应摒弃。
快速解决“婚姻家庭”问题
当前640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40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再婚后,还需要承担再婚子女的抚养义务吗?
再婚后,有抚养对方孩子的义务。根据《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10w+浏览
婚姻家庭
再婚夫妻双方有一个小孩,孩子归前妻抚养,请问还有继承权
[律师回复] 《关于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补充通知》,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再婚夫妻,符合3种情形的,可以允许其再生育一个子女:一是独生子女一方无子女,另一方有一个子女,双方婚后生育一个子女的二是独生子女一方无子女,另一方有两个子女的三是双方再婚前各有一个子女的。  “只要符合这3种情形,单独再婚夫妻就可以享受到单独两孩政策。”建议是,各地规定不一样,在生育子女前,一定夫妻俩奥女方计生办,依法办理孩子准生证,之后,再生育子女,省去麻烦。再婚二胎新政策:  
1、再婚夫妻双方只有一个子女的  
2、一方未生育过,另一方再婚前已生育一个子女的  
3、一方未生育过,另一方再婚前丧偶并已生育两个子女的。  根据计划生育新政策的规定,只有符合以下几种情况的,才可以申请育二胎,具体中国计划生育二胎新政策如下:  
(一)只有一个子女,经指定医疗机构诊断证明为非遗传性病残,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二)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并且只有一个子女的  
(三)婚后五年以上不育,经指定医疗机构诊断证明为不孕症,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又怀孕的  
(四)再婚夫妻双方只有一个子女的  
(五)从边疆调入本市工作的职工,调入前经当地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允许生育第二个子女的  
(六)兄弟二人或者二人以上均系农村居民,只有一对夫妻有生育能力,又只生育一个子女,其他兄弟不收养他人子女的  
(七)男性农村居民到有女无儿家结婚落户并书面表示自愿赡养老人的(女方家姐妹数人只照顾一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5582 人正在咨询

首页

找律师

立即咨询

(99%用户选择)

首页 > 语音解答 > 婚姻家庭 > 离婚 > 再婚夫妻离婚后有义务抚养继子女吗

法律咨询热线

建议拨打时间

严禁采集,违者必究

©2004-2022 m.64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8055号-1  隐私保护 投诉建议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