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如何界定
对于员工对企业造成严重损失的衡量标准,我们通常需根据企业自身所能承受和控制的范围来进行设定。
例如,在经济层面上,这种程度的损失被认为不应低于人民币五千元至一万元之间;
而对于实力较强的企业,其损失标准甚至可能进一步提高。
然而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以公正、合理、合乎情理以及责任承担效果为基本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二、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被辞退赔偿吗
在此我们请专业的律师给予解答:
当雇员出现极为严重的渎职行为以及徇私舞弊行径,给公司带来了极其重大的经济损失无法弥补时,那么公司便有资格对其进行解雇,且无需承担任何赔偿责任;
然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的第三十九条与第四十三条之规定,公司在做出解雇决定前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流程规范。
若员工因严重失职或出现徇私舞弊行为,导致用人单位遭受重大损害,则该用人单位享有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但需先向工会说明情况。
对于用人单位所违反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则或劳动合同协议的内容,工会有权力要求用人单位进行改正。
用人单位应该尊重工会的意见,并将相应的处理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工会。
如若用人单位未能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三条之规定预先告知工会,劳动者可据此有权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为由,向用人单位索求赔偿金,而法院也将会对此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温馨提示】遇到法律问题,有81%的当事人第一时间通过搜索与学习基本法律知识来了解问题的可能风险殊不知背后的法律纠纷,遇到法律问题及时找专业的律师咨询,点击咨询按钮快速找到最合适、可靠的律师,能够降低该问题上存在的95%以上的常见法律风险。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如何界定”,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