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行贿人什么情况下可以免除处罚

帮助5人 10w+浏览 匿名 2021-03-29 河北保定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刑法》第37条规定了免予刑事处罚与非刑罚措施,其前提是“犯罪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即免除处罚针对的是犯罪、免除的是刑罚。
    而《刑诉法》第16条列举的6种不追诉情形均应视为无罪。其中,第1种情形“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与刑法第13条的但书一致;第6种情形“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法律排除了刑法,刑事责任包括刑罚和非刑罚,即不用承担任何刑事法律后果。可见,免除处罚与法定不追诉有着罪与非罪的本质区别。
    实践中,司法机关常常将行贿的免除处罚误认为第1种或者第6种情形,并以刑诉法第15条为依据,侦查机关不立案或者撤销案件;公诉机关作出法定不决定;作出无罪判决。上述做法实际上是混淆了免除处罚与法定不追诉。正确的做法是:侦查机关应根据刑诉法第107条立案侦查;公诉机关应根据刑诉法第173条第2款作出酌定不决定;根据刑诉法第195条第1项作出有罪判决。
    全文
    10 2021-03-29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658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行贿人什么情况下可以免除处罚
一键咨询
  • 160****48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家庄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邯郸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15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46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家庄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61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沧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08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3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65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36****57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唐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76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0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47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36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14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邯郸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14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邯郸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304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5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72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1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17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4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41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邢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163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邯郸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邢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唐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邯郸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6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523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邯郸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784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1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67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4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唐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01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0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7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57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76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51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61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12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28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5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65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家庄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810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88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66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3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34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78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唐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沧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64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554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沧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0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62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03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宿迁134****7813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80****1821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80****8679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什么情况下可免除死刑
目前按国际惯例不适用死刑的人群:实施犯罪时未成年的人(中国为18周岁)、审判时怀孕的女子、符合其他相关条件的人等。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哪些情况下可以免除死刑
从法律角度讲,以下情况可以免除死刑:1、依据法律规定,不足以判处死刑的。2、具有法定减轻、从轻情节,被从轻、减轻处理的。3、未成年人、精神病人不适用死刑。又聋又哑的人,减轻处罚。4、有立功表现的犯人,也可以免除死刑。5、在受害人有过错的情况下,可以减轻被告人的过错和罪责。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醉驾什么情况下免除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二)》规定,醉驾免于刑事处罚的,只有一种情况,即醉酒驾驶机动车,但是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10w+浏览
交通事故
取保候审过多久才解除保全
[律师回复] 解析:
通常来说,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不会超过12个月。因此,如果在特定情况下,超过了这个时限并且没有其他特殊原因的话,那么就应该解除该取保候审的措施。我们需要明确,依照现行的法律法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的措施,其最长期限不能超过12个月;而对于监视居住的措施,其最长期限则不能超过6个月。
在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保证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工作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如果我们发现某个人不应该承担刑事责任,或者是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期限已经到期,那么我们就应该立即解除这些措施。
同时,我们也需要及时地通知被实行这些措施的人及其相关单位。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
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690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取保候审打架斗殴怎么处罚
[律师回复] 解析:
在被批准进行取保候审期间,如有参与打架斗殴行为的情况发生,则必须立即取消原来实行的取保候审措施,将涉案人员重新收监服刑;如果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后果,构成刑事犯罪的,还应该与先前的罪行合并处罚。在取保候审期间再度实施故意伤害等违法行为,导致他人身体受到轻微伤害的,应视为恶意且违反法治规定的举动,可能涉及到故意伤害罪的指控和审判。对于已经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来说,倘若他们在这段时间内再次犯下新的罪行,那么司法机构将会对这两起案件同时进行审理,进行严厉的惩罚,并将所有罪行合并处罚。需要注意的是,取保候审只是相关部门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一种暂时性的非拘禁措施,它并不会影响到案件的正常进展,该判处的法律责任仍然需要得到严格的履行。取保候审的具体执行工作通常由公安机关负责。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
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哪些情况下能够免除死刑
从法律角度讲,以下情况可以免除死刑:1、依据法律规定,不足以判处死刑的。2、具有法定减轻、从轻情节,被从轻、减轻处理的。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被判盗窃罪要交多少罚金
[律师回复] 解析:
狭义上的定义,犯盗窃罪者,依法应判处以罚金之惩罚,其金额应设定在涉案金额的2倍以内,且大于等于1000元人民币。若未能确切衡量盗窃数额或根本无法估算出具体数值,则该罚款应在1000元至100000元之间加以裁量。针对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涉及到的如盗窃金额达到了较大数值,或涉及多起盗窃事件、在家中行窃、随身携带有凶器进行盗窃、或是采用了扒窃等手段,将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是管制,同时还可能面临着罚金的处罚。如果盗窃金额巨大,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那么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且需要承担罚金的责任。而当盗窃金额特别巨大,或者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时,将被判处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同样也需要承担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责任。
然而,对于那些虽然达到了“数额较大”的标准,但是行为人已经认罪、悔过,并且积极退还赃物、赔偿损失,同时具备法定从轻处罚情节、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得赃款较少且并非主谋、得到受害人谅解以及其他轻微情节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不起诉或者免除刑事处罚。对于那些不构成犯罪但确实需要给予处罚的行为,应该由相关部门进行行政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什么情况下猥亵罪判刑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其适用范围与构成要素:
首先,在犯罪主体资格方面,一般的自然人只要符合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相应的刑事责任能力,均可构成该罪名;
其次,从主观心理状态来看,此类犯罪往往体现为行为人试图通过行为来刺激或满足自身或他人的性欲望,尽管其并不代表存在着强行进行性行为的明确意图(对于男性儿童及男性的猥亵行为同样包含有奸淫的内容);
再次,从侵害客体的角度出发,这种违法行为严重触犯到社会道德规范对每个人的性羞耻之心的合法保护;
最后,从客观行为表现来看,其主要特征是采用暴力、威胁或其他手段强制猥亵他人,或者实施侮辱他人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猥亵儿童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猥亵儿童多人或者多次的;
(二)聚众猥亵儿童的,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猥亵儿童,情节恶劣的;
(三)造成儿童伤害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四)猥亵手段恶劣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4248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哪些情况下交通事故责任可免除
交通事故免责的事由:1、受害人故意且造成事故不可避免。2、机动车一方无过错。不可抗力不能作为免除行为人民事责任的法定事由。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醉驾多久解除取保候审程序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醉酒驾车案件中取保候审期限最短期限的问题,目前尚未形成统一标准。
然而,我们了解到,确实存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取保候审解除条件进行明确规定。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在处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取保候审事宜上,最长的期限不能超过十二个月;而在监视居住方面,最长的期限则不能超过六个月。因此,当符合法定的取保候审解除条件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有权依法决定解除取保候审。
另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提出申请,要求变更强制措施。当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接到此类申请之后,应在三日内做出决定;若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则需向申请人说明原因,并告知其具体的不同意理由。因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可以申请将强制措施变更为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等方式,但必须满足相应的条件和遵循特定的程序。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
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