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审跑了有什么后果
在取保候审的过程中擅自逃离属于极度严重的违反法律法规之举。任何涉嫌犯罪者或受到指控的被告若试图逃离,都将导致他们失去享受取保候审的权利,并且公安部门将会尽全力进行搜捕。一旦被成功抓获,他们的拘押方式往往会由原先的取保候审改为更为严厉的逮捕。这种行为无疑将被视为对法律规定的公然藐视以及对司法程序的不合作态度。因此,在接下来的审判环节中,他们很有可能因为这种行为而被判定为具备较高的主观恶意和社会危害性,进而影响到最终的量刑判决,甚至可能面临更加严厉的刑事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
【逮捕的条件】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取保候审期间擅自逃离,严重违法。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此举将丧失取保资格,警方全力追捕。被捕后,取保转为逮捕,此行为被视为藐视法律、不合作司法。审判中,可能因此被认定高主观恶意及危害性,加重量刑,面临更严刑罚。
二、取保候审跑了具体会怎么判
若取保候审的当事人逃逸,根据相关刑事法律的明确规定,其仍需依据所涉及的特定罪名接受相应的量刑处罚。
法律明文规定,取保候审期间的违规行为并不构成加重处罚的条件,仅仅会被视为违反取保候审之规定。
对于已经缴纳了保证金的,公安机关有权没收其中的部分或全部金额;
如有必要进行逮捕,则可先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拘留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一条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第三款、第四款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三、取保候审跑了人怎么办
对于已经接受了取保候审措施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们,如若发生逃避监管或者擅自离开住所地的情况,负责执行该项措施的相关机构应立即向作出取保候审决定的司法部门进行通报,同时采取必要的追捕行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们已经缴纳了保证金,那么执行机关将有权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没收部分或全部保证金,并要求他们做出书面悔过书,重新缴纳保证金或者提供新的担保人,亦或是采取监视居住的方式,甚至可以依法对其实施逮捕。同样,如果决定机关发现被取保候审的人员存在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并且认为有必要对其进行逮捕的话,也会按照法定程序对其进行逮捕处理。总而言之,在取保候审期间逃避监管是一种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将会面临更为严厉的法律制裁和后果。
取保候审期间擅自逃离,严重违法。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此举将丧失取保资格,警方全力追捕。被捕后,取保转为逮捕,此行为被视为藐视法律、不合作司法。审判中,可能因此被认定高主观恶意及危害性,加重量刑,面临更严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