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劳动合同时仍可进行劳动仲裁程序,具体而言,在劳动关系存在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引发争议的情况下,劳动者提起仲裁的期限是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约束的;
然而,如果劳动关系已经终结,则应该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相应申请。
此外,相关劳动争议提交仲裁的时效期间通常设定为一年。
仲裁时效期间的起算点,是从当事人知晓或应当知晓自身权益受侵害的那一刻开始计算的。
仲裁时效,因其一方向另一方当事人主张权益,或者向相关部门寻求权益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等原因而出现中断现象。
自该中断时刻起,仲裁时效期间将重新计算。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
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
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劳动争议中的诉讼时效是如何规定的
在处理劳动争议时,我们必须遵循严格的法律条款。
诉讼时效设置为从您收受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的15日内。
对于这些纠纷,劳动仲裁是一个基础性的环节,仅仅在您对劳动仲裁结果表示不满的情况下,方可启动劳动诉讼程序。
因此,我们需要明确,劳动争议诉讼案件必须经过劳动争议仲裁这一步骤,否则,人民法院将拒绝接受此案。
同时,请注意劳动仲裁的期限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是从您得知或理应知晓自己的权益被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的。
但若在劳动关系持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引发争议,那么劳动者提出仲裁申请则不受上述所提的仲裁时效一年的限制。
然而,如果劳动关系已终结,那么劳动者应该在劳动关系结束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请求。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条
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
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劳动争议中,权利义务结清,还可以仲裁吗”,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