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期间民事咋办

最新修订 | 2024-09-22
浏览10w+
卢滨律师律师
卢滨律师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4人
专家导读 取保候审期间,嫌疑人可以正常处理民事事务,就像签合同、处理财产纠纷这些都没问题。但得注意,要遵守规定,电话得保持畅通,还要配合案件流程。要是民事活动涉及到影响刑事诉讼的重要事情,得赶紧告诉执法机构。
取保候审期间民事咋办

一、取保候审期间民事咋办

在执行取保候审司法措施之际,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均可正常开展自身所有的民事事务。取保候审这一制度并未对他们参与民事法律行为的权利加以限制,诸如签署各类合约协议、解决财产分割纠纷以及维护自身债权与债务等等。

然而,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必须严格遵守所有的规章制度,始终保持联系方式畅通,积极配合所涉案件的侦查、起诉及审判阶段的所有流程。倘若在履行民事权益过程中发现任何可能影响甚至干扰刑事诉讼程序运行的重大事项,应立即向相关执法机构进行汇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

【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及违反义务的法律后果】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在取保候审期间,嫌疑人可正常处理民事事务,不受民事法律行为权利限制,如签订合同、处理财产纠纷等。但需严格遵循规章制度,保持通讯畅通,并配合案件流程。若民事活动涉及影响刑事诉讼的重大事项,必须及时报告执法机构。

二、取保候审期算羁押期吗

取保候审期间并不被视为正式的拘留期限

取保候审制度,即是指公安司法机构要求犯罪嫌疑人为案件审理提供担保人或者支付相应的保证金,同时签发具有法律效力保证书,承诺他们不会逃离或妨碍事件调查工作,且随时接受传唤和相关配合。

因此,取保候审的执行并非将犯罪嫌疑人拘禁起来。

故而,在实践操作中,应区分对待取保候审与拘留这两个不同性质的程序,不可混淆取保候审期间与拘留期间的界限。

刑法》第四十一条

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三、取保候审期间再次犯罪怎么判刑

在进行取保候审期间再度违反法律规范的行为,将会导致其原有的取保候审措施失效并且面临更严峻的刑事审判。在定罪量刑的过程中,法院将深入评估全案中先前犯罪行为以及后续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所造成的危害后果等多方面因素。首先,对于新的犯罪行为,法院将独立地进行定罪与量刑。至于之前已经发生的犯罪行为,倘若其原本可能受到相对较轻的刑罚制裁,然而由于在取保候审期间再次触犯法律,那么其刑罚有可能因此加重。其次,法院还会深入考察犯罪者的主观恶性程度及人身危险性。如果犯罪者在取保候审期间再次犯罪,这无疑显示出他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也意味着他对社会构成了更大的威胁,因此,法院通常会采取更为严厉的惩罚措施。然而,具体的判决结果仍需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以及事例的实际情况来做出决定,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总而言之,在取保候审期间再次犯罪是一种极其严重的违法行为,对犯罪者产生的负面影响极为深远。

在取保候审期间,嫌疑人可正常处理民事事务,不受民事法律行为权利限制,如签订合同、处理财产纠纷等。但需严格遵循规章制度,保持通讯畅通,并配合案件流程。若民事活动涉及影响刑事诉讼的重大事项,必须及时报告执法机构。

看完还有疑惑?建议直接问律师
最快9秒应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5.6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98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取保候审期间民事咋办
一键咨询
  •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12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63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6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157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118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12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14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37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22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72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34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14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36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67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18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吐鲁番156****656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哈密188****951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伊犁156****985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取保候审期间又犯罪咋办
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再犯,执法机构应冻结保证金,待法院裁定后决定是否没收。故意再犯者保证金将被没收;非故意或未犯罪者保证金将退还。取保候审是司法部门对嫌疑人采取的暂时性非羁押措施。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取保候审咋办
在刑事司法程序中,取保候审乃是一项严肃且重要的强制性措施,它赋予了潜在的罪犯或是被告人在缴纳保证金或者提供保证人之后,在不影响诉讼进程的前提下,暂时摆脱被拘留之境地的权利。在此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不得逃避侦查、起诉及审判等各项规定,同时也不能对社会公共秩序构成任何妨害。究竟是否能够成功申请到取保候审的批准,主要取决于法院、检察院或是公安机关的自由裁量权。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有个朋友在一家五金厂上班,厂子的排污系统不是很完善。所以生产出来的工业废水都排到了河流里。环境污染案刑事附带民事审判书是什么样子?
[律师回复] 工厂排污,环境污染案刑事附带民事审判书如下,被告人刘某,男,1954年11月8日出生于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汉族,小学文化程度,农民。因涉嫌犯污染环境罪于2013年7月4日被刑事拘留,同日被取保候审。
桓台县人民检察院以桓检公诉刑诉(2014)6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刘某犯污染环境罪,于2014年1月21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于同日立案,依法组成合议庭,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因被告人刘某涉嫌犯污染环境罪,致使国家财产遭受损失,桓台县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同时,以桓检公诉刑附民诉(2014)1号起诉书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本院决定合并审理。桓台县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张晓飞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刘某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
经审理查明,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被告人刘某在其承租的位于桓台县某镇某某村的厂院内,利用回收的废旧塑料编织袋高温熔化后加工生产塑料颗粒,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有毒物质的大量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该厂院内的渗坑中。2013年4月17日经桓台县环保局工作人员从该渗坑内取样检测,该水样中挥发酚(酚为高毒物质)含量为1.11mg/L,严重污染环境。
另查明,案发后为清除被告人刘某污染环境行为造成的危害,桓台县某镇人民政府委托淄博重山思沃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对被有毒废水污染的土壤进行清挖、运输、处置,共花费23354元。
上述事实,被告人刘某亦无异议,并有证人李某等人证言,环境检测报告,现场勘验检查笔录、现场图及照片,书证户籍证明、污染土壤应急处置协议、过磅单等予以证实。
本院认为,被告人刘某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壤中排放有毒废水,严重污染环境,其行为已构成污染环境罪。公诉机关指控罪名成立,本院予以采信。被告人刘某到案后坦白供述其犯罪事实,可依法对其从轻处罚。被告人刘某在简易审理中自愿认罪,积极交纳赔偿款,有悔罪表现,可酌情对其从轻处罚。被告人刘某违反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造成国家财产损失,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被告人刘某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由桓台县某镇人民政府以国有财产先行赔付,桓台县人民检察院以国家主体,代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予以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第六十七条第三款、第七十二条第
一、三款、第七十三条第
二、三款、第六十一条、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四)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人刘某犯污染环境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罚金限本判决生效后三十日内缴纳。缓刑考验期限自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二、被告人刘某赔偿桓台县某镇人民政府因清除被污染土壤所支出的费用共计23354元,限本判决生效后三十日内付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山东省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
审 判 长  
审 判 员  
代理审判员  刘
二〇一四年二月二十五日
书 记 员  于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398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98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取保候审期间被拘留咋回事
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如违反法律规定,例如未经批准擅自离开居住地、未及时报告住址变动、无故不出庭或妨碍司法程序等,可能会被拘留。执行机关可根据违规情况,没收保证金、要求书面悔过、重新提供担保或采取监视居住等措施,严重时可依法逮捕。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取保候审咋执行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允许嫌疑人在缴纳保证金或找到保证人后,暂时离开羁押场所。由公安、检察院、法院依法决定,公安机关执行。取保候审人员需遵守多项义务,如不得擅自离居、定期报告行踪等,确保案件正常审理,维护法律秩序。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98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取保候审过期咋办
取保候审期满后,应依案情精确处理。若司法程序未结,可续保以确保流程完整。若案件已结,如不起诉、无罪释放或刑罚执行,取保候审自动终止。期间,若嫌疑人或被告人守规守法,通常不会受到不利影响。这体现了法律的公正与合理。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民事诉讼的一审审理时间是什么时候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民事诉讼一审审理期限是多久 一审审限一般6个月 一审是指对案件的最初一级审判。在中国,普通的第一审案件由基层人民管辖,但是性质较严重、问题较复杂、影响较广大的第一审案件,按其不同程度,分别由中级人民、高级人民、最高人民管辖。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就是终审。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一审民事案件的审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批准;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审限为3个月,不能延长,若3个月内不能审结,转为普通程序继续审理。 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是多久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要短于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这是因为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均为简单的民事案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且争议不大,不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调查取证,就能够查明案件事实。 简易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审理期限为二十日。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理的刑事案件的期限为三个月;需延长的,报本院院长批准,在以延长三个月。案件的审理期限从立案次日起计算。 简易程序适用的条件是什么 1、适用简易程序的人民。 只能是基层人民和它的派出法庭,这里的派出法庭既包括固定设立的人民法庭,也包括为便于审理案件而临时性派出的法庭。 2、适用简易程序的审级。只能适用于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 3、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 只能是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其中,事实清楚是指当事人双方对争议的事实陈述基本一致,并能提供可靠的证据,无须人民调查收集证据即可判明事实、非清是非;权利义务关系明确,是指谁是责任的承担者,谁是权利的享有者,关系明确;争议不大,是指当事人对案件的是非、责任以及诉讼标的争执无原则分歧。 4、基层人民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当事人各方自愿选择适用简易程序,经人民法院审查同意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 人民不得违反当事人自愿原则,将普通程序转化为简易程序。该内容是《简易程序规定》新增加的内容,充分体现出在简易程序的适用方面对当事人处分权的尊重。 民事诉讼简易程序审理延期的情形 简易程序的审限应准予延长根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的精神,人民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不得延长;如果3个月内不能审结,则应转为普通程序审理,否则就视为超审限。我们认为,这种关于简易程序审限的规定过于死板,与人民人、财、物紧张的状况不相适应,客观上影响了人民的办案效率,因此建议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的审限应准予延长,以满足审判实践的需要。具体理由如下:近年来,许多基层都在广泛适用 简易程序,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出台后,简易程序得到进一步的扩大适用。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已不仅仅限于《民事诉讼法》第142条规定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其原因主要是各地民事成诉案件较多、审判力量不足、审判人员工作压力大、许多强调快审快结、简易程序比较灵活方便等。实践中,由于实行流程管理,案件是否适用简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一般均由立案庭负责立案或排期的人员根据原告主张的请求标的、事实情节、法律关系等进行判断确定,而并不考虑也无从考虑被告辩称的事实、法律关系是否复杂、疑难等。 综上所述,简易程序解决问题的期限一般是三个月,也就是说在三个月内,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话,就会做出判决,但是一旦遇到特殊情况,就要按具体事宜来确定了。 人民对进行审查并决定受理案件后,审理前的准备工作包括: 1.依法发送状、答辩状。人民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向被告发送状副本;被告收到状副本后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收到答辩状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2.告知当事人有关诉讼权利和义务。人民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和义务。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主要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申请回避,收集、提出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查阅或复制本案的有关材料,自行和解;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并有权提起反诉等。诉讼义务主要有: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等。 3.依法组成合议庭。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审理案件,应当依法组成合议庭。从开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到案件审结,都应当在合议庭所有成员的参与下进行,合议庭成员自始至终应对全案的审理负责,以充分发挥合议庭的作用,保证办案质量。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当在三日内告知当事人,如果在受理、立案后就已确定了合议庭组成人员的,也可以将合议庭组成人员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连同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一并告知当事人。 4.审核诉讼材料,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合议庭组成人员要认真审核诉讼材料,轮流阅卷。通过阅卷,找出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明确下一步需要收集哪些必要的证据和需要进一步查证的内容,以便做好其他准备工作。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这是审理前的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应当指出,在民事案件中,进一步强调当事人的举证责任是完全必要的。这就是说,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请求和需要证明的事实必须提供证据。在当事人举不出证据而也收集不到证据的情况下,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要承担败诉的法律后果。但当事人举证和调查、收集证据相结合,是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特点。 5.依法追加当事人。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应当通知其参加诉讼,追加为当事人。这一规定说明,普通的共同诉讼不发生追加当事人的问题,只有必要的共同诉讼才能适用此条规定。追加当事人既可以由当事人提出申请,也可以由人民依职权主动追加。当事人提出申请的,人民应当进行审查,申请无理由的,不予追加;申请有理的,应当及时书面通知被追加的当事人参加诉讼。追加的当事人可以是这一案件的共同原告,也可以是共同被告。属于共同原告的,如果被追加的当事人放弃实体权利,不愿参加诉讼的,可不予追加;如果既不放弃实体权利,又不参加诉讼的,人民可以列为共同原告适用缺席判决,属于共同被告的,在接到追加当事人的通知后拒不到庭的,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拘传条件,可以适用拘传,不是必须到庭的被告,也可以适用缺席判决。这里要注意的是,人民不能依职权更换当事人。因为更换原告,涉及到原来的原告是否愿意退出诉讼,新更换的原告又是否愿意参加诉讼。尤其在多数原告的情况下,还可能发生有的愿意参加诉讼,有的不愿意参加诉讼的问题;如果更换被告,也涉及到原告是否愿意告这个被告的问题。为了尊重当事人的诉权,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如果发生了或应诉的人不符合当事人条件的,人民可以裁定不予受理,是否更换,由当事人自己决定,人民不应依职权主动更换。
民事案件终审不服判决不公下一步该咋办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再审是为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重新进行的审理。  不同的启动再审的部门也反映了当事人有不同的申诉救济途径,当事人不仅仅可以到中级人民反映诉求,也可以到省高院、检察院进行申诉。  再审程序属于“非常程序”  再审程序是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有重大瑕疵的判决进行再次审理的一种非常途径。其“非常程序”属性,是就其与普通救济程序的区别而言的,因为再审程序只能用于例外情况的救济,而不能像普通救济程序那样被频繁启用。古罗马的“一事不二理”原则,对既判力的维护和司法权威的张扬达到极致,因而那个时候对已决案件进行复审是不允许的。  实务部门有一种观点认为,“维护的既判力只是那些正确的既判力,绝对不维护错误的既判力,”[3](P.5)我们说,判决可以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但既判力作为一种约束力和审判权威的象征,只能维护,而不能否定。即使个案判决被推翻了,也是着眼于维护权威考虑,因为生效判决有重大瑕疵是对司法公正的亵渎,必须通过再审这样的程序对司法本身予以自我修复,当然这种修复是有实体条件和程序条件限制的。  再审程序具有“反程序性”  尽管再审程序是在极端例外的情况下来修正“不完善的程序正义”的,但结果终归是有关案件的判决被推翻,已经结束的程序又反复了一次,程序的安定性和经过诉讼程序所确定的既判力遭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而程序的安定性是诉讼的基本价值之一,[4](P.1)判决终局性特征是司法的本质属性,所以再审程序本身具有“反程序”特性。  英美法系国家,类似的程序冠以“上诉审程序”或“上诉程序”之名;[5]而在大陆法系国家则用“非常上诉途径”和“再审之诉”的称谓。尽管它们形式上存在差别,但实质上的功能却是一样的:对有重大瑕疵的确定判决进行救济。再审程序审理的对象是确定的生效判决,因而再审程序一旦启动,就是对司法终局性的怀疑。正因为如此,启动再审程序必须慎之又慎。  再审程序要与诉讼效益原则协调  古老的“一事不二理”的原则也蕴涵着对司法资源有效配置和有效利用的意味。“‘终审不终’造成司法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降低了诉讼的效力和效益。  从现代司法的角度来看,司法资源包括司法中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等都是有限的,在同一个时期资源则相对是定值,所以投入到再审中的资源越多,则投入到一审、二审等正常审级的资源就越少,正常审级的审判质量就会降低;从逻辑上讲,又会导致再审更多的启动,如此恶性循环,使司法资源的利用出现了不必要的损耗,并导致司法的效率和效益在总体上降低。”  再审程序的启动意味着要在同一案件上重复投入司法资源,这似乎与效益原则不符,但是从公正的角度看,这又是为公正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消除一审、普通上诉审中程序错误因素和裁判者的过错因素,是减小这一代价的必由之路。  效益原则不仅体现在要限制再审的发动,而且也要贯彻到再审程序的运作之中,也就是对再审程序本身的设计必须合理而高效,再审程序本身必须体现“有限性”原则,“再审程序有限性最为集中而核心的法律表现就是再审理由的有限”。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期间民事咋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