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者概念定义不同
诉讼代理人是指以当事人一方的名义,在法律规定内或者当事人授予的权限范围内代理实施诉讼行为,接受诉讼行为的人。
律师是指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并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
2、二者职能不同
诉讼代理人包括法定代理人和委托代理人,法定代理人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取得并行使诉讼代理权的人,例如未成年人的父母就是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含义和适用范围 根据被代理人的授权委托而发生的诉讼代理,称为委托诉讼代理。
按照工作性质划分,律师可分为专职律师与兼职律师,按照业务范围划分,律师可分为民事律师、刑事律师和行政律师,按照服务对象和工作身份,分为社会律师、公司律师和公职律师。律师业务主要分为诉讼业务与非诉讼业务。
二、律师在诉讼活动中应遵守哪些规定?
1、忠实于法律和事实真相,保护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认真履行职责、清正廉洁,恪守律师工作纪律和职业道德
2、应当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和当事人的商业秘密,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
3、不得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
4、不得私自接受委托,私自向委托人收取费用,收受委托人的财物
5、不得利用提供法律服务的便利牟取当事人争议的权益,或者接受对方当事人的权益不得提供虚假证据,隐瞒事实或者威胁、利诱他人提供虚假证据,隐瞒事实以及妨碍对方当事人合法取得证据
6、不得扰乱法庭秩序,干扰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
三、民事诉讼的代理人范围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五十八条 委托代理人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司法实践中,很多人容易将诉讼代理人跟律师混为一谈,主要是更多的情况下,只要提起民事诉讼,大多数的人都是找的律师做代理人,因为律师相较于其他的诉讼代理人,更加熟悉和了解国家相关的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