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养老保险档次及领取标准是怎样的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相关规定表明,其领取金额的标准主要依据所缴保费层级的不同而定。
其中,对于缴纳第一档保费的群体而言,他们每个月能享受到的津贴额度为15元人民币;而对于缴纳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档保费的群体来说,他们在享受国家津贴的基础上,还可根据家庭或集体经济组织的具体补助待遇,获得额外的福利补贴:
第二档每月可额外得到35元人民币的福利补贴,第三档则可额外享受到高达50元人民币的福利补贴,同样,第四档与第五档的受益者在福利补贴方面也会有所提升,分别增加到60元人民币和70元人民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集体经济组织补助标准中,除了享受国家津贴外,不同档级的缴费群体也将有不同程度的额外补贴提供:其中,缴纳第一档保费的群体每年能额外收到5元人民币的集体经济组织补助,第二档与第三档的缴费群体则会有额外的10元人民币和20元人民币的经济补贴。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二、农村养老保险女性多大年龄领取
根据现行社会保障政策,农村社保体系中,年满六十周岁且已累计缴纳养老保险达十五周年的女性农民,有权享受养老金福利待遇。而在职工养老保险体系中,女性参保者需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通常是男同志为六十周岁、女同志为五十周岁),且累积缴纳养老保险至少十五年,方可享有领取养老金的权利。对于部分特殊职业的女性劳动者,如女干部等,其法定退休年龄则为五十五周岁。
《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在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内,其各项的领取金额规定依据的是投保人选择的缴费档次级别。具体来说,对于第一个等级的投保人而言,他们每月可以获得15元人民币的津贴;相比之下,从第二个等级开始到第五个等级的投保人,除了享受国家津贴之外,还能够享受到额外的福利配送。譬如说,第二个等级的投保人将可以额外增加35元人民币的福利津贴,而第三个等级的投保人则能加享50元人民币的福利津贴。同样地,第四和第五个等级的投保人也可以分别额外获取60元和70元人民币的福利津贴。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集体经济组织补助的部分,对于第一个等级的投保人来说,他们每年将可以获赠5元人民币的福利补助,接着是从第二个等级到第三个等级的投保人,分别可以额外得到10元人民币和20元人民币的福利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