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异议的定义是什么?

最新修订 | 2024-09-28
浏览10w+
卢滨律师律师
卢滨律师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5人
专家导读 执行异议的定义是:在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主张自己的权利所提出的不同意见。执行程序开始后,如果案外人(执行程序以外的人)认为所执行的标的自己有全部或部分的请求权,或认为执行可能影响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向法院提出执行异议。目的在于保护案件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可以纠正已经生效执行文书的错误。
执行异议的定义是什么?

一、执行异议的定义是什么?

执行异议的定义是:在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主张自己的权利所提出的不同意见。执行程序开始后,如果案外人(执行程序以外的人)认为所执行的标的自己有全部或部分的请求权,或认为执行可能影响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向法院提出执行异议。

目的在于保护案件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可以纠正已经生效执行文书的错误。异议应当以书面或口头的方式提出,并说明理由,提供证据。执行人员收到执行异议之后,应当立即审查处理,认为异议确有道理的,应当报请法院院长批准裁定中止执行。如果原执行文书确有错误,应撤销原裁判,按法定程序给予纠正。执行异议没有理由的,应当驳回案外人的异议,恢复执行程序。

二、司法解释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在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的,执行员应当按法定程序进行审查。理由不成立的,予以驳回;理由成立的,由院长批准中止执行。如发现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处理。除案外人可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外,执行员在执行本院或上级法院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时,发现确有错误的应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院长审查处理或经院长批准,函请上级法院批准。

公民有依法诉讼的权利,在诉讼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如果发现司法审理程序中,对相关司法判决的执行有异议的可以向到司法机关提出异议,在司法实践中,还可以利用辩护人对相关司法程序进行辩护,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一般情况下应当进行书面的申请,确认有错误的经司法机关审查后需要进行及时改正。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2k字,预估阅读时间7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204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执行异议的定义是什么?
一键咨询
  • 177****60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7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34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26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07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17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32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85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24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77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2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35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07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85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4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你推荐
常州188****142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35****3672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78****9158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执行异议的法律规定
执行异议之诉的法律规定要求,案外人对执行标的物有书面异议时,法院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审查并作出裁定。异议成立则中止执行,否则驳回。对裁定不服可依据审判监督程序处理或与原判无关可在15日内起诉。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违法时,也可提出书面异议,法院同样需在规定时间内审查并作出处理。
10w+浏览
诉讼仲裁
执行异议的法律规定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10w+浏览
诉讼仲裁
执行异议复议规定是什么?
执行异议复议规定是:当事人双方对执行的行为认为有违法的行为出现的;该诉讼请求与原判决和原裁定无关;对于案件的异议需要在法院给出判决决定之后的十五日之内提起,否则法院有权不予受理。
10w+浏览
诉讼仲裁
执行异议复议规定是什么
执行异议与复议规定:当事人或利益相关者发现执行行为违法,可启动执异程序;案外人异议被驳回后可再次申请;提出排除执行标的的诉求,且与原判决或裁定无关,也符合启动条件;需在裁定送达后十五日内提交书面申请。
10w+浏览
诉讼仲裁
执行异议复议规定是什么
执行异议与复议规定:当事人或利益相关者发现执行行为违法,可启动执异程序;案外人异议被驳回后可再次申请;提出排除执行标的的诉求,且与原判决或裁定无关,也符合启动条件;需在裁定送达后十五日内提交书面申请。
10w+浏览
诉讼仲裁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执行异议规定
在执行案件中,如果案外人发现自己的财产被他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损害他的利益了,他有二种救济方法:一是向负责执行的法院提出执行异议,二是当执行异议不被支持或没有全部获得支持的,提起执行异议之诉。
3.2k浏览
执行异议复议规定
执行异议和复议是执行程序中的重要制度,在执行理论中属于执行救济的范畴。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看,法治水平越高,执行救济制度越完备。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注重执行救济制度的建立,1991年施行的民事诉讼法中即有关于执行异议的规定,但存在异议范围过窄、异议审查程序不明确、复议程序缺失等不足。
9浏览
执行异议和复议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已于12月2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38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施行。
14浏览
执行异议复议期限规定
执行异议复议期限规定为:异议人对不予受理或者驳回申请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上一级人民法院审查后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裁定撤销原裁定,指令执行法院立案或者对执行异议进行审查。
49浏览
执行异议的法律规定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42浏览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204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律图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执行异议的定义是什么?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