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

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的区别

更新时间: 2021-04-16 21:24:21
音频内容:

证明责任是指在诉讼当事人对自己所提出的主张有提出证据予以证明的责任。举证责任包括两层含义,即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前者是指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提出证据予以证明的责任,也称行为责任;后者是指如果案件事实真伪不明,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当事人承担败诉的法律后果,也称结果责任。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的区别主要有五点:

(1)作用条件不同。证明责任在任何案件中都适用,而举证责任仅在事实真伪不明的案件中起作用。

(2)法律后果不同。在案件事实真伪不明时,负举证责任的当事人败诉,另一方胜诉

(3)主体不同。案件的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或反驳意见都有证明的责任;而举证责任只能由原被告中的一方承担。

(4)可转移性不同。在同一案件审理中证明责任可以在双方当事人之间转移,如原告提出主张并证明,被告反驳,证明责任就由原告转移到了被告。举证责任往往是法律事先规定好的,在同一案件中不可来回转移,否则会造成双方都须对真伪不明的案件承担败诉后果的矛盾,也使当事人无法做出预期判断,违背法律稳定性原则。

(5)目的不同。证明责任是为了查清事实,但总有无法查清事实的案件,法院又不能判双方当事人都败诉,本着公平原则,规定一方承担败诉后果,就是举证责任的分配制度。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证据规则》

第六条

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本文1165字,预估阅读时间3)分钟
浏览全文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 12558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40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的区别
一键咨询
×
温馨提示
阅读时间较长,您可直接咨询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南通177****3060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常州134****769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52****3495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宿迁188****7265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52****8574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淮安156****2413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浏览

如问题紧急,建议直接咨询律师获取专业解答
1对1专属律师解答
12小时深度服务 高效解决问题
立即咨询
举证责任和证明责任的区别
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的区别有五方面:条件、后果、主体、转移性和目的。证明责任普遍适用,举证责任仅适用于事实不明案件。举证不力则败诉。证明责任涉及双方当事人,举证责任则由一方承担。证明责任可转移,但举证责任固定,转移会违反法律稳定性。最终,证明责任旨在查清事实,举证责任则通过分配败诉后果体现公平。
10w+浏览
诉讼仲裁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5580 人正在咨询
负有举证责任与证明责任区别?
证明责任是指在诉讼中当事人对自己所提出的主张有提出证据予以证明的责任。举证责任包括两层含义,即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前者是指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提出证据予以证明的责任,也称行为责任;后者是指如果案件事实真伪不明,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当事人承担败诉的法律后果,也称结果责任。
10w+浏览
诉讼仲裁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40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负有举证责任与证证明责任区别
两者的作用条件不同,证明责任对于任何案件都可以适用,但是举证责任之对于那些事实真伪不明的案件起作用;两者的法律后果也不同。如果该案件事实真伪不明,无法判断是不是事实的时候,承担举证责任的当事人败诉,则另一方会胜诉。
10w+浏览
诉讼仲裁
总公司-分公司与母公司-子公司的区别,请分别举例说明
[律师回复] 分公司和子公司的区别分公司和子公司由于出资不同各自的法律地位也不同,因此识别清楚对非常重要,否则将诉讼主体搞错,将使诉讼在程序上败诉。

一、分公司的特点: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登记管理条例》第39条规定:“分公司是指公司在其住所地外设立的从事经营活动的机构。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按此规定,分公司具有以下特点:
1、是公司的分支机构;
2、具有营业资格;
3、不具有法人资格。

二、子公司的特点: 子公司是其一定数额的股份被其它公司持有而由其它公司控制的公司。持有其它公司股份并能控股的是母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是股份控制的经济关系,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子公司的特点是:
1、子公司的一定数额股份被某公司持有并加予控制。
2、子公司具有的法人资格。
三、认清分公司和子公司之点间相同和不同点才有利于识别。 相同点:都具有经营资格,有自己的办公场所; 不同点:
(1)分公司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不能地对外承担民事责任,其民事责任由成立分公司的公司承担。子公司具有的企业法人资格,可以依法地对外承担民事责任,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债务不承担责任。
(2)企业名称不同。分公司是将组建分公司的名称放在前面,后面是某某地名加分公司;子公司可以自行起名称,不需要加母公司的名称。
(3)工商行政管理局的企业工商登记中的内容不同,具体体现在出资上。其法律依据是我国《公司法》第13条的规定:“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分公司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依法地承担民事责任”。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的区别是什么?
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的区别主要有五点:1、作用条件不同。证明责任在任何案件中都适用,而举证责任仅在事实真伪不明的案件中起作用。2、法律后果不同。在案件事实真伪不明时,负举证责任的当事人败诉,另一方胜诉。3、主体不同。4、可转移性不同。5、目的不同。
10w+浏览
诉讼仲裁
如何区分诬告陷害罪与举报不实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诬告是指捏造事实,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作虚假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行为;错告是指举报人由于认识上的问题,向举报部门作了不符合实际的举报;举报失实是由于举报人对情况了解不确实,而向举报部门所作的不符合实际的举报从三者的概念看,诬告与错告和举报失实有着原则区别:诬告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在主观上有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目的,在客观方面有故意捏造犯罪事实告发他人的行为;而错告或举报失实,行为人在主观上没有虚构事实的故意,错告只是因为认识上的问题造成错误告发或举报,举报失实只是因对情况了解不清,错误告发或举报,举报失实只是因对情况了解不确实而作的不符合实际的举报对举报失实的甚至是错告的,只要不是故意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就不能认为是诬告将诬告与错告、举报失实严加区别,有利于解除举报人的思想顾虑,鼓励知情人举报,有利于依靠群众打击犯罪公民向举报职务犯罪,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行使举报权利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利用举报诬告陷害他人,法律是绝不允许的,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明确规定了诬告陷害罪,对诬告陷害他人的施以刑罚处罚所谓诬告陷害,是指捏造事实,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作虚假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行为人企图假借司法机关实现其诬告陷害无辜的目的这不仅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而且可能导致,干扰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破坏司法机关的
2、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作虚假告发的行为
首先是有捏造犯罪事实的行为,
其次向国家或者有关单位进行了告发
3、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有陷害他人,使其受到刑事追究的目的从以上分析看,诬告陷害行为是一种触犯刑律的犯罪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我国《刑法》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是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工作人员犯诬告陷害罪的,从重处罚
你好,我们村子里最近有这一个人涉嫌一个案子,需要一些证明,想问下各位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应该如何举证呢?
[律师回复] 我国现行的法律没有就证据展示做出明确的规定,但是法律规定侦查机关有义务收集被告人有罪和无罪的证据。根据法律规定的精神,公诉方即使不必主动向辩护方展示其不准备在审判中使用的证据,也不应向辩护方隐瞒其发现、收集或掌握的可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的证据。这可以视为一种消极的“证据展示”义务。换言之 ,如果辩护方要求公诉方“展示”其掌握的可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的证据,公诉方就应当“展示”。但是,接下 来的问题是公诉方应当如何“展示”,以及在什么时间和地点“展示”。
目前在司法实践中有一种让公诉人倍感尴尬的作法。有的辩护律师在庭审调查过程中要求公诉人当庭宣读 一份可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的证人证言。这份证言在公诉方掌握的案卷之中,但是公诉人认为该证言不可信,没 有提交法庭。辩护律师的这种要求往往能够得到法官的支持,但确使公诉人陷入两难的境地。如果公诉人不同 意宣读,那就有隐瞒无罪证据之嫌;如果公诉人同意宣读,那其行为就有些滑稽,因为他的“诉讼主张”是被 告人有罪,而他却当庭宣读被告人无罪的证言。诚然,如果我国普遍实现了证人出庭作证,公诉人就可以免除 这种尴尬,但司法实践的现状使我们还无法奢言证人出庭。于是,公诉人在这种情况下应否宣读,就成了我们必须解答的问题。
笔者认为,上述“证据展示”的义务和举证责任并不能等同。公诉方对其掌握的无罪证据有“展示”义务,并不等于说就有举证责任。既然公诉方决定提起公诉,那就说明公诉方认为被告人有罪,认为那些无罪证据不可靠或不足信。既然公诉方的事实主张不包括被告人无罪,那么公诉人就不应承担被告人无罪的举证责任。
如果辩护方认为有必要在法庭上出示某个无罪证据,不管这个证据是在辩方的掌握之中还是在控方的掌握之中 ,这都属于辩护方的举证,而不属于公诉方的举证。由此可见,辩护律师或法官在审判中要求公诉人宣读无罪 证言的作法不符合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如果一定要有人代替证人在法庭上宣读该证言,那也应该让辩护律师 宣读。
诬告陷害罪与举报不实有什么区别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诬告是指捏造事实,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作虚假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行为;错告是指举报人由于认识上的问题,向举报部门作了不符合实际的举报;举报失实是由于举报人对情况了解不确实,而向举报部门所作的不符合实际的举报从三者的概念看,诬告与错告和举报失实有着原则区别:诬告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在主观上有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目的,在客观方面有故意捏造犯罪事实告发他人的行为;而错告或举报失实,行为人在主观上没有虚构事实的故意,错告只是因为认识上的问题造成错误告发或举报,举报失实只是因对情况了解不清,错误告发或举报,举报失实只是因对情况了解不确实而作的不符合实际的举报对举报失实的甚至是错告的,只要不是故意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就不能认为是诬告将诬告与错告、举报失实严加区别,有利于解除举报人的思想顾虑,鼓励知情人举报,有利于依靠群众打击犯罪公民向举报职务犯罪,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行使举报权利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利用举报诬告陷害他人,法律是绝不允许的,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明确规定了诬告陷害罪,对诬告陷害他人的施以刑罚处罚所谓诬告陷害,是指捏造事实,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作虚假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行为人企图假借司法机关实现其诬告陷害无辜的目的这不仅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而且可能导致,干扰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破坏司法机关的
2、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作虚假告发的行为
首先是有捏造犯罪事实的行为,
其次向国家或者有关单位进行了告发
3、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有陷害他人,使其受到刑事追究的目的从以上分析看,诬告陷害行为是一种触犯刑律的犯罪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我国《刑法》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是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工作人员犯诬告陷害罪的,从重处罚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40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举证责任与证明责任一样吗?
举证责任和证明责任是不同的,这两个在作用条件以及法律后果和主体上都有所区分的,证明责任是为了查清案件的事实真相,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法院无法做出双方都败诉也是会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现有的证据做出判决的,所以证明责任也是一种对当事人的一种不利后果。
10w+浏览
诉讼仲裁
发明人与专利权人的区别
[律师回复] 对于发明人与专利权人的区别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发明人与专利权人的区别
1、从定义上区分:专利权人:专利权的所有人及持有人的统称。即专利申请被批准时,被授予专利权的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既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个人。发明人:专利法规定,在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中,对发明创造具体实质性特点做出贡献的人称为发明人。发明人为自然人。
2、从权利上区分:专利权人的权利:包含专利人身权和专利财产权两个方面。
(1)、专利人身权:指专利发明人、设计人有权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该专利的发明或设计人,即署名权,署名权不因专利财产权的转让而消失。
(2)、专利财产权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独占权。指只有专利权人才有实施其发明创造的制造、使用、销售,对该专利获得享有独占的权利,任何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均不得不经许可,不支付报酬使用、制造、销售专利产品。
2)、许可权。指专利权人有条件地允许他人使用其专利技术。具体地讲,专利权人(称“许可方”)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允许他人(称“被许可方”)在一定条件下使用其取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的全部或者部分技术的权利。
3)、转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条规定:“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专利申请权、专利权可以出卖、赠与、抵押,也可以作价投资入股,继承转让是由于法定原因而发生的转让,当专利权人(自然人)死亡后,专利权依照继承法的规定转移给有继承权的人。
发明人的权利:署名权,发明人可以请求专利局不公布其姓名。
相关知识:专利权人是指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登记簿上记载的专利权的所有人。要想成为专利权人,有两种方法:
1、自己提出申请,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合格,符合授权的条件,依法授予专利权。
2、通过继承或交易成为专利权人。公民或法人死亡或终止时,其合法的继承人得成为专利权人;通过买卖交易,他人也得成为专利权人。专利权人可自己实施或许可他人实施专利,并收取使用费。
发明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发明人只能是发明创造的完成者。在完成发明创造过程中,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技术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不是发明人。职务发明的发明人对专利享有署名权和获得奖励报酬权,除此之外发明人对专利不享有任何权利,自己不能实施专利也不能许可他人实施专利,发现他人侵犯专利权的,也无权加以制止。
民事诉讼证明与刑事诉讼证明的区别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民事诉讼证明与刑事诉讼证明的区别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1、证明主体不同在刑事诉讼中,证明主体主要是控诉机关和负有证明责任的当事人,具体包括人民检察院、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证明主体主要是当事人其中,在民事诉讼中,证明主体是各方当事人,并且根据证据证明责任的分配规则分别由各方当事人就一定的事实进行证明;而在行政诉讼中,证明主体主要是作为被告的,由其对自己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证明
2、证明对象不同在刑事诉讼中,证明对象主要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事实以及是否具有从重、加重或者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的事实在民事诉讼中,证明对象主要是当事人之间民事权利义务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在行政诉讼中,证明对象主要是对确定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具有意义的事实
3、证明手段不同在证明手段方面,虽然三大诉讼法关于证据种类的规定基本相同,但同一种类证据在不同诉讼中的证明意义却不完全相同如在民事诉讼中,被告的承认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免除原告对事实主张的举证责任;但在刑事诉讼中,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而且,在证据的收集、提供方面,三大诉讼法亦存在着不同在刑事诉讼中,履行控诉职能的机关(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具有强大的侦查能力,可以动用国家权力去收集证据相比较而言,民事诉讼当事人收集证据的方法则要受到很多的限制,收集证据的能力较弱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5580 人正在咨询

首页

找律师

立即咨询

(99%用户选择)

首页 > 语音解答 > 诉讼仲裁 > 诉讼管辖 > 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的区别

法律咨询热线

建议拨打时间

严禁采集,违者必究

©2004-2022 m.64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8055号-1  隐私保护 投诉建议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