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民事诉讼程序的详细步骤:
首先,原告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一份完整的起诉状、起诉状副本以及与案件有关的各项证据;接着,人民法院在接到原告所提交的所有文件和资料后,会对其进行仔细而严谨的审查;经过审慎的审查之后,如果法院认定原告的起诉符合法定条件,便会做出正式受理该案件并立案的决定;按照规定,人民法院在决定立案之后的第五个工作日内,要将原告的起诉状副本交付给被告,并且还需要通知被告,让他了解并作出书面形式的答辩回应;此后,被告应自收到人民法院送达的起诉状副本之日起的十五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作出答辩;接下来便是进入到开庭审理阶段;
最后,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可能会进行调解或做出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四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二、对方不付抚养费多久可以起诉
在抚养费用方面,若对应方未能根据约定按时履行支付责任,受抚养方完全有权随时向法律机构提起诉讼。鉴于支付抚养费既是未实际直接尽抚养职责的一方应履行之义务,亦是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的必然要求。因此,处理离婚事务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可就抚养费的具体金额进行积极协商,若无法达成共识,则该争议可选择提交至相关司法机关进行审理裁决;
再者,若经过法院公正审理仍未能及时执行该决定,受抚养方可以提出强制执行请求。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