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东效益最大化好不好?

最新修订 | 2024-09-03
浏览10w+
沈园律师
沈园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执业:6年
专家导读 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东效益最大化好,因为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如果公司发展的好,那么股东的效益才能够实现最大化,所有股东效益实现最大化的话,侧面上也反映出来这个公司运营的是非常好的,当然了,公司的发展前景也相当可以。
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东效益最大化好不好?

一、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东效益最大化好不好?

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东效益最大化好,公司价值有内在真实价值和股票市场评估价值之分,股票市场评估价值受投资者价值取向、估价模式等因素影响。行为金融理论模型及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股票市场对信息反应的有效性并不等于对公司真实价值的有效性。股票市场短期定价往往偏离公司真实价值(mispricing),高估或者低估。股票价格不仅反映公司内在价值,更反映短期投机因素。特别是在乐观预期的市场上,公司真实价值在股票价格中的比重很小,公司长期持续发展能力和真实价值与股票价格短期表现并不一致。此时,价值最大化是基于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公司真实价值,而不是股票价格。巴菲特1988年写给股东的信中指出,“我们不想使伯克希尔公司股票交易价格最大化,我们希望公司股票价格以企业内在价值为中心的狭窄范围内变动。过分高估或低估不可避免使外部股东产生与公司业务成果大相径庭的结果。如果我们公司的股票价格始终反应企业真实价值,每一位股东在持股期间会得到大致等于公司业务成果的投资收益。”

我国的A股市场属于新兴市场,庄家操纵一度盛行,短期投机交易偏好的价值取向长期主导股票市场,流通股股东普遍偏好从短期交易中获得资本收益,不看重现金红利,热衷于炒作概念和题材,不关注公司是否具有把增长机会转换为实际盈利的执行能力,往往比公司管理层更乐观其成企业投资计划。尽管一股独大、股权流通性割裂、圈钱等行为已被流通股股东和舆论视为恶行,但流通股股东仍然给予上市公司股票高溢价。A股市值与公司内在价值、经营业绩、治理质量之间不存在普遍显著的相关性,股票市场对增长概念的追捧超过了对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关注。A股短期价格不能有效衡量公司内在价值。

即使在一个中长期有效的股票市场上,投资者奉行企业内在价值投资理念。但由于公司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完备性以及投资者自身的评价能力约束,外部投资者不可避免会忽视公司很多对价值有影响的行为,也难以迅速理解公司投融资及红利行为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股票价格短期表现同样不反应公司真实内在价值(Jensen[2001])。其次,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宏观经济,投资者情绪等,公司层次的因素只是其中一类。此时,最大化股东价值应该是公司长期市场价值,而不是短期股票价格。

此外,随着股票市场深化,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外部投资者的价值取向都将多样化,呈现类别公司和类别投资者,此时,不存在笼统的股东价值最大化。

二、最大化那类型股东价值?

上市公司股东可以分为内部股东(控股股东,非控股股东),外部公众股东。不同类型的股东承担的风险、责任、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角色不同,风险偏好、价值取向及利益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冲突。例如,内部控股股东通常是公司价值的创造者和价值分配决策者,承担更多的企业长期经营责任,属于长期股东,关注公司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竞争、盈利能力。

企业不应该只是为了追求眼前的利润最大化而存在的,最不能忽视的是公司的存在价值。如果忽略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即使在某段时间内的盈利非常高,但盈利最多的时候可能就是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 而且,控股股东资产集中在单一上市公司,对公司经营风险暴露程度高。A股公司控股股东因股权不能在股票市场上流通,难以通过出售股权获得现金投资其他资产来分散风险;外部流通股股东往往是价值评估者和价值分配方案的接受者,具有高度连续的流动性。而且,机构投资者的资产分散度较高,只有小部分投在单一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投资不同公司证券组合来规避单一公司的非系统风险。

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关于公司的内部的一些事情并不是特别的了解,而公司在进行运营的时候,有一个总体的基本原则也就是实现公司效益的最大化,如果整个公司发展的速度非常的快,那么在年终的时候,股东也是能够享有分红的权利的,因此股东效益也会增大。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2.6k字,预估阅读时间9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175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东效益最大化好不好?
一键咨询
  • 133****82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14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5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05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8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31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6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06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1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68****14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2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723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7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24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1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沭阳135****2973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80****7154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88****1349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离婚怎么利益最大化
若想在离婚诉讼中争取最大利益,需遵循以下步骤:证明对方婚姻过错,如重婚、家暴等,以获精神损害赔偿;展示自己在家庭中的重大贡献和更多资源付出;作为女方或抚养子女方,可请求更多财产份额。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夫妻共同财产需协商分配,无法协商则由法院按实际情况,保护子女、女方及无过错方权益进行公正裁决,并保障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益。
10w+浏览
婚姻家庭
股东权益是什么,怎么计算股东权益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1.股东权益的定义
股东权益又称净资产,即所有者权益。是指公司总资产中扣除负债所余下的部分,是指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之和,代表了股东对企业的所有权,反映了股东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股东权益是一个很重要的财务指标,它反映了公司的自有资本。当股东权益小于零时,公司就陷入了资不抵债的境地,这时,公司的股东权益便消失殆尽。如果实施破产清算,股东将一无所得。相反,股东权益金额越大,该公司的实力就越雄厚。股东权益包括以下五部分:一是股本,即按照面值计算的股本金。二是资本公积。包括股票发行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资产价值。三是盈余公积,又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四是法定公益金,按税后利润的5%一10%提取。用于公司福利设施支出。五是未分配利润,指公司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2.计算股东权益
股东权益(即净资产)=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股东权益总额分为五大板块:
一、股票本金,即按照股票的面值来对股票本金进行计算的一部分。
二、资本公积,即股票的法定的财产重新估计增值、发行的溢价、接受捐赠的财产总价值等几部分。
三、盈余公积,一般分为任意的盈余公积与法定的盈余公积两部分。后者是为了应对企业日常经营中的风险,强制对企业税后利润额的10%进行提取;当法定的盈余公积总计达到了注册资本总额的50%时,便可不再进行提取。
四、法定公益金,即对企业所有税后利润额的5%-10%进行提取,主要被用于企业福利方面的支出。
五、未分配利润,即企业留置以后分配处理的利润额。
在企业总资产当中扣除了债务所剩下的部分,叫做股东权益,又被称为净资产。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财务指标,能够准确反映企业自有的资本。当总资产低于负债的总金额时,代表着企业陷入了资产不及债务的困境当中,股东权益自然而然的消失殆尽。与之相反,股东权益的金额数量越大,更加彰显企业的雄厚实力。
股东的股东资产收益权是什么,股东收益权是什么?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公司法》第4条提到了“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权”。我前面讲了,通常包括分配公司利润和剩余财产的权利。分配剩余财产,那是清算时考虑的问题,我这里先跟大家讲讲,分配利润是怎么回事。 公司当年赚了钱以后,一定是先纳税,股东分配的是税后的利润。可是税后利润也不能一股脑分完了,毕竟公司需要发展,也需要储备一部分资金。所以按照法律规定,需要先提取10%的税后利润作为储备金,也就是“法定公积金”。 这里需要提示一点,公司发展有赚有亏,如果以前亏损了,那必须先把以前的亏损补上,股东才能分钱。 公司也可能发展的很好,提取法定公积金累计数额都达到公司了注册资本的50%以上时,那说明公司至少有注册资本一半以上的储备金了,无论是公司发展还是承担责任,都比较有保障,这个时候公司就可以不再提取法定公积金了,股东也就可以分得更多利润了。 当然,如果公司想要储备更多资金,那可以通过股东会决议,在提取法定公积金以后,再提取一部分任意公积金储备,然后股东再分配利润,这个就由公司自主决定了。 至于股东可以分多少,通常情况下,有限责任公司是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分配,而股份有限公司则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进行分配。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离婚如何让自己利益最大化
在离婚诉讼中,要最大化争取自身权益,应收集对方过错行为的证据,以申请损害赔偿和经济补偿。 同时,要警惕对方制造虚假夫妻共同债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无过错方有权在出现重婚、不正当男女关系、家庭暴力、虐待遗弃等情况下,向法院申请损害赔偿。
10w+浏览
婚姻家庭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175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离婚怎样让自己利益最大化
为了最大化利益,可尝试以下方法:抓住对方在婚姻中的过错,如重婚、家暴、虐待或遗弃,这些都可作为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有力证据。同时,证明自己在家庭中的巨大贡献和辛劳也很重要。特别是作为女性或照顾儿童的一方,更可能获得更多财产分配。
10w+浏览
婚姻家庭
股东权益是什么,该如何计算股东权益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1.股东权益的定义
股东权益又称净资产,即所有者权益。是指公司总资产中扣除负债所余下的部分,是指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之和,代表了股东对企业的所有权,反映了股东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股东权益是一个很重要的财务指标,它反映了公司的自有资本。当股东权益小于零时,公司就陷入了资不抵债的境地,这时,公司的股东权益便消失殆尽。如果实施破产清算,股东将一无所得。相反,股东权益金额越大,该公司的实力就越雄厚。股东权益包括以下五部分:一是股本,即按照面值计算的股本金。二是资本公积。包括股票发行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资产价值。三是盈余公积,又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四是法定公益金,按税后利润的5%一10%提取。用于公司福利设施支出。五是未分配利润,指公司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2.计算股东权益
股东权益(即净资产)=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股东权益总额分为五大板块:
一、股票本金,即按照股票的面值来对股票本金进行计算的一部分。
二、资本公积,即股票的法定的财产重新估计增值、发行的溢价、接受捐赠的财产总价值等几部分。
三、盈余公积,一般分为任意的盈余公积与法定的盈余公积两部分。后者是为了应对企业日常经营中的风险,强制对企业税后利润额的10%进行提取;当法定的盈余公积总计达到了注册资本总额的50%时,便可不再进行提取。
四、法定公益金,即对企业所有税后利润额的5%-10%进行提取,主要被用于企业福利方面的支出。
五、未分配利润,即企业留置以后分配处理的利润额。
在企业总资产当中扣除了债务所剩下的部分,叫做股东权益,又被称为净资产。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财务指标,能够准确反映企业自有的资本。当总资产低于负债的总金额时,代表着企业陷入了资产不及债务的困境当中,股东权益自然而然的消失殆尽。与之相反,股东权益的金额数量越大,更加彰显企业的雄厚实力。
快速解决“公司经营”问题
当前3175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大股东利益侵犯小股东利益怎么赔偿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在公司经营中,经常存在大股东通过行使其表决权的方式侵犯小股东权利的情况。我国《公司法》对小股东权益规定了特别的保护机制维权方式为:: 一、股权回购请求权 当大股东通过其持股比例控制公司决策机构,作出不向股东分配利润、决定公司合并、分立,转移公司主要财产等情况,持反对票的小股东可以依据《公司法》 第七十四条规定,行使股权回购请求权,要求公司按照合理价格回购其股权。 二、股东代表诉讼, 是指在公司的利益受到因公司机关成员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法违规或违反公司章程给公司造成损失时的损害而,而相关内部机构或人员公司不能或怠于追究其责任时,为了维护公司利益,也是为了维护小股东自身利益,具备法定资格的股东为了公司的利益不受侵害小股东可,依据法定程序以自己名义向前述人员代表公司提起的诉讼。  提讼的要件是:  第一, 1、原告股东需符合法律规定要件。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未作限制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均可提讼,;对股份有限公司则要求只有是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可提讼。 第二, 2、原告股东必须在诉前用尽穷尽公司内部救济。即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股东可书面请求监事会或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提讼;监事有类似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的,股东可书面请求董事会或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提讼。只有在前述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收到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提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股东才有权为了公司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离婚如何让自己利益最大化
在离婚诉讼中,要最大化争取自身权益,应收集对方过错行为的证据,以申请损害赔偿和经济补偿。同时,要警惕对方制造虚假夫妻共同债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无过错方有权在出现重婚、不正当男女关系、家庭暴力、虐待遗弃等情况下,向法院申请损害赔偿。
10w+浏览
婚姻家庭
股东权益是什么,应该如何计算股东权益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1.股东权益的定义
股东权益又称净资产,即所有者权益。是指公司总资产中扣除负债所余下的部分,是指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之和,代表了股东对企业的所有权,反映了股东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股东权益是一个很重要的财务指标,它反映了公司的自有资本。当股东权益小于零时,公司就陷入了资不抵债的境地,这时,公司的股东权益便消失殆尽。如果实施破产清算,股东将一无所得。相反,股东权益金额越大,该公司的实力就越雄厚。股东权益包括以下五部分:一是股本,即按照面值计算的股本金。二是资本公积。包括股票发行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资产价值。三是盈余公积,又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四是法定公益金,按税后利润的5%一10%提取。用于公司福利设施支出。五是未分配利润,指公司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2.计算股东权益
股东权益(即净资产)=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股东权益总额分为五大板块:
一、股票本金,即按照股票的面值来对股票本金进行计算的一部分。
二、资本公积,即股票的法定的财产重新估计增值、发行的溢价、接受捐赠的财产总价值等几部分。
三、盈余公积,一般分为任意的盈余公积与法定的盈余公积两部分。后者是为了应对企业日常经营中的风险,强制对企业税后利润额的10%进行提取;当法定的盈余公积总计达到了注册资本总额的50%时,便可不再进行提取。
四、法定公益金,即对企业所有税后利润额的5%-10%进行提取,主要被用于企业福利方面的支出。
五、未分配利润,即企业留置以后分配处理的利润额。
在企业总资产当中扣除了债务所剩下的部分,叫做股东权益,又被称为净资产。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财务指标,能够准确反映企业自有的资本。当总资产低于负债的总金额时,代表着企业陷入了资产不及债务的困境当中,股东权益自然而然的消失殆尽。与之相反,股东权益的金额数量越大,更加彰显企业的雄厚实力。
快速解决“公司经营”问题
当前3175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175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离婚怎样让自己利益最大化
为了最大化利益,可尝试以下方法:抓住对方在婚姻中的过错,如重婚、家暴、虐待或遗弃,这些都可作为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有力证据。同时,证明自己在家庭中的巨大贡献和辛劳也很重要。特别是作为女性或照顾儿童的一方,更可能获得更多财产分配。
10w+浏览
婚姻家庭
挂名股东能享有股东权益吗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因为对公司履行出资义务是享有股东权利的基础,而并未实际出资的挂名股东,则不会享有基于出资而享有的公司知情权、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转让出资权、收益权等股东权利。 相反,在公司资不抵债时,因为其股东身份已向社会公示,实际出资人与挂名股东之间的这种私下借名行为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所以挂名股东不但不会享有股东的权利,却存在在其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法律风险。 挂名股东的表现形式: 1、被借名而挂名的股东:根据实际出资人借名的不同原因分为以下两种形式:一是实际出资人为规避法律,由于自已的身份受到有关法规、政策的限制不宜公开,而借用他人身份设立公司。二是实际出资人出于其他原因不愿公开身份而借用他人名义开设公司。在实践中,被借名者大多是亲属、朋友或者在管理、产权等方面有关联关系的自然人与法人单位。 2、约定挂名的股东:这种形式大都出现在股权转让过程中,为规避税收、规避对股东人数的限制及其他法律规定等不同原因,约定在股权转让后不办理工商登记,从而在公司章程、工商登记材料及股东名册上转让方成了挂名股东。而受让方虽不具备股东资格的形式要件,但却具备参与公司治理、收取资本收益等股东资格的实质要件。
快速解决“公司经营”问题
当前3175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挂名股东是否享有股东权益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挂名股东可以享有股东权益吗 因为对公司履行出资义务是享有股东权利的基础,而并未实际出资的挂名股东,则不会享有基于出资而享有的公司知情权、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转让出资权、收益权等股东权利。 相反,在公司资不抵债时,因为其股东身份已向社会公示,实际出资人与挂名股东之间的这种私下借名行为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所以挂名股东不但不会享有股东的权利,却存在在其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法律风险。 挂名股东的表现形式: 1、被借名而挂名的股东:根据实际出资人借名的不同原因分为以下两种形式:一是实际出资人为规避法律,由于自已的身份受到有关法规、政策的限制不宜公开,而借用他人身份设立公司。二是实际出资人出于其他原因不愿公开身份而借用他人名义开设公司。在实践中,被借名者大多是亲属、朋友或者在管理、产权等方面有关联关系的自然人与法人单位。 2、约定挂名的股东:这种形式大都出现在股权转让过程中,为规避税收、规避对股东人数的限制及其他法律规定等不同原因,约定在股权转让后不办理工商登记,从而在公司章程、工商登记材料及股东名册上转让方成了挂名股东。而受让方虽不具备股东资格的形式要件,但却具备参与公司治理、收取资本收益等股东资格的实质要件。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公司经营 > 经营管理 > 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东效益最大化好不好?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