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票据诈骗罪的处理标准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在我国的法律制度中,对于票据诈骗罪的量刑标准遵循如下规定:
首先,对于因票据诈骗行为而被定为罪犯者,一般会受到至少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惩罚,并且同时还需缴纳2至20万元不等的罚金;
其次,如果诈骗金额已经达到了巨大的程度,或者因其恶劣的行为情节而被视为严重,那么犯罪分子可能被判处从五年到十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同时还需要承担5至50万元不等的罚金处罚;
最后,若犯罪金额已经达到了非常巨大的程度,或者其行为情节被评价为格外严重,那么犯罪分子将面临从十年以上直至无期徒刑的严厉处罚,同时也必须缴纳数额在5至50万元之间的罚款,或者是被没收个人财产。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依据我国《刑法》的相关条款规定,如果存在以下特定情况,那么进行任何形式的金融票据诈骗活动都将会被判定为刑事犯罪,具体来说:
2.明明知道已经作废的汇票、本票、支票却仍然加以利用的;
3.假借他人的名义来使用其名义下的汇票、本票、支票的;
4.以随意填写空头支票或者开具与预留的印鉴不相符的支票等途径来诱骗获取财务汇报的。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票据诈骗罪和合同诈骗罪一样吗
合同诈骗罪系指行为人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在签订及履行各类合同时,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实情况的手段,诱骗并获取相对方信任,从而骗取其大量财物的违法犯罪行为。而票据诈骗罪则是指行为人为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资金或有价证券等财物的目的,实施各类金融诈骗行为,且数额折合货币数量较大的刑事违法行为。在实践中,这两种犯罪存在着以下几个显著的区别:
首先,从犯罪客体来看,合同诈骗罪主要侵犯了市场经济秩序以及公民个人与法人的财产所有权;而票据诈骗罪则主要侵害了票据所有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以及金融机构的财产权利,同时也对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
其次,从犯罪对象来看,合同诈骗罪的犯罪对象主要是相对方的财物;而票据诈骗罪的犯罪对象则主要包括货币以及各种有价证券。
最后,从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形式来看,合同诈骗罪主要发生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过程之中,具体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前述提到的法定五种类型。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在本国法律体系中,针对票据诈骗类案件的量刑标准主要根据其涉及的诈骗金额大小以及案情恶劣程度来划分为三档层次。具体来说,其规定如下:首先,对于涉案金额较小且情节轻微者,法院可给予被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留惩罚,同时判处其2到20万元不等的罚金处罚;其次,若被告的犯罪行为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性,涉案金额较大且情节较为严重者,法院可判处其五年至十年的有期徒刑,同期并处以5到50万元之间的罚金罚则;最后,犯罪情节特别恶劣,造成的社会影响极其深远者,法院可对被告判处十年以上直至无期徒刑的严厉徒刑,同时处以5到50万元幅度内的罚金,并且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实行没收财产等附加刑罚。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犯罪行为涵盖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明知伪造或作废票据而故意使用、冒用他人名义进行诈骗、开具空头或印鉴不符的支票以获取非法财物等多种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