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

企业养老保险新政策

2023-09-19已帮助15912人
现在社保已经覆盖了中国的几亿人口,养老保险在现在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企业养老保险新政策有哪些,企业下岗职工养老保险新政策有哪些,教师补缴养老保险新规内容包括些什么?
01

企业下岗职工养老保险新政策

下岗职工养老保险补贴优惠

(一)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的,在该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当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二)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回上一个缴费年限满10年的原参保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三)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每个参保地的累计缴费年限均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及相应资金归集到户籍所在地,由户籍所在地按规定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下岗人员提前退休只能是特殊工种和因病不能劳动人员,其他人员只能达到女50周岁、男60周岁才能退休。现在国家实行的是退休年龄和退休金双轨制,公务员可以,工人不行,下岗的也不行。

......

阅读全文
02

职工养老保险补缴政策

一、职工养老保险补缴政策是如何规定的?

三类人可以办理补缴手续:

(一)我市企业职工中仍与单位存续劳动关系、未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因各种原因应保未保、中断缴费或欠费的,可以以单位职工身份补缴。之前在其他单位的应保未保年限,如本人自愿,可以个人身份补缴;

(二)具有我市户籍,曾在我省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有过工作经历,但因各种原因解除劳动关系或离开原单位,未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中断缴费的男年满45周岁、女年满40周岁的人员,凭有效原始资料,可以个人身份补缴;

(三)具有我市户籍,2011年6月30日前已取得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男年满45周岁、女年满40周岁的人员,可以个人身份补缴。

年龄的计算均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

二、需要提供哪些材料?办理流程是什么?

......

阅读全文
03

教师补缴养老保险新规

一、教师养老保险新政策及教师补缴养老保险新规

经过多年的政策准备,关于教师补缴养老保险及相关政策。2015年1月14日,《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发布,标志着养老金“双轨制”正式终结,3700万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企业员工一样,将纳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与养老金“并轨”改革相配套的,是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同步实施。经过多年的探索,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此时的养老金与工资改革方案被相关专家认为已经成熟,能从制度上根本解决“双轨制”所导致的社会不公平问题。对于“中人”(已退休的“老人”沿用老办法,新参加工作的“新人”采取新办法)来说,养老保险将来的待遇结构将是“2 1 1”—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另外两个“ 1”分别是过渡性养老金和职业年金。

这次改革以后,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将同企业及其员工一样,都将履行缴费义务,由用人单位按职工工资的20%缴纳养老保险费、个人按本人工资的8%缴纳养老保险费。

......

阅读全文
04

企业养老保险新政策有哪些

一、企业养老保险新政策一:“新人”多缴一年多一个百分点

“新人”就是指《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实施后参加工作的参保人员,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其中,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二、企业养老保险新政策二:退休时缴不足15年终止关系

今后,再拖欠养老保险费,参保者将有可能被终止养老保险关系。据了解,对长期欠费者,《意见》规定,凡到达退休年龄且办理退休手续,但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缴费年限累计每满1年再发给1个月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标准的生活费,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将终止。

......

阅读全文

看不懂?不如直接问律师

在线问律师
当前律师在线4740 今日律师解答7792
查看更多律师
推荐中

不在服务时间

很抱歉,律师太忙了,当前时间不提供电话咨询服务。

您可选择: 在线咨询TA

不在服务范围

北京、上海、西安…

当前位置

在线咨询TA 查看本地律师
首页 > 办事直通车 > 养老保险 > 企业养老保险新政策

法律咨询热线

建议拨打时间

严禁采集,违者必究

©2004-2024 m.64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8055号-1  隐私保护 投诉建议不良信息举报

营业执照
首页 我的 关注公众号 立即咨询

如何关注公众号

为什么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