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的情形之下,对于犯有抢劫罪的被告人进行审判的时候,法院通常会向其家属发出开庭通知。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需要将此通知发送给所有的家属,而往往只会通知到被告人的成年直系亲属。
抢劫罪作为一种严重的刑事犯罪行为,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确保被告人及其家属的知情权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是至关重要的程序性原则。
尽管法律并未明文规定必须通知所有的家属,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法院通常会选择通知被告人的成年直系亲属。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
【开庭前的准备】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上述活动情形应当写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
审判抢劫罪被告人时,法院常向家属发开庭通知,但限于成年直系亲属,以尊重保护被告人及家属知情权。 此为刑事诉讼重要原则,虽法律未强制通知所有家属,法院实践中多选择通知成年直系亲属,确保程序公正。
二、抢劫罪开庭怎么开的
第一,庭审活动的前期筹备工作;
第二,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对案情进行详细的法庭调查阶段,在此阶段,公诉方、被告人和其律师将各自权责范围之内的证据提交到法庭作为审理依据;
第三,在各方出示的证据基础上,引出证人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辩论和质询,此阶段的目的在于求证事实真相;
第四,等内心确信证据事实无误后,当事人、公诉人和辩护人就此进行深入的辩论和讨论,发表各自的意见和观点;
第五,庭审进入尾声,被告人会有机会进行最后的陈述,以此表达自己的立场;
最后一步就是庭审的重要环节——判决,法官根据案件事实和已有的证据进行综合考量,做出公正合理的裁决。
当庭或休庭后择期发布判决文件。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条
开庭的时候,审判长查明当事人是否到庭,宣布案由;宣布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的名单;告知当事人有权对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申请回避;告知被告人享有辩护权利。
被告人认罪认罚的,审判长应当告知被告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审查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和认罪认罚具结书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
第一百九十一条
公诉人在法庭上宣读起诉书后,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公诉人可以讯问被告人。
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向被告人发问。审判人员可以讯问被告人。
三、抢劫罪开庭会去法院吗
在绝大多数的司法事件中,涉及抢劫犯罪的被告人及其辩护人以及遭受到财物损失或人身伤害的被害人,均需依法前往法院出席事件审理过程。针对被告人而言,其出席法庭听审属于法定之应尽义务与权利,旨在为自身行为进行辩护,并接受公正的审判裁决。而辩护人则涵盖了诸多律师及其他司法从业人员,他们在法庭上所扮演的角色在于为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和有效的辩护支持。同时,作为遭受伤害的被害人也享有参与审理进程的权利,他们有机会向法庭阐述事件导致其权益受损的详细情况及影响程度。除此之外,法院亦会依据实际情况,传唤相关证人到庭作证,以确保事件审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然而在特殊情况下,例如被告人因身患严重疾病而无法亲自出席庭审,并且事件事实已经清晰明确,证据确凿充分,经过法院的批准同意后,被告人可不必亲自出庭。总的来说,是否需要前往法院参加庭审活动,取决于事件的具体情节和依法规定。
审判抢劫罪被告人时,法院常向家属发开庭通知,但限于成年直系亲属,以尊重保护被告人及家属知情权。 此为刑事诉讼重要原则,虽法律未强制通知所有家属,法院实践中多选择通知成年直系亲属,确保程序公正。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