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4万元属于立案标准的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犯罪分子通过隐瞒真相或者伪造事实的手段,非法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将构成诈骗罪。
在司法实务中,一般个人诈骗数额达人民币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标准,将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行为人诈骗四万元大概率属于该情形,在上述范围内量刑。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诈骗罪与招摇撞骗罪的界限是什么?
两者都使用骗术,后者也可能获得财产利益,这两点相同;但是,主观目的、犯罪手段、财物数额要求和侵犯的客体,均有不同。招摇撞骗罪是以骗取各种非法利益为目的,冒充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活动,是损害国家机关、公共利益或者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它所骗取的不仅包括财物(但无数额多少的限制),还包括工作、职务、地位、荣誉等等,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当犯罪分子冒充国家工作人员骗取公私财物时,它就侵犯了财产权利,又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和正常活动,属于牵连犯,应当按照行为所侵犯的主要客体和主要危害性来确定罪名并从重惩罚。如果骗取财物数额不大,却严重损害了国家机关,应按招摇撞骗罪论处;反之,则定为诈骗罪,如果严重地侵犯了两种客体,一般依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按诈骗罪处治;如果先后分别独立地犯了两种罪,互不牵连则应按照数罪并罚原则处理。
诈骗他人的财产具体应当如何处罚,还是应当根据诈骗的数额程度来判断的,比如说根据《刑法》第266条当中的规定,诈骗的财产达到了数额较大程度,将会按照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来处罚,而且一旦诈骗的数额巨大的,就会提高量刑的幅度,也就是按照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处罚。
三、诈骗立案必须满足哪三个条件
诈骗立案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包括:
1、有犯罪事实,即已经受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律,构成了犯罪,这种犯罪事实已客观存在,非主观臆断;
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即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刑罚处罚。如果其行为仅构成犯罪,而依法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也不应立案。例如,无责任能力人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或因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及履行有益于社会的业务上的行为。再比如盗窃没有达到当地盗窃刑事案件立案的标准,这也不能立案;
3、属于自己管辖,公安机关只能管辖法律规定的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不是法律上规定的,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不能立案。
一般来说,诈骗4万元属于立案标准的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关于诈骗罪4万元怎么判决这个问题,希望通过上文中的法律知识能为您提供帮助,如果还需要了解其他相关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