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通常涵盖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方故意逃避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而选择离开现场的违法行为。
然而,肇事逃逸罪则属于一类特殊的刑事犯罪范畴,其定义为在交通肇事行为发生之后,肇事者明知已经发生了交通事故,却为了规避法律追责而选择逃离现场,并且满足特定的犯罪构成要素。需要注意的是,肇事逃逸并不必然导致肇事逃逸罪的成立,仅当其所引发的后果达到了一定的严重程度,例如导致他人重伤、死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等情况时,才有可能被判定为肇事逃逸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肇事逃逸和解还扣不扣分
导致交通事故后逃逸的情况下,尚未达到刑法所规定的犯罪程度,仍然会被扣除驾驶证分数12分。
这里所提到的“肇事逃逸”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交通肇事逃逸,它是指责任人在出现交通事故以后,为了躲避警方的追究,而选择逃跑的行为。
如果这种行为符合了所有的法定构成要件,那么就将构成交通肇事罪。《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
机动车驾驶人在一个记分周期内记分未达到12分,所处罚款已经缴纳的,记分予以清除;记分虽未达到12分,但尚有罚款未缴纳的,记分转入下一记分周期。
三、肇事逃逸和自首有什么区别
肇事逃逸是指在道路交通事故已然发生之后,当事人明知自身所实施之行为已经引发交通事故的发生,却依然违背法定的义务直接撇下事故现场,擅自逃离的违法行为。与此相对应的,自首则是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行为发生之后,能够主动地向司法机关投案自首,并且对自己所犯下的罪行进行如实交代。这两种行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肇事逃逸是一种逃避责任的行为,这种行为有可能会导致更为严重的法律后果;而自首则是一种积极承担责任的表现形式,通常情况下,这种行为会使得司法机关对其予以减轻或者从轻处罚。在法律层面上,对于肇事逃逸者的惩罚往往要比自首者更为严厉,然而,自首行为可以被视为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重要因素。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具体的法律后果还将受到案件具体情况的影响。
肇事逃逸指事故后故意逃避责任离场。肇事逃逸罪是更严重,明知事故而逃离,需满足特定犯罪条件。非所有逃逸都构成此罪,仅当造成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时,方可能定罪。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