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持股份是否合法
从现有相关法律规定来看,股权代持是合法且被认可的制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股权代持过程中蕴含着一定程度的法律风险,因其属于名义出资者与实际出资者的内部协议,并未在公众场合公示告知。在此背景下,名义出资者在各种场合所行使的权利实际上源自于实际出资者,这便有可能导致其滥用职权,做出背离协议初衷的决定,给双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若后期名义出资者不幸去世,那么实际出资者将不可避免地陷入到遗产纠纷的漩涡之中。
《公司法解释(三)》第二十四条
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
前款规定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为由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名义股东以公司股东名册记载、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由否认实际出资人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二、代持股份怎么分红
通常情况下,股权代持是允许进行股息分配的。在实践中,如若实际出资者与名义出资者之间签订协议,明确规定实际出资者为投资主体并享有相关投资权益的,并且该协议内容符合法律规范,那么实际出资者将依法享有股息分配所带来的收益。
《公司法》第四十八条
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股权、债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尽管在法律层面,代持股份已被视为合法行为,然而其中涉及的内部分歧协议却潜藏着诸多潜在风险。名义出资方虽然代表了实际出资方行使相关权力,但却有可能滥用这一特权,背离协议的原始宗旨,从而导致纷争不断。更为严重的是,倘若名义出资方不幸离世,那么实际出资方甚至可能会陷入到复杂的遗产继承纠纷中。因此,在进行代持股份交易时,各方务必明确各自的权益所在,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以规避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