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消醉驾入刑吗
现行法律中,醉酒驾驶机动车尚未正式取消入刑的惩戒措施。
然而,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的规定,对于情节轻微或显著轻微的醉酒驾驶行为,可以依法免除刑事责任或不视其为犯罪行为进行处理。
然而,由于醉酒驾车而导致的驾驶证吊销问题,并无法通过任何方式迅速恢复,必须等待法定的期限届满后方可重新申请考试。
值得注意的是,醉酒驾驶所引发的驾驶证吊销事件均会被详细记录在案,因此,一旦驾驶证被吊销长达五年、十年甚至终身不得再次申领,便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二、取保候审由谁来定
取保候审的决定权力主要集中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手中。这三家司法机构依据具体案件的事实真相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个人特质,进行严谨的分析判断,以确定其是否符合法律所规定的取保候审条件。对于取保候审的适用范围,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它涵盖了可能被判处罚金、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罪名的情形;以及在面临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甚至更重刑罚时,只要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不会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尽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之规定,对于轻度的醉酒驾驶行为将可能予以免除刑事处罚,但是由醉酒驾驶所引发的驾驶证吊销问题,却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恢复解决,驾驶员需要耐心等待法定的期限届满之后,方可重新提出申请并参加相应的考试。同时,醉酒驾驶所导致的驾驶证吊销记录将会被详尽地记录在案,一旦吊销期限达到五年、十年乃至终身,驾驶员就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自身及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