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显示公平的合同条款如何处理
当一方借机利用他人处于困境或缺乏决断能力等特殊环境,由此导致订立合同时存在严重不公的状况,那么受害者有权通过寻求司法机关或仲裁机构的介入来撤销此项合约。经撤销之后,该份合约便从签订之日起失去其合法性和约束力。所谓的“显失公平”指的是一方处心积虑地利用他人正处于困境之中,或者因为他们缺乏真实的判断能力,从而和对方达成的对己方有利而却是对对方极其不利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这种不公平现象既关注到了实际执行该法律行动的最终效果,又严格要求双方之间的利益平衡必须在合约签署的那一刻就已经显现出来。更为重要的是,“显失公平”的法定前提是一方因为利用了对方所处的艰难境地以及金钱交易能力的不足,才使得双方的利益差距如此之大。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二、显示公平的构成要见有哪些
显失公平的构成要素包括了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内容。以下将进行详细论述:
首先,从客观层面来看,显失公平的要件在于当事人在支付以及得到回报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失衡或者导致了利益的严重不均衡。这就意味着,显失公平的法律概念主要适用于双务合同中。
然而,对于无偿合同来说,由于不涉及到对价的问题,因此也就不会产生双方利益的不平衡以及显失公平的情况。在客观上,经济利益的不平衡是建立在利益可以通过一定的价格、收费标准等方式来衡量的基础之上的。但是,对于某些特定物品、特殊服务等,由于难以准确计算它们的实际价值,通常并不适用显失公平的法律制度。
其次,从主观层面来看,显失公平的要件在于在签订合同时,一方当事人具有利用自身优势或者利用对方的轻率、缺乏经验等因素,与对方签订明显不公平合同的故意。这种利用他人主观状态的行为已经明确显示出行为人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的基本要求。
因此,如果受害者无法证明对方具有这样的故意,仅仅只能证明自己在签订合同时缺乏经验和技能、不了解市场行情、过于草率等原因,从而签订了对自己不利的合同,那么就不能认定对方符合显失公平的主观条件。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若有一方当事人试图利用另一方所面临的困难境地或者对方在决策过程中表现出的迟疑不决,进而缔结了一份显然存在着严重不公正现象的合同,那么遭受损失的一方将有权通过司法机关或者仲裁机构来撤销这份合约。一旦被撤销之后,该合同将从签署之日开始丧失其法律效力。所谓“显失公平”,是指一方当事人利用另一方所处的困境或者对方在做出真实判断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不足,从而达成了一种对自己有利而对对方极为不利的法律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特别关注实际执行的结果以及双方利益之间的平衡关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构成“显失公平”的前提条件包括:一方当事人利用了另一方所面临的困境,并且由于对方在金钱交易方面的能力不足,导致双方在利益分配上出现了巨大的差距。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