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判决书中如何引用法律依据?
诉讼请求是指原告(或反诉原告,下同)向被告(或反诉被告,下同)以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向原、被告所提出的实体上的要求。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就是指人民法院认为当事人的实体请求无事实根据或法律依据而以判决形式对当事人的要求予以拒绝的行为。判决驳回诉讼请求与裁定驳回起诉不同,后者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立案受理的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发现当事人的起诉不符合法定条件而对当事人的要求予以拒绝的行为。可见,适用判决驳回诉讼请求还是适用裁定驳回起诉,取决于原告的起诉是否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立案后,如果发现原告的起诉不符合起诉条件,就应裁定驳回起诉,如果原告的起诉符合受理条件,就应判决驳回诉讼请求。二者间其他的区别笔者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
判决驳回诉讼请求的情形有:
1、原告的诉讼请求没有事实根据的;
2、原告的诉讼请求没有法律依据的;
3、原告超过诉讼时效起诉,对方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
一、判决驳回诉讼请求与裁定驳回起诉的含义是什么?
(一)驳回起诉,是指人民法院依据程序法的规定,对已经立案受理的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发现原告的起诉不符合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和法院的立案条件而裁定予以驳回的行为。驳回起诉要解决的是立案受理后具有程序意义上的诉权问题,它针对的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的起诉。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当驳回起诉的情形主要有:
1、《民事诉讼法》第122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
下列情况可能被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第一、原告的诉讼请求没有事实依据。
第二、原告的诉讼请求没有法律依据;只有有法律依据的诉讼主张,人民法院才能予以保护,没有法律上的支持,法院则必然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第三、原告错误地主张法律关系。
第四、原告超过诉讼时效提起诉讼。
驳回诉讼请求,是指人民法院认为原告请求的内容没有事实依据或者没有法律依据而作出的对其请求不予支持的判决。因而对原告的请求不予保护的司法行为,它所要解决的是实体意义上的胜诉权问题,针对的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实体请求,用判决的方式作出。
审判实践中,驳回诉讼请求通常适用的情形有:
1、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没有足够的法律依据或者违反国家法律;
2、当事人主张实体权利的法律事实在人民法院审理过程中经过质证或查证已被推翻或否定;
3、当事人实体权利已放弃,如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已经超过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对方又以此作为抗辩理由。
文章108973人阅读
音频997人收听
文章48931人阅读
文章198248人阅读
文章1187人阅读
文章1420人阅读
文章22395人阅读
文章1728人阅读
文章1772人阅读
图文陈永新律师回答
图文陈永新律师回答
图文刘双律师回答
文章249998人阅读
文章1197人阅读
图文陈永新律师回答
音频783人收听
音频760人收听
文章37442人阅读
文章62635人阅读
文章1938人阅读
图文陈永新律师回答
图文刘伟律师回答
图文陈永新律师回答
文章1119人阅读
图文陈永新律师回答
建议拨打时间
严禁采集,违者必究
©2004-2025 m.64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8055号-1 隐私保护 投诉建议不良信息举报
打开微信
点击微信搜索框,输入「律图在线咨询」进行搜索
搜索结果如下图,点击关注即可
律师回复唯一通知渠道;
及时推送律师回复,避免短信拦截;
公众号也能找律师、咨询律师,还可以追问律师;
更多和您相关的专业文章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