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务侵占罪怎样分辨
关于我国刑法中规定的职务侵占罪,其具体的认定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从客体要件来看,该罪侵犯的直接客体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其次,从客观要件角度分析,本罪主要体现为犯罪分子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利用自身拥有的权力和便利条件实施侵占本单位财产的违法行为,并且其侵占的金额必须达到法定标准才可被判定为犯罪;
再者,本罪的主体为特定范围内的个体,只有那些身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的人群才有可能涉及此罪;
最后,从主观要件层面出发,本罪的主观恶意非常明显,通常表现为犯罪分子抱有明确的、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意图。
也就是说,犯罪分子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在经济领域内获取对本单位财物的控制权、收益权以及处分权,即使他们并未成功获得或者行使上述权力,也无法改变他们的犯罪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职务侵占罪也要罚款吗
在职务侵占罪的案例中,通常情况下并不会被要求缴纳罚金,但刑事责任却是必须承担的。
根据法规的规定,如果个人因职务侵占罪而导致财物数额达到了一定程度,他将面临以下三种不同的刑罚和罚金。
具体而言,构成职务侵占罪且涉及款项数量达到较大者,可能需要面临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还需接受罚金的处罚;
若涉及的金额属于巨大范畴,则可能需要接受三年以上、长达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处罚,并且还需上缴罚金;
若涉及的财物价值特别庞大的话,那么涉案人将有可能受到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的严厉惩罚,同样不可避免的是罚金的缴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职务侵占罪怎样分辨”,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