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理劳动合同法律效力问题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适用不同的法律法规。
其中,对于《民法典》的适用范围,我们要把握其局限性,即:
如果《民法典》中的条款与《劳动法》或《劳动合同法》存在相互抵触的地方,此时我们就必须遵循《劳动法》或《劳动合同法》,而不是直接适用《民法典》。
换言之,只有当《民法典》与上述两部法律并无冲突之处,我们才能够考虑将其作为解决劳动合同相关争议的依据。
劳动合同,顾名思义,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了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明确各自享有的权利以及应当承担的义务而达成的一种书面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一条
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七条
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二、民法典适用范围是怎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法律效力涵盖了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全部民事活动,这是无可争议的,除非现行法律另有特别的规定除外。
同时,此项法律效力也同样适用于自然人个体、法人组织及非法人组织。
首先,平等原则。
这一原则意味着各主体在法律面前具有同等的地位,无关乎他们的自然条件及社会处境如何,他们的法律资格或是说权利能力,总是理应拥有相等的地位。
其次,自愿原则。
自愿原则的核心理念,在于民事活动中的当事人享有充分的意思自治权。
换句话说,当事人可依据自身的理智判断,自主选择是否参与到民事活动之中,而国家通常不会试图干预他们的选择,反而会给予最大程度的尊重and支持。
这其中,自我行动及自我负责两方面的含义也应包含进去。
自我行动,即每一个当事人都可以依据自身意愿,决定是否投入到某一民事活动之中,以及何时、何事、何种方式等参与进去;
至于自我责任,则是指民事责任人应对他们在参与民事活动中所可能产生的结果承担相应的责任。
再者,公正原则。
这一原则体现在在民事活动中,以利益均衡作为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每当存在利益冲突时,通过衡量权利和义务是否持平,力求达到平衡各方权益的效果。
因此,公正原则既是一项依法执行的根本指导方针,即当民法规范未明确规定之时,便可以依循公正原则来调整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同时也是一项司法审判的基石,只要法律未能指定具体内容,法官便可依照公正原则做出适当的判决。
此外,还有诚实信用原则。
这一原则的基本理念,是按照市场规则的相互受益性行事。
在契约订立之际,诚实守信,不欺骗他人;
商约签订之后,坚守承诺,自觉履行条约义务。
如果说所有的自由都是受制约的自由的话,那么诚实信用必然是这其中的主旋律。
最后,公序良俗原则。
这一原则体现的是公共秩序以及善良风俗。
公共秩序包括政治秩序和经济秩序两大类。
政治公共秩序主要是维护国家及其家庭的公共安全秩序;
经济公共秩序则包括指导性的公共秩序和保障性的公共秩序。
善良风俗,简单来说,它代表着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主导地位的普遍道德或基本伦理要求。
总的说来,公序良俗原则强调的是民事活动的内容和目的不能违背公共安全秩序和纯洁优良的风尚。
最后,我们还要注意到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这个原则规定每位权利人在行使民事权利时,必须遵循相关法律进行正当合法行使,不得背离权利应有的社会功利或超越权利应有之极限,以至于损害他人合法权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
实际上,民事主体对民事权力的行使并非是绝对自由的,而是应该受到国家法律、政策、社会公德等方面的必要约束和限制,以便能够恰当地处理好个人利益、他人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以此保持社会常态生活的秩序井然。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民法典适用于劳动合同吗”,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