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据规定出售定位软件犯罪吗?
1、出售定位软件不一定构成犯罪
《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2、虚拟定位”软件在得到授权的情况下,仅仅用于测试数据是合法的。
但如果出售软件用于牟利,则是违法的。而现实中,由于“虚拟定位”功能技术含量较低,网络上相关软件呈泛滥之势,甚至成为不法分子实施各类犯罪行为的工具。如有的定位软件成为国内调查公司、讨债公司实施不法行为的帮凶,帮其对目标人物实时定位。国内一些涉黑涉恶团伙也在使用一款定位软件,定位他们要下手的目标人物位置信息,进而实施非法拘禁、故意伤害等违法犯罪行为。
3、骗子在网络上鼓吹宣传定位服务软件,既是利用推广平台的监管漏洞,又是摸准受害人的心理需求实施骗局。
利用一款虚假定位APP让受害人误以为定位服务是花钱就能购买的,从而以各类缴费名目不断骗取受害人转账。因为涉及个人隐私,受害人发现自己被骗后往往选择不报警,而骗子正是利用了这一点。
二、未经许可擅自定位他人的信息涉嫌侵犯个人隐私吗?
1、未经许可擅自定位他人的信息涉嫌侵犯个人隐私
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包括非法出售户籍信息、手机定位、住宿记录等个人信息等。如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出售个人户籍、车辆档案、手机定位、个人征信、旅馆住宿等各类公民个人信息的广告,接单后通过微信向上家购买信息后加价出售。
2、此外,以下行为也属于侵犯个人信息:
(1)通过互联网非法购买、交换公民个人信息。如加入QQ群,通过购买、交换等方式获取大量车主、新生儿及其父母、小区业主等公民个人信息。
(2)非法提供住宿记录供他人查询牟利。如通过在不法网站下载的方式,非法获取宾馆住宿记录等公民个人信息,并上传至网站收费供他人查询宾馆住宿记录(显示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地址、住宿时间等信息)。
(3)非法买卖网购订单信息。
(4)利用黑客手段窃取公民个人信息出售牟利。
3、“公民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能够识别特定自然人的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
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公民个人信息”既包括中国公民的个人信息,也包括外国公民和其他无国籍人的个人信息。
三、定位他人的位置涉嫌犯罪吗?
1、定位他人的位置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会涉嫌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情节严重”的认定,目前尚无司法解释作出规定。可依次考虑三个因素:
(1)只要该信息被用于实施犯罪活动,均可认定为情节严重;
(2)看是否严重危及公民个人的正常生活,或者给公民个人带来较大经济损失或导致其他后果;
(3)在无法认定前两者的情况下,根据出售、提供或者获取信息的数量、次数加以确定,其中,在出售的情况下还包括获利金额,在提供、获取的情况下还要考虑手段的恶劣程度或者支付的对价金额,等等。即情节是否严重,可以从出售、提供、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的数量、次数、获利金额、手段、持续时间、动机目的、危害后果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判定。
2、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有被免除刑事处罚的可能。
实施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不属于“情节特别严重”,行为人系初犯,全部退赃,并确有悔罪表现的,可以认定为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确有必要判处刑罚的,应当从宽处罚。
未经被收集者同意,非法获取、提供或者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涉嫌违法犯罪。在网上出售定位软件涉嫌诈骗,如果对出售定位软件犯罪吗存在其他相关疑问的,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