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踪人口报警需要什么条件
关于失踪人口的报警条件,主要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失踪的持续时间将是一大考量因素。在通常情形之下,若某人失踪已经超过24小时,雇主或亲属即可向当地公安部门报案;
然而,在部分特定状况下(例如,失踪人员可能遭受人身伤害威胁、年龄低于八岁的未成年、患有精神疾病或者智力障碍等等),则无固定失踪时间要求,当事人可以随时选择向警方报告情况。
其次,尤其针对未成年人(未满十四周岁)及女性受害者(年满十四周岁至未满十八周岁),警方将会迅速受理此类失踪事件的案件,启动立案程序。
再者,如果失踪现场出现过明显的侵犯痕迹、人与机动车同时消失、消失者身上携带着大量贵重物品、有证人能够证明该名失踪者遭遇了不测、以及失踪原因无法解释且超过三个月仍不见踪影等情况,均应立即引起警惕并主动向警方报告。
最后,公民要想通过法定程序宣告某位亲人为失踪人士,须确保该人失踪时间已达到两年,且具有直接利益牵涉的一方应通过正规渠道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请,然后,法院将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审理和审判,从而作出正式公告宣布这一事实。
另外,在报警过程中,还需提供失踪者最近拍摄的照片、个人身份证明文件以及失踪人口案件详细记录表格等相关信息。
《公安机关处置失踪警情工作标准》第十三条负责查找的民警应当认真向求助人了解失踪人员相关情况,制作询问笔录,并可以要求求助人提供失踪人员的近期照片。
根据失踪人员具体情况和查找工作的需要,询问笔录应当尽可能记载以下内容:
(一)求助人姓名、住址、单位、与失踪人员的关系及联系方式;
(二)失踪人员姓名、曾用名、别名、绰号、性别、年龄、民族、血型、身高、体貌特征(特别是显著体表和牙齿特征)、口音、交往关系、有无精神病史、身份证件名称及号码、车辆号牌、驾驶证号码、电话号码及QQ、MSN等网络联系号码;
(三)失踪人员居住地、户籍所在地、工作单位或者就读学校;
(四)失踪人员最后出现的时间、地点;
(五)失踪前的言行、穿着服装、携带物品;
(六)失踪人员的爱好、习惯、失踪前打算参与的活动、经常活动的地点;
(七)求助人认为可能的失踪原因和失踪人员可能的去向;
(八)失踪人员亲友、所在单位等通过其他途径和方法自行查找的情况,并告知求助人继续自行查找的必要性。
(九)与失踪人员相关的其他情况。
二、失踪人口报警立案地点在哪
若您的家人或亲友失踪,首先应立即联系其户籍所在地区的刑侦大队进行相关的人口失踪申报工作;其次,如有必要,同样可以到失踪事件发生地的公安机关进行正式报案。
待公安机关接收到相关案件信息并展开初步调查之后,将依照所掌握的实际情况来最终决定是否正式立案调查。需要提醒您的是,在面临这类紧急情况时,选择距离事件发近的公安机关进行报案才是更符合实际需求的原则,无论您身处何地。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
对失踪人口的报案条件进行明确规定,在超过24小时的情况下方可报案,但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则不受此时间限制,例如当失踪人员存在受到生命安全威胁、未满法定成年年龄或者存在智力障碍等特殊情况时,应当立即接受报案。对于涉及到未成年人以及特定类型的女性受害者的案件,警方将立即启动调查程序。如果在现场发现了侵犯痕迹、同时失去了人和车辆、携带了贵重物品、目击者提供了关于遭遇不幸事件的证言或者失踪超过三个月仍然没有任何线索,都应该立即向当地警方报案。在宣告失踪的情况下,必须要经过两年的时间才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在报案过程中,需要提供失踪人员的照片、身份证件以及详细的记录信息。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