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婚后孩子怎么判
1.对于两周岁以下的婴幼儿,应以由其母亲亲自抚育为主旨;
若在母亲无法照料的前提下,父亲也可依法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
2.倘若已年满两周岁但未达到八周岁的儿童,其父母针对抚养问题无法达成共识时,则应由合议庭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遵循对未成年人权益最大程度保护的原则作出裁决。
3.当子女已经年满八周岁以后,裁判者应当尊重他们的真实意愿,将其意见作为重要参考因素加以考虑,并据此进行司法审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二、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该怎么分担
夫妻离婚案件中,关于子女抚养费问题,应由子女的亲生父母共同商议决定。
父母双方有权自主协商解决,其中拟不承担直接扶养责任的一方如有支付能力,则可以协议支付子女抚养费的部分或者全部金额。
当然,具体的支付比例和方式仍然依赖于当事人自主协商以达成最优解。
在双方未能就此事项达成一致意见时,可采取法律途径寻求法院的公平裁决。
在此过程中,法官会结合参考双方法律地位、各自经济状况以及当地实际生活水准及孩子所需进行评估,出具公正而合理的抚养费分配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子女抚养费乃确保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所需的必备支出,将包括但不限于日常生活开销、授课费用以及必要的医疗保健花费等重要领域。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离婚后孩子怎么判”,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