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中律师可否告知家属案情

最新修订 | 2024-08-15
浏览10w+
律图法律咨询
信得过的好律师
咨询我
专家导读 在刑事案件中律师可以告知家属案情,但涉及案件秘密的律师不能告知,随着案件的进展,律师也可以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家属案件的具体进展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律师应当依法行使辩护权。
刑事案件中律师可否告知家属案情

一、刑事案件律师可否告知家属案情?

部分可以告知,涉及案情秘密的不可以告知。律师会见后应当将会见情况、涉嫌罪名、主要犯罪事实告知家属,但涉及案情秘密的不可以告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三十七条 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

第三十八条 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关情况,提出意见。

第三十九条 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

辩护律师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会见,至迟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

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案件,在侦查期间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上述案件,侦查机关应当事先通知看守所。

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了解案件有关情况,提供法律咨询等;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实有关证据。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不被监听。

辩护律师同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通信,适用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的规定。

第四十条 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查阅、摘抄、复制上述材料。

第四十一条 辩护人认为在侦查、审查起诉期间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收集的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未提交的,有权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调取。

第四十二条 辩护人收集的有关犯罪嫌疑人不在犯罪现场、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属于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证据,应当及时告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

第四十三条 辩护律师经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也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

辩护律师经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许可,并且经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

二、刑事案件律师收费考虑哪些因素?

(一)耗费的工作时间;

(二)法律事务的难易程度;

(三)办理法律事务所需律师人数和承办律师的业务能力;

(四)委托人的承受能力和所在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五)律师可能承担的风险和责任;

(六)律师的社会信誉和工作水平;

(七)办理案件所需的其他必要成本支出。

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强制措施以后,只会大概的告知家属当事人刑事拘留的原因,如果想要了解案件的详细情况,只能委托律师跟犯罪嫌疑人会面,法律并没有规定律师绝对不能告知家属关于案件的任何情况。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4.6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917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刑事案件中律师可否告知家属案情
一键咨询
  •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84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30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4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14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57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07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37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5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4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55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85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70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538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247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67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连云港188****3591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77****2215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77****2375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律师会见了解的案情可以告知家属吗?
部分可以告知,但涉及到案情秘密的那么就不能告知了;律师在会见了犯罪嫌疑人之后就可以申请阅卷,从而更进一步的了解案件情况,只要找到对当事人有力的证据,那么是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的。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原告亲属可以代替原告撤诉吗
[律师回复] 对于原告亲属可以代替原告撤诉吗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在民间借贷纠纷中,原告可以向人民撤诉,是否准许由人民决定。若查明属于虚假民间借贷的,人民不予准许,还会按照具体情况作出相应处罚,涉及刑事犯罪的,将移送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原告向申请撤诉,准许后将做出准予撤诉的民事裁定书,该案就会进入结案程序,经过内部结案、归档等程序后,该案件的档案由档案室保管,当事人或其委托代理人可以申请查询。
申请撤诉,即原告在立案受理后,进行宣判之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提出撤回其的要求。按撤诉处理,即原告虽然没有提出撤诉申请,但其在诉讼中的一定行为已经表明他不愿意继续进行民事诉讼,因而,人民依法决定注销案件不予审理的行为。不论是当事人申请撤诉还是按撤诉处理的,都会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五条
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裁定。
人民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最高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司法解释》
第二十条
经查明属于虚假民间借贷诉讼,原告申请撤诉的,人民不予准许,并应当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之规定,判决驳回其请求。
原告亲属可以代替原告撤诉吗
[律师回复] 对于原告亲属可以代替原告撤诉吗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在民间借贷纠纷中,原告可以向人民撤诉,是否准许由人民决定。若查明属于虚假民间借贷的,人民不予准许,还会按照具体情况作出相应处罚,涉及刑事犯罪的,将移送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原告向申请撤诉,准许后将做出准予撤诉的民事裁定书,该案就会进入结案程序,经过内部结案、归档等程序后,该案件的档案由档案室保管,当事人或其委托代理人可以申请查询。
申请撤诉,即原告在立案受理后,进行宣判之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提出撤回其的要求。按撤诉处理,即原告虽然没有提出撤诉申请,但其在诉讼中的一定行为已经表明他不愿意继续进行民事诉讼,因而,人民依法决定注销案件不予审理的行为。不论是当事人申请撤诉还是按撤诉处理的,都会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五条
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裁定。
人民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最高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司法解释》
第二十条
经查明属于虚假民间借贷诉讼,原告申请撤诉的,人民不予准许,并应当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之规定,判决驳回其请求。
原告亲属可以代替原告撤诉吗
[律师回复] 对于原告亲属可以代替原告撤诉吗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在民间借贷纠纷中,原告可以向人民撤诉,是否准许由人民决定。若查明属于虚假民间借贷的,人民不予准许,还会按照具体情况作出相应处罚,涉及刑事犯罪的,将移送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原告向申请撤诉,准许后将做出准予撤诉的民事裁定书,该案就会进入结案程序,经过内部结案、归档等程序后,该案件的档案由档案室保管,当事人或其委托代理人可以申请查询。
申请撤诉,即原告在立案受理后,进行宣判之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提出撤回其的要求。按撤诉处理,即原告虽然没有提出撤诉申请,但其在诉讼中的一定行为已经表明他不愿意继续进行民事诉讼,因而,人民依法决定注销案件不予审理的行为。不论是当事人申请撤诉还是按撤诉处理的,都会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五条
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裁定。
人民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最高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司法解释》
第二十条
经查明属于虚假民间借贷诉讼,原告申请撤诉的,人民不予准许,并应当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之规定,判决驳回其请求。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师会见后能否告知亲属案情?
部分可以告知,涉及案情秘密的不可以告知。律师会见后应当将会见情况、涉嫌罪名、主要犯罪事实告知家属,但涉及案情秘密的不可以告知。不能告诉案情不代表着可以不告诉委托人案件进展;按照正当程序,案件每进展一步都应当及时告知委托人,例如案件在哪个阶段、何时应当进入下一个阶段、何时开庭等等。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原告亲属可以代替原告撤诉吗
[律师回复] 对于原告亲属可以代替原告撤诉吗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在民间借贷纠纷中,原告可以向人民撤诉,是否准许由人民决定。若查明属于虚假民间借贷的,人民不予准许,还会按照具体情况作出相应处罚,涉及刑事犯罪的,将移送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原告向申请撤诉,准许后将做出准予撤诉的民事裁定书,该案就会进入结案程序,经过内部结案、归档等程序后,该案件的档案由档案室保管,当事人或其委托代理人可以申请查询。
申请撤诉,即原告在立案受理后,进行宣判之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提出撤回其的要求。按撤诉处理,即原告虽然没有提出撤诉申请,但其在诉讼中的一定行为已经表明他不愿意继续进行民事诉讼,因而,人民依法决定注销案件不予审理的行为。不论是当事人申请撤诉还是按撤诉处理的,都会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五条
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裁定。
人民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最高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司法解释》
第二十条
经查明属于虚假民间借贷诉讼,原告申请撤诉的,人民不予准许,并应当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之规定,判决驳回其请求。
快速解决“其他”问题
当前6917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原告亲属可以代替原告撤诉吗
[律师回复] 对于原告亲属可以代替原告撤诉吗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在民间借贷纠纷中,原告可以向人民撤诉,是否准许由人民决定。若查明属于虚假民间借贷的,人民不予准许,还会按照具体情况作出相应处罚,涉及刑事犯罪的,将移送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原告向申请撤诉,准许后将做出准予撤诉的民事裁定书,该案就会进入结案程序,经过内部结案、归档等程序后,该案件的档案由档案室保管,当事人或其委托代理人可以申请查询。
申请撤诉,即原告在立案受理后,进行宣判之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提出撤回其的要求。按撤诉处理,即原告虽然没有提出撤诉申请,但其在诉讼中的一定行为已经表明他不愿意继续进行民事诉讼,因而,人民依法决定注销案件不予审理的行为。不论是当事人申请撤诉还是按撤诉处理的,都会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五条
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裁定。
人民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最高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司法解释》
第二十条
经查明属于虚假民间借贷诉讼,原告申请撤诉的,人民不予准许,并应当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之规定,判决驳回其请求。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917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刑事拘留后告知家属有案底吗
刑事拘留并不一定就会留下案底。要是被拘留后被判定有罪,那就会留下案底;要是案件撤销或者被判无罪,那就不会有案底记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进行拘留时必须出示拘留证,而且要在24小时之内把人送到看守所去,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需要通知家属。总的来说,刑事拘留之后会有什么样的法律结果,取决于后续的审判。没罪或者案件撤销就没有案底,有罪判决就会留下案底。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取保候审谁告知家属
关于保释候审的决策事宜,通常是由公安机构、人民检察院或是人民法院进行裁定,并且应尽早地将此项决定通告给涉案的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亲属。整个执行的流程,严格依据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来进行。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917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律师会见后能不能告诉家属案情?
律师会见家属后案情的部分情况可以告知家属,案情中的秘密不能告知家属。能告知家属的部分包括会见的情况,涉嫌的罪名还有主要的犯罪事实等内容,也可以告知家属案情的进展还有阶段。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预告登记后房屋的权属应该属于谁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预告登记后房屋的权属应该属于谁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一、预告登记后房屋的权属应该属于谁《物权法》第二十条规定,当事人签订买卖房屋或者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为保障将来实现物权,按照约定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预告登记。房屋预告登记后的房屋产权归谁,主要内容如下:
(一)预告登记后房屋产权归开放商。虽然已经进行了房屋预告登记,但是因为没有进行最后的过户,所以此时房屋的产权仍然属于开发商,但是这种产权是不完全的,在没有卖房者的同意情况下,开发商不具有处分该房屋的权利。由于房屋已经进行了预告登记,更加杜绝了善意第三人在善意情况下取得该房产的可能,如果其他人去过户,则房管局会发现该房屋已经进行了预告登记,从而不会再为其他人办理过户。
(二)预告登记的保护期间有限制。《物权法》第20条第2款规定:“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3个月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因而买房人务必要在可以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3个月内进行正式过户,否则法律将不再保护。
二、房屋预告登记效力是什么预告登记发自于当事人申请的意思表示,且将请求权通过公示手段对外展示,反映了物权要求的公示原则。预告登记既是承认并保障权利人对房产将来的法律支配关系的制度,也是债权债务关系的延伸。预告登记是请求权物权化的一种具体表现,预告登记所产生的应当是物权化了的请求权。预告登记时物权变动尚未实现,因此登记对象不是物权本身,而是将来房产物权变动的请求权。因此请求权本身虽是一种债权,但预告登记使该债权具备了物权的某些效力,是请求权物权化的一种具体表现。预告登记具有排他性法律效力。预告登记使债权通过登记的方式记载下来并予以公示,这样,债权转化为准物权,债权的义务主体成为了不特定的,能够对抗第三人,即具有排他性。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义务人处分(不仅仅出售,还包括设定抵押等负担行为)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预告登记还具有追及效力,即将来的房产无论转让人转让给谁,或者房产被谁占有,经过预告登记的请求权人只要按照所签订的合同履行约定的义务后,都有权向房产实际占有人追及房屋所有权或者通过处分房产获得收益优先偿还债务的权利。进行预告登记是一种比较好的保护购房者利益的措施,但实践中法律并没有要求购买期房就必须要进行预告登记,这要看当事人之间之后的协商约定。而在办理了预告登记后房屋的所有权还是属于开发商的,只不过此时再想出售给他人的话,就是不太现实的了。
快速解决“婚姻家庭”问题
当前6917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悬赏广告属于合同吗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悬赏广告属于合同吗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悬赏广告,是指广告人以广告形式声明对完成广告中规定的行定行为的任何人给付广告中标明的报酬的广告行为。关于悬赏广告的性质,按照合同说,悬赏广告是一种特殊的订约方式,广告人发出悬赏广告为要约,行为人完成悬赏广告规定的行为为承诺,合同因承诺而成立。悬赏广告既然是一种附条件的法律行为,因此其成立须具备一定之成立条件。具体而言包括:
  
1.须依广告的方法,对不特定人为意思表示。悬赏广告必须采用广告的方式为之,因此属要式法律行为。但究竟何为广告,应依一般社会公众之观念判断之。民法上最简易之判断方法,就看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否针对特定相对人作出的。如果该意思表示是向某一个或者某几个特定人发出的,则难称其为悬赏广告,只能视为一般之要约。至于广告的方法,无论是采用文字广告,如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在广告栏内、电线杆上张贴广告,在公共车辆、场所内悬挂广告等,还是口头广告,如通过收音机、有线广播播发或口送宣传等,只要使用的方法能使不特定人了解其意思表示,都可以成立。
  
2.广告须对完成一定行为的相对人,有给付一定报酬的表示。一定行为,各国民法上并无严格限制,不仅指积极的作为,如寻找走失之人,也包括消极的。
  
3.须完成一定的行为。这是广告人负担给付报酬义务的前提条件。对行为是否完成的认定,应依行为的性质而定。如果指定的行为是对广告人报告一定事项的行为,或广告含有须将完成行为的事实告知广告人的意思,在通知到达广告人时,才为完成了广告指定的行为。有人认为,不必将给付一定报酬作为悬赏广告的成立要件之一。理由如下:其
一,悬赏本身就是具有给付内容的意思表示。至于不特定人在完成指定行为后,是否接受这种给付是行为人的权利;其
二,民事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法律不可能也不必要对悬赏广告的酬金给付作出限制。法律只须对悬赏广告的内容是否违背国家利益,是否有悖公序良俗和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等方面加以限制;其
三,悬赏酬金是悬赏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悬赏报酬给付,在理论上也抹杀了将广告分为普通商业广告和悬赏广告的法律意义。关于悬赏广告的效力,其最主要之效力,即是相对人的报酬请求权,此与一般债权关系并无不同。
被告人属于偶犯初犯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被告人属于偶犯初犯问题解答如下, 被告人一向遵纪守法,表现良好,为人老实本分距本案案发时止,被告人从未有过任何不良记录被告人具有悔罪表现,当庭表示自愿认罪从事故发生至今,被告人真诚悔罪,深感自责和内疚,建议法庭对其免于处罚,给其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三、被告人积极给受害人赔偿,并取得了受害人的谅解被告人与受害人积极协商赔偿事宜,并取得了受害人的谅解,这一点也请法庭予以考虑
四、建议人民法庭对被告免予刑事处罚或从轻判处并给予缓刑
1、被告人是下岗职工、又是家里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14岁儿子无人管教、爱人又将要住院开刀因醉驾被羁押后,现有可能再次下岗,家庭面临瘫痪状态如果判决被告实刑,这不仅有碍于对被告的改造,也与当前倡导的和谐社会理念相悖
2、刑法第72条、第74条的规定,根据犯罪人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适用缓刑刑法的精神不仅仅是惩罚犯罪,更在于改造犯罪,在于维护、促进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就本案的情况来说,被告人真诚的悔罪,在取保候审时已经让被告切实体会到国家法律的威严和社会的宽厚,全社会对醉驾行为的高度关注,已经让被告深感自责和内疚,我们无需再通过羁押来强制改造他鉴于以上理由,我们恳请人民考虑本案的具体情况,对被告免予刑事处罚或从轻判处并给予缓刑,让被告人感念国家的关怀、社会的宽厚、法律的人性,让其在克尽其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的同时,认真改造自己,真诚的回馈于我们的社会以上辩护意见恳请法庭能够充分考虑,参考采纳
重婚罪属于不告不理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重婚罪属于不告不理
案例分析:重庆市綦江县男子任昭树的老婆疑遭人拐卖失踪5年后,村里给他开了一份“丧偶”证明,他于是拿着它来到镇民政办与另一名女子领取了结婚证。哪知今年3月底,失踪13年的老婆却回到了家中。从此,他开始过起了一夫二妻的尴尬生活。22日,任昭树致电郭扶派出所,要求严惩涉嫌拐卖他老婆的人。
意外:老婆失踪13年回家
今年52岁的任昭树是綦江县郭扶镇古松村人。今年2月底,有人告诉他,他失踪了13年的第二任老婆熊金珍曾出现在綦江县石角镇一位姓罗的村民家中。2月28日,他怀揣结婚证,找到了罗家。“当看到失踪了13年的她时,我们抱头失声痛哭。”任昭树痛苦地回忆说,老婆被拐卖到罗家后,给对方生有一个女儿,今年已8岁,但双方至今没领结婚证。3月28日,熊金珍被他接回郭扶镇老家,与17岁的儿子相见,母子俩当时哭得死去活来。据悉,熊给罗家生的女儿,则被罗家留下。
再婚:村委会出具丧偶证明
熊金珍的突然回家,让任昭树如今的第三任妻子蔡成容有些犯难。记者在蔡成容出示的一张结婚证上看到,她和任昭树于2002年1月7日在郭扶镇领取了结婚证。记者随后来到綦江县档案馆查看,在由古松村村委会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的“婚姻状况”一栏中,填写的是“丧偶”。
现状:两个女人和睦相处
任昭树说,熊金珍回家后,两个女人各睡一个房间,但“我同小我12岁的熊金珍睡在一起的时间要多一些”。
都没有与任昭树离婚的两个女人又是如何相处的呢?邻居李大妈告诉记者,熊金珍回来差不多两个月了,他们从未听到她与蔡成容吵过架。李大妈说,蔡比较老实,手和脚有些残疾,熊还给她洗衣煮饭。
律师说法
当事人不构成重婚罪
北京大禹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公孙雪表示,重婚罪是指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或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行为,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者与之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行为。根据《婚姻法》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不过,重婚罪属于不告不理,一般由被害人提起刑事自诉。如果被害人放弃自身的权利,重婚者是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非诉讼类 > 私人律师 > 刑事案件中律师可否告知家属案情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