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逮捕证下来意味着什么
逮捕令的签发表示已有确凿证据指向犯罪嫌疑人为已犯下罪行,且依据目前的证据和情况判断,他有很大的可能性面临被判处中度以上的有期徒刑,而采取取保候审并不能绝对保证不会对社会造成威胁。此时,检察机关通常会展开全面而且严谨的审查工作,最终根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涉及的犯罪的严重程度、情节、以及其对自身罪行的悔过态度等各方因素,做出批准逮捕或不予批捕的决定。具体而言,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如果存在充分证据表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经构成犯罪,并且有可能被判处超过一年有期徒刑,同时通过取保候审措施无法完全防止其可能的风险行为,那就不得不采取逮捕的手段。这些风险行为包括:可能实施新的犯罪行为的,存在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社会秩序的真实风险,可能毁坏或是伪造关键证据,破坏他人陈述证言,威胁证人,或串通他人干扰审判程序。同时,也包括威胁被害者、举报人和控告方,试图自杀或是逃跑等行为。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
二、逮捕证下来多久才开庭,有没有法律依据
对于律师解惑的问题,“逮捕证下发后多久能开庭”这取决于具体情形的复杂程度。
司法实践中,开庭审理是指依据相关法律流程,在人民法院依法完成审判前的各项必要筹备后,于院内设有的法庭或者符合条件的场所进行的审判进程。
批准逮捕之命令生效后,侦查机关对被拘捕者实施的最长拘留期限为两个月,期满后侦查机关需按照规定将案件移送至当地检察机关进行案件审查和起诉。
在此阶段,审查起诉所需的时间通常为一个月,如果有需要,可以申请延期半个月左右。
此外,如案情需要,还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两次补侦工作,每次将案件退回侦查机关调查取证的期限均设定为一个月。
待以上工作全部完成并经各级审批通过后,检察机关将向法院正式提出民事诉讼请求。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明文规定,一审刑事案件的审理必须在两个月内解决,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三个月。
若经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则可适当延长期限三个月以内。
因此,只有当所有审判前期的准备工作全部办妥后,方可开始正常的法庭审判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温馨提示】并不是每种情况都是客观一致的,一个同类型的答案能够解决我们遇到的85%法律风险。
但真正的解决方案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复杂的情况下,建议尽快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针对性解答!
在执行逮捕令的过程中,表示警方已经掌握了充足的证据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的确涉嫌某项罪名,同时也有足够的依据表明其可能会面临中度以上有期徒刑的刑罚。然而,即使是被取保候审,这并不代表着就可以完全排除对社会造成潜在威胁的可能性。因此,检察机关将会对案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审查,并根据犯罪行为的严重性、情节以及犯罪嫌疑人的悔过表现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判断是否应当批准逮捕。如果犯罪嫌疑人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第一款所列举的情形,例如可能会继续实施新的犯罪活动、危及公共安全或者伪造证据等情况时,那么逮捕无疑是必要的措施。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