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是否有补偿要根据以下情形分析:
一、如果用人单位提出不续签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二、如果劳动者突提出不续签,又细分为两种情况:
1、如果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原来劳动条件,劳动者不续签的,则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2、如果用人单位降低原来劳动条件,劳动者不续签的话,用人单位应当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
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
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是有效的。土地承包合同未到期可以提前续签土地承包合同。由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承包,合同期满后,原承包人有优先承包权。
一般来说,如无他人承包,原承包人想继续承包,那么按原来的条件,原承包人可以顺利续包,只要与发包方重新签订合同就可以。属于村委会将村民的承包地流转他人续签合同必须经村民同意。在合同期内需要续签的,必须征求村民或者村民代表意见;属于流转他人的土地需要续签的,必须同对方协商确定。
承包合同的特征:
1.承包合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目的。
在承包合同中,承包人应按照与定作人约定的标准和要求完成工作,定作人主要目的是取得承包人完成的工作成果。
2.承包人完成工作的独立性
定作人与承包人之间定立承包合同,一般是建立在对承包人的能力、条件信任的基础上。只有承包人自己完成工作才符合定作人的要求。
3.定做物的特定性
承包合同多属个别商订的合同,定做物往往具有一定的特定性。
4.承包合同为诺成合同。
5.承包合同为有偿合同。
承包合同的内容:
一、发包方和承包方的名称;
二、发包方负责人和承包方负责人的姓名、住所等信息。这是承包合同必须的条款,如果无法明确当事人就无法确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发生纠纷时也难以解决;
三、承包项目的内容以及发包方的具体要求。这也是承包合同必须具备的,如果没有此项承包合同无法成立;
四、承包期限和起止日期。承包期限直接关系到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履行时间,涉及当事人的利益;
五、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当事人双方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下约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六、承包方迟延履行所应承担的责任。包括承包方因素造成的延期开工和延期完工;
七、发包方因素造成的延期开工导致承包方无法按时完工的责任;
八、验收方式和标准以及付款方式;
九、双方约定的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其他内容。
《民法典》第三百三十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用于农业的土地,依法实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三、单务合同一般是不是无偿合同
单务合同不一定是无偿合同。原则上单务合同是无偿合同,但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可以是单务有偿合同。无偿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只享有合同权利而不偿付任何代价的合同,又称恩惠合同。无偿合同是指一方当事人向对方给予某种利益,对方取得该利益时不予支付任何代价的合同。
单务合同,“双务合同”的对称。是指一方只享有权利而不尽义务,另一方只尽义务而不享有权利的合同。单务合同的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不存在对应关系。例如赠与合同,赠送人只承担交付赠品的义务,而不享受任何权利;受赠人则只享有取得赠送人交付赠品的权利,而不承担任何义务。其他如无偿借贷合同、无偿保管合同等。与单方法律行为不同,单务合同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单方法律行为则是单方的意思表示。
单务合同与双务合同的划分标准:
(1)划分标准:当事人双方是否存在对待给付义务。
(2)单务合同:是指仅有一方负给付义务的合同。
(3)双务合同:是指当事人双方互负对待给付义务的合同。
单务合同与双务合同的划分意义:
1.是否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规则。
2.在风险负担上是不同的。双务合同中,如果当事人因不可抗力导致其不能履行合同义务,其合同义务应被免除,其享有的合同权利亦应消灭。在此情况下,一方当事人因不再负有合同义务,也无权要求对方作出履行;在单务合同中,不存在双务合同中的风险负担问题。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通过上述文章中的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如果合同到期不续签是否有赔偿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建议大家可以多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相关的法律知识,才可以在遇到法律问题的时候可以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针对上述文章中的问题,如果您还有不清楚需要了解的地方,可以直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和律师进行在线沟通。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