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帮信罪由检察机关提出诉讼的前提条件通常包含如下几个要素:首先,必须具备明确的犯罪事实。
此种犯罪事实需要得到充足而确凿的证据加以证实,比如犯罪嫌疑人事先明知他人可能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犯罪活动,却仍为其犯罪行为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服务器托管服务、网络存储设施、通信传输渠道等技术支持,甚至是提供广告推广服务以及支付结算服务等。
其次,证据必须真实可靠且充分有力。
这意味着所收集到的证据之间能够相互印证,构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足以证明犯罪事实的存在。
第三,根据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达到帮信罪的法定追诉标准,也就是情节严重。
具体而言,例如为三个或以上的对象提供帮助的情况;
支付结算金额超过二十万元人民币的情况;
通过投放广告等方式提供资金支持超过五万元人民币的情况等等。
最后,案件必须属于检察机关的管辖范围之内。
只有当这些条件都得到满足之后,检察机关才会对帮信罪提起公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提起公诉的条件和程序】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
【认罪认罚的量刑建议】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提出量刑建议,并随案移送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
二、帮信罪检察院起诉多久开庭
倘若涉案者被判定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罪犯,通常在四个月内即可迎来法庭审理环节。而针对已获准取保候审的案件,起诉至法院的过程被普遍定义为“直接诉讼”。此种情况下,从公安局完成调查工作并结束侦查阶段起,预计需要约一个半月;此后,公安机关将相关案件移送至检察院,检察院则需在一个月内完成案件审查和处理。在此期间,检察院可能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一次讯问,对关键证据进行一次核实确认,以及对自愿承认犯罪事实、接受法律制裁的犯罪嫌疑人进行一次面谈交流,以确保一个月内能够圆满完成案件审查及后续步骤。若涉及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案件由检察院提起诉讼并提交给法院,法院会在庭审前提前告知被告方当事人有关开庭事项,做好庭审准备工作,待正式开庭后进行严格审判程序,这个过程大约只需一个月时间。
《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