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仲裁会有律师援助吗
劳动仲裁程序中,劳动者享有申请法律援助的权利。在经济状况困窘或者符合法定援助条件的情况下,诸多劳动者有权得到律师的专业协助。通常而言,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将会为这些符合条件的劳动者提供无偿的法律咨询以及代理诉讼等服务,以协助他们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的制度设计旨在确保劳动者在劳动仲裁过程中能够享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待遇,从而切实保护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第三十一条
下列事项的当事人,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
(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社会救助;
(三)请求发给抚恤金;
(六)请求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七)请求工伤事故、交通事故、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医疗事故人身损害赔偿;
(九)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劳动仲裁会冻结法人账户吗?
在依照相关法律程序进行的仲裁过程中,如果作为法人的用人单位未能按照已生效的仲裁裁决书或仲裁调解书所规定的期限来履行相应义务的话,那么劳动者有权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请冻结该用人单位的银行账户。
然而,法人这一概念还应包括法定代表人。
若用人单位未能依约履行,那么并不等同于法定代表人的账户也会被迫冻结。
然而当存在令人信服的证据显示法定代表人已经将本属于公司的资金私自转入个人账户,这便构成了典型的注册资本的非法抽逃行为;
又或者是有充足证据表明,法定代表人个人账户中的资金实际上就是来自于用人单位的公款,那么人民法院则可依法裁定变更或追加法定代表人为被执行人,并对其个人账户施以冻结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用人单位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履行仲裁裁决或调解书所载明的法定义务,那么劳动者应当从法律文书规定的履约最后期限截至后的第二年开始计算,且最长期限为两年,以此为起点提出强制执行的申请。
倘若人民法院自收到强制执行申请之日起的六个月内仍然未能执行完毕,那么申请人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条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六条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第二百四十二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六条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法人分支机构以外的非法人组织作为被执行人,不能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依法对该非法人组织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主体为被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三、劳动仲裁会有律师帮助申请人吗
在劳动仲裁的漫长过程中,申请人享有权利委托专业律师协助处理。借助于其深厚的法学知识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律师能够深入地为申请人进行全面的法律剖析、高效地搜集及整理相关证据、精心编写法律文书并以委托人的名义出席仲裁庭审等多项重要环节。当有律师牵涉其中时,无疑将有助于申请人更为精准地认识到自我权益所在以及相应法律规范的规定,从而更为得心应手地面对仲裁过程中所可能遇到的种种状况,极大地提高了胜诉的几率。然而值得铭记的是,聘请律师则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成本,关于具体的费用细目,您可与律师进行详细商讨后再做决定。倘若申请人面临财力上的困扰且符合法律援助的相关准则要求,他们还有权向本地法律援助机构提交申请寻求无偿的法律援助服务。
劳动仲裁中,经济困难或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可申请法律援助。政府法律援助机构提供无偿咨询、代理诉讼等服务,助力其维护权益。此制度确保劳动仲裁过程公正平等,有效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受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