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提前多少日

最新修订 | 2024-06-22
浏览10w+
孟理昕律师
孟理昕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154人
专家导读 通常,我们应提前至少30天通知对方。在我国的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规范中,雇主如欲单方面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必须遵循法定程序,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向劳动者发出正式通知。这一规定确保了劳动者的权益,并保证了通知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因此,无论是日常沟通还是处理劳动合同解除等事宜,我们都应遵守提前通知的原则,以维护双方的权益和关系的和谐。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提前多少日

一、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提前多少日

1、通常情况下,我们应至少提前30日通知对方相关事项。

2、在我国现行的劳动法法规劳动合同规范体系中,倘若雇主欲单方面解除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约,那么便必须遵循法定程序规定,提前30日向劳动者发出正式通知。

同时,该通知还需采用书面形式予以明确,以便确保其合法性与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二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二、用人单位解除拒绝采集指纹的员工是否合法

若您作为一名雇员,企业欲解除您的职务,且涉及到指纹采集问题,那么这可能并不属于违法行为

但是,在满足如下几点情况时,企业便有权利启动劳动合同的终止程序:

首先,在试用期内,企业有权根据实际需求和评估结果来判断您是否符合岗位要求;

其次,如果您存在严重违反企业管理规范或规章制度的行为,也会导致劳动合同的终止;

再次,若您存在严重失职的现象并引发了企业的重大损失,同样会面临解聘风险;

另外,若您曾在非兼职状态下受聘于其他机构,而该行为已对您现有的工作任务产生了显著影响,甚至在接到企业的通知后仍未能做出相应调整,则也将面临合同终结的风险;

最后,若由于《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中的特殊情况使劳动合同无法正常履行,同时依前述规定,企业还需要了解实际情况,以判断是否应终止与您的劳动关系

此外,若您被依法追责判刑,则劳动合同也将会终止,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帮助您了解更多相关行业准则。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提前多少日”,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看完还有疑惑?建议直接问律师
最快9秒应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3.7k字,预估阅读时间13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总结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348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提前多少日
一键咨询
  •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61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28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67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53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2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60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01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32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6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453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460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558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7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33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63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泰州152****6296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34****5985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34****603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提前多少日
通常,我们应提前至少30天通知对方。在我国的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规范中,雇主如欲单方面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必须遵循法定程序,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向劳动者发出正式通知。这一规定确保了劳动者的权益,并保证了通知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因此,无论是日常沟通还是处理劳动合同解除等事宜,我们都应遵守提前通知的原则,以维护双方的权益和关系的和谐。
10w+浏览
劳动纠纷
解除劳动合同日期是签订合同日期还是提前一天?
[律师回复] 现在有许多劳动者都有这样一个问题,劳动合同日期怎么写?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确立,也就是不论是否存在试用期,你和公司的劳动关系均已在你
第一天参加工作时确立了,但鉴于现实中若发生劳动纠纷,对于工作日期不好举证,建议还是写入职日期较好。
合理地确定劳动合同期限,对当事人双方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劳动合同期限需要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因此,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用统一的目标来约束当事人的意志。确定劳动合同期限除了坚持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外,还要掌握这样两条原则:

一,有利于企业发展生产的原则。订立劳动合同的目的是建立劳动关系,实现社会生产劳动,使劳动者获得物质上的一定利益。而劳动者的劳动和获得的物质利益,都必须依赖企业发展生产,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订立劳动合同的期限首先必须从生产实际出发,根据企业生产和工作的需要来确定。

二,兼顾当事人双方利益的原则。确定劳动合同期限时,不能只强调企业的生产工作需要,也应当兼顾劳动者个人利益,尊重劳动者个人意愿。
劳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年龄、身体状况、专业技术水平、自身发展计划等因素,合理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劳动合同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解除劳动合同日期是签订合同日期还是提前一天?
[律师回复] 现在有许多劳动者都有这样一个问题,劳动合同日期怎么写?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确立,也就是不论是否存在试用期,你和公司的劳动关系均已在你
第一天参加工作时确立了,但鉴于现实中若发生劳动纠纷,对于工作日期不好举证,建议还是写入职日期较好。
合理地确定劳动合同期限,对当事人双方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劳动合同期限需要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因此,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用统一的目标来约束当事人的意志。确定劳动合同期限除了坚持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外,还要掌握这样两条原则:

一,有利于企业发展生产的原则。订立劳动合同的目的是建立劳动关系,实现社会生产劳动,使劳动者获得物质上的一定利益。而劳动者的劳动和获得的物质利益,都必须依赖企业发展生产,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订立劳动合同的期限首先必须从生产实际出发,根据企业生产和工作的需要来确定。

二,兼顾当事人双方利益的原则。确定劳动合同期限时,不能只强调企业的生产工作需要,也应当兼顾劳动者个人利益,尊重劳动者个人意愿。
劳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年龄、身体状况、专业技术水平、自身发展计划等因素,合理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劳动合同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提前多少日
劳动者如有错误性辞退,用人单位可无需提前通知,直接解除劳动关系。而劳动者若为非过错性辞退,用人单位需提前30天书面通知,或支付额外薪资。其他情况,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确保通知明确,保障劳动者权益。
10w+浏览
劳动纠纷
解除劳动合同日期是签订合同日期还是提前一天?
[律师回复] 现在有许多劳动者都有这样一个问题,劳动合同日期怎么写?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确立,也就是不论是否存在试用期,你和公司的劳动关系均已在你
第一天参加工作时确立了,但鉴于现实中若发生劳动纠纷,对于工作日期不好举证,建议还是写入职日期较好。
合理地确定劳动合同期限,对当事人双方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劳动合同期限需要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因此,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用统一的目标来约束当事人的意志。确定劳动合同期限除了坚持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外,还要掌握这样两条原则:

一,有利于企业发展生产的原则。订立劳动合同的目的是建立劳动关系,实现社会生产劳动,使劳动者获得物质上的一定利益。而劳动者的劳动和获得的物质利益,都必须依赖企业发展生产,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订立劳动合同的期限首先必须从生产实际出发,根据企业生产和工作的需要来确定。

二,兼顾当事人双方利益的原则。确定劳动合同期限时,不能只强调企业的生产工作需要,也应当兼顾劳动者个人利益,尊重劳动者个人意愿。
劳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年龄、身体状况、专业技术水平、自身发展计划等因素,合理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劳动合同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快速解决“合同事务”问题
当前334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348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提前多少日
劳动者如有错误性辞退,用人单位可无需提前通知,直接解除劳动关系。而劳动者若为非过错性辞退,用人单位需提前30天书面通知,或支付额外薪资。其他情况,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确保通知明确,保障劳动者权益。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劳动者提前几日通知用人单位
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与劳动者提前几日通知用人单位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348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单位提前解除合同怎样补偿
公司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应给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若是依旧不知道单位提前解除合同怎样补偿可以选择继续阅读此文。
10w+浏览
劳动纠纷
最近国庆节公司提倡员工加班工资翻倍,我们都很高兴很嗨,但是公司补充说明这都是自愿的,而且加班的话平时加班工资扣除,我觉得这样是在坑员工,我想问这样的做法正确吗
[律师回复] 《工资支付暂行条例》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
(一)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
(二)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三)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资。
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其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 作时间的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应按本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
实行不定时工时制度的劳动者,不执行上述规定。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合同 >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提前多少日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