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定赡养人是指什么人
在法律层面上,法定赡养者主要指老年人的直系晚辈亲属,同时还包括其他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负有赡养义务的人士。
具体来说,当子女进入成年人阶段后,他们有责任和义务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而若孙子女或外孙子女具备相应经济实力,那么对于已经失去亲生子女照顾或者因子女无能力照顾而需要抚养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而言,他们也必须承担起赡养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第一千零七十四条
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
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二、法定赡养人是哪些
根据法律定义,特定的人员会被视为具有赡养责任的法定赡养人。
举个例子来说,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即子女)就拥有这种义务;
因此,子女可以理解为他们的父亲母亲的法定赡养人。
此外,对于继父继母与继子继女之间关系的处理,同样也适用该项规定。
在这一方面,假如孙子女或外孙子女具备承担经济负担的能力,那么他们也就成为子女已经离世或者无力赡养自己父母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法定赡养人。
值得注意的是,由姐姐哥哥照顾并抚养而成人的已具备独立承担经济责任的兄弟姐妹们,应对那些缺少劳动能力且生活来源匮乏的哥哥及姐姐保持一定的扶助义务。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法定赡养人是指什么人”,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