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签订合同后不去上班是否构成违约
在签署了劳动合同却未能按时前往工作场所报到之际,这无疑构成了一项违背约定的行为,严格意义上是会被视为违规行为。
然而,在我国的法律制度中,对于劳动者而言,他们享有合法的解约权利。
也就是说,若劳动者与雇主之间能够达成共识,那么无论何时,都可以做出解约决定。
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只需提前30天以书面方式通知雇主,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对于那些处在试用期阶段的劳动者来说,他们仅需要提前3天告知雇主,也同样具有解除劳动合同的资格。
此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劳动合同中的所有条款及其约定,除了《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明确提到的情况以外,雇主们均无权设定由劳动者承担的违约金责任。
具体内容如下:
1.个别雇主可能会为员工提供专门的培训课程或针对某项专业技术的培训项目,此时他们有权与受训的劳动者签订一份特殊的协议,约定双方的服务期。
如果劳动者在服务期内违反约定,他们将按照协议约定支付相应的违约金给雇主。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违约金的金额不能超过雇主实际提供的培训费用,而雇主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也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到期部分应分摊的培训费用总额。
当雇主和劳动者约定服务期时,并不影响他们根据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相应地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阶段的劳动报酬标准。
2.雇主有权在劳动合同中与员工约定维护企业商业机密及知识产权相关保密事宜的条款。
对于任何一个承担保密义务的劳动者,雇主可在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设定与劳动者之间的竞业限制条款,同时需在约定服务期满,或者在劳动合同被解除或最后一天结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通常为竞业限制期限),按月支付相应的经济赔偿给劳动者,除非劳动者违反了他们的竞业限制承诺。
对应的,如果劳动者违反了竞业限制的约定,他们就得按照约定的金额支付给雇主一笔违约金。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签订合同后自动离职需要支付违约金吗
同时,若劳动者自动离职,是否需要支付违约金?
在正常的劳务合约环境之下,与用人单位约定服务期限的劳动合同尚未达到法定的终止期限,如果在此期间员工选择主动离职,那么按照现有法律法规,其并无权利向用人单位索取相应的违约金。事实上,根据相关法律明文规定,只有在两大特定的情形之中,员工才需要承担支付违约金的义务,而这两大情形之外的任何劳动合同条款,即使是由企业和员工间的私下协商达成的,也将被判定为不具备合法性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首先,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依法享有解除协议的权利,然而在此之前需要正常地通知雇主。特别是在试用期期间,劳动者只需要提前三个工作日告知即可。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例如劳动者需承担接受专业技能培训导致的服务期限违约责任,此时他们需要向雇主支付合理的违约金),雇主不能单方面设立过高的违约金标准。其次,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前提下,劳动合同也可以包含关于服务期限、商业机密保护以及竞业限制等方面的相关约定,若劳动者未能遵守上述条款,便需要向雇主缴纳相应的违约金。至于服务期限的规定并不影响到员工的正常薪酬调整,并且在约定期限之内,雇主还应当按照事先约定为劳动者提供相应的保密费用或者罚款。总而言之,以上内容充分保障了员工和雇主之间的权益平衡。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