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造事顶包者如何处理

最新修订 | 2024-08-19
浏览10w+
包同贺律师
包同贺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执业:5年高级合伙人
专家导读 交通事故发生后替别人顶罪的,一般构成窝藏、包庇罪。即行为人出于某种特殊原因为了使犯罪人逃匿,而自己冒充犯罪的人向司法机关投案或者实施其他使司法机关误认为自己为原犯罪人的行为的,也应认定为包庇罪。
交通造事顶包者如何处理

一、交通造事顶包者如何处理

构成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

行为人出于某种特殊原因为了使犯罪人逃匿,而自己冒充犯罪的人向司法机关投案或者实施其他使司法机关误认为自己为原犯罪人的行为的,也应认定为包庇罪

二、法律对包庇罪有何规定?

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本罪为选择性罪名,具体包括窝藏罪和包庇罪。包庇罪只能由作为方式实施,单纯不提供证言、沉默不语或者不出庭作证行为,不属于“做假证明包庇他人”的行为,不成立包庇罪。

知情不报是指知道情况而不报告,特指没有犯罪的人主动地或被动地对检察当局隐匿别人的叛逆罪或重罪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与知情不报在形式上颇为相似的窝藏、包庇罪构成犯罪,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两者主要区别在:

客观表现形式: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住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做假证明包庇的行为,知情不报是指明知是逃匿的罪犯而不向司法机关举报,放任其逍遥 法外的行为。

行为方式区别:窝藏、包庇罪是以积极的行为实施犯罪的,而知情不报则是以消极的不作为方式实施的。

行为的性质及法律后果不同:窝藏、包庇是一种犯罪行为,实施窝藏包庇行为要受到国家司法机关的刑事制裁;知情不报,我国《刑法》没有将其规定为犯罪行为,但对于知情不报的行为应予批评教育,不能认定为是犯罪行为。

发生交通事故之后让其他人进行顶包,那么这个人就会构成包庇罪,包庇罪是明知他人构成犯罪,还对其进行包庇,对其进行隐藏,让对方逃离法律制裁,如果是一般情节的话就可以看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2.4k字,预估阅读时间9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00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交通造事顶包者如何处理
一键咨询
  •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875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20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71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74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6****60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48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15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85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0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58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8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6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02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63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35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南京181****5994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35****5766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77****2259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交通事故顶包者怎么处理?
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10w+浏览
交通事故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交通肇事罪顶包者如何处理
在交通事故处理中,顶替肇事者将受严厉惩罚,如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此举参照交通肇事罪逃逸行为,属主观逃避责任,属逃逸范畴。若构成犯罪,将依肇事后逃逸情节定罪量刑。
10w+浏览
交通事故
我有一个朋友出门的时候被人给撞到了,现在自己还在重伤住院,肇事者逃跑了之后又找人顶包,交通事故替人顶包骗保判几年的处罚
[律师回复] 当事人应当及时报警主张权利。
一、交通事故逃逸的处理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行为,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做如下处理:
  
1.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200元到2000元罚款,可以并处15以下拘留.
  
2.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没有逃逸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由公安机关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3.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并逃逸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由公安机关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领取机动车驾驶证.
  
二、交通事故逃逸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
  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第九十二条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机动车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试行)》
  第十三条 对肇事逃逸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对驾驶人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并处15日以下行政拘留,记12分;保险公司按规定应于次年上浮逃逸车辆保险费。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001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轻微交通肇事逃逸顶包者如何处罚
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轻微交通肇事逃逸顶包者如何处罚,交通肇事顶包后构成逃逸吗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交通事故顶包后果
交通事故中顶替责任是逃避责任的行为。 虽未构成犯罪,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可罚款200至2000元,或拘留15天。 若行为严重违法,顶替者同样构成包庇罪,需承担刑事责任。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你好 事故后顶包 然后顶包的人做了笔录 走程序顶包的人会怎么处理
[律师回复] 在出现“顶包”行为的交通事故中,绝大多数驾驶员会先选择驾车逃逸,再请他人来处理事故。而严重的话,肇事逃逸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没有驾车离开现场,找人顶替本身就是一种主观逃避事故责任的行为,也是一种逃逸,若构成犯罪,适用肇事后逃逸的情节予以量刑。交通事故后找人“顶包”不但可能构成肇事逃逸,还有可能构成妨害作证罪,肇事者是出于直接故意,明知自己犯法但为逃避法律追究仍积极实施妨害作证行为。根据刑法有关规定: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交通事故替人顶包的法律责任替人“顶包”的别以为自己没肇事就能置之事外。根据刑法规定,明知对方犯罪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构成包庇罪。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这就是替换驾驶员判几年的解答,谢谢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001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怎么处理交通顶包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怎么处理交通顶包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10w+浏览
交通事故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处理 > 交通造事顶包者如何处理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