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过失致人死亡案已然达成协议并予以赔偿,然而维护社会公正仍需承认此类案件所涉及的人身伤害违法行为,承受法律惩罚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必须明确指出,过失致人死亡罪行意味着剥夺了他人宝贵的生命权利,从而酿成了无可挽回的人员伤亡后果。因此,即便已经通过协商赔偿方式化解纠纷,我们仍然不能忽视其背后隐藏着的严重刑事责任问题。在判断和评估过失行为导致人员伤亡的犯罪情节时,我们应优先对过失行为本身进行合法性确认,唯有当出现符合过失要件的行为特征后,方能判定为过失性质的犯罪行为,而倘若这并非过失行为,而是蓄意行为引发的惨剧,便有可能构成故意伤人或杀人等更为严苛的法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
二、过失致人死亡与故意伤害罪怎么处理
若犯罪分子有意伤害他人,却又不幸导致了他人死亡的事件发生,依照我国刑法规定,需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是死刑的严厉惩罚。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犯罪分子在实施故意伤害行为过程中,因过失而导致他人死亡,这便构成了故意伤害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竞合关系。因此,在法律实践中,应对其进行择一重罪判处的处理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即使在过失致人死亡已经得到赔偿的情况下,我们仍应遵守社会公正之原则,承认其违法性质,并接受法律所施加的相应惩戒。因为,剥夺他人生命权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罪行,其所带来的后果往往是无法挽回的。尽管进行了赔偿,但是,我们绝不能因此而忽视其所涉及到的刑事责任问题。在对过失行为是否导致人员伤亡做出判断时,首先需要明确该行为是否合法,并且是否满足过失犯罪的所有必要条件。只有在这些前提都得到满足之后,才能将其认定为过失犯罪。反之,如果不符合上述条件,那么就有可能触犯更为严重的法律条款。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