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是侵犯公民权利,扰乱公共秩序,客观表现为做伪证,犯罪主体为案件的辩护人,主观方面故意做伪证,具体如下:
(一)、客体要件。
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与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是复杂客体。
本罪妨碍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是指司法机关的刑事诉讼活动。
司法机关的民事诉讼活动、行政诉讼活动不能成为本罪的客体要件。
(二)、客观要件。
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反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行为。
所谓证据,指刑事诉讼法所称的证据,即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当事人,是指刑事诉讼法所称之当事人,即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在本条中,主要是指犯罪嫌疑人和刑事被告人。
1、所谓毁灭证据,是指湮灭、消灭证据,既包括使现存证据从形态上完全予以消失,如将证据烧毁、撕坏、浸烂、丢弃等,又包括虽保存证据形态但使得其丧失或部分丧失其证明力,如砧污、涂划证据使其无法反映其证明的事实等。
所谓伪造证据,是指编造、制造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证据或者将现存证据加以篡改、歪曲、加工、整理违背事实真相。
其既可以自己单独实施,也可以指使当事人或者与当事人共同实施,但必须是有意实施。
倘若不是有意伪造,即使在辩护、代理活动中提供出示、引用了失实的证人证言或者其他证据,也不能构成本罪。
2、所谓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是指为当事人就如何毁灭、伪造证据进行出谋划策、提供物资条件、精神资助等行为。
但当事人没有毁灭、伪造的犯意,而由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教唆、指使毁灭、伪造证据的,则不能视为帮助行为,对之,应直接以毁灭、伪造证据论。
3、所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上述行为还必须发生在刑事诉讼中才能构成本罪。
如果不是发生在其中,而是在刑事诉讼前或后,则即使有上述行为也不能以本罪论处。
所谓在刑事诉讼中,是指在刑事诉讼的整体过程中,包括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含一审、二审、再审以及执行等各个阶段。
(三)、主体要件。
主体只能是刑事案件中的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
其他刑事诉讼参与人,以及刑事案件的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所谓辩护人,是指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依法为其行使辩护权的人,即律师;
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所谓诉讼代理人,是指公诉案件的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和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
(四)、主观要件。
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
行为人的犯罪动机可能是袒护亲友、挟私报复、贪利图财等,但是不同的动机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诉讼中辩护人的证词应当符合客观事实,不得伪造证据,引诱证人做伪证的行为,对辩护人提供的证词,法院会进行核查,发现做伪证,辩护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判断辩护人的证词的真伪主要依据犯罪的主体要件、客体要件、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