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罪中的引诱犯罪是什么

最新修订 | 2024-10-08
浏览10w+
卢滨律师律师
卢滨律师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4人
专家导读 盗窃罪中的“引诱犯罪”,是指通过某种手段或媒介,让他人产生并实施盗窃的意图。比如,故意向特定人展示珍贵物品,并暗示这些物品无人看守,从而让对方产生盗窃的想法并采取行动。但是,如果被引诱者本来就没有盗窃的意愿,只是因为受到引诱才实施了盗窃行为,那么引诱者也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盗窃罪中的引诱犯罪是什么

一、盗窃罪中的引诱犯罪是什么

在盗窃罪的范畴内,所谓的“引诱犯罪”,通常是指借助某一手段或媒介,使得他人萌生出盗窃的意图,并且最终实施了盗窃的行为。

例如,刻意向某个特定的人展示较为珍贵的物品并且暗示其无人看守,从而导致该人会有失去理智的想法,进而使其产生了盗窃的意图并最终采取行动。

然而,我们必须明确的是,假如被引诱的对象本身并无主动实施盗窃之意愿,而是因为受到引诱而实施了盗窃行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引诱者同样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

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盗窃罪中的财物怎么定罪

关于盗窃犯罪,其侵害的客体主要为公私财产。

在此类公私财产中,具有一种特性即能被人们有效控制与实际占有权。

然而,此类财产必须具备可通过五官感受到的有形特质。

至于控制权与占有权,实则为事实上的主导力量。

然而,这里提到的主导并不仅限于纯粹的物理性有形支配。

若欲构成盗窃行为,需涉及到窃取公私财产数额较大或多次实施此行为。

其中,“数额较大”属于相对概念,具体标准应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而定。

至于多次盗窃,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规定:

“对于一年内入室盗窃或在公共场所扒窃三次以上者,应视为‘多次盗窃’,并以盗窃罪论处”。

然而,这一规定过于绝对化,还需结合其他多种因素来确定是否构成“多次盗窃”。

对于个人盗窃公私财产而言,“数额较大”的起始金额为人民币一千元至三千元之间。

依照法律规定,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同时可能会被判处罚款。

若个人盗窃公私财产达到“数额巨大”程度,其起始金额为人民币三万元至十万元之间。

按照法律规定,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可能会被判处罚款。

至于“数额特别巨大”,其起始金额为人民币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之间。

按照法律规定,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同时可能会被判处罚款。《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盗窃罪中的开车量刑判几年

在盗窃罪行中,涉及到驾驶车辆成为犯罪工具的量刑事宜,需对诸多因素进行全面评估与审慎判断。首要的是,盗窃罪量刑的依据主要涵盖了盗窃的金额数量、犯罪发生频率、作案手法、情节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屡次再犯等现象。通常而言,当盗窃金额累积较大,或者实施了多次盗窃、入室偷盗、带武器实施盗窃行为、采取秘密手段进行盗窃,则面临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同时可能附加罚金的惩处。若驾车实施盗窃行为情节更为恶劣,例如盗窃金额巨额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者,可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且要收缴罚金;对于数量极其庞大的盗窃金额或者其他极其严重的情节者,则将面临起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是无期徒刑的重罚,同时还需支付罚金或者没收其财产。然而,在实际量刑环节,由法庭审理员将会严格遵循犯罪的整体情节考虑,例如驾驶员驾驶车辆行为在整个盗窃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造成的重大损害,从而确保量刑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盗窃罪中“引诱犯罪”指通过手段或媒介让他人产生并实施盗窃意图。如故意向特定人展示珍贵物品且暗示无人看守致其产生盗窃想法并行动。但要是被引诱者本无盗窃意愿,因引诱才盗窃,那引诱者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看完还有疑惑?建议直接问律师
最快9秒应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4.8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225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盗窃罪中的引诱犯罪是什么
一键咨询
  • 151****56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6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1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61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03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477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64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6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28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04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65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32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83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83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71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吐鲁番156****656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哈密188****951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伊犁156****985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盗窃罪中的引诱犯罪包括哪些
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盗窃罪中的“引诱犯罪”虽未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之二明确规定,但在实践中,通过金钱诱惑、虚假信息欺骗或威胁恐吓等方式诱使他人参与盗窃的行为,可能被视为共犯或教唆犯。司法机关需根据具体案情和证据判断引诱行为的犯罪性质和责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王某被罗某诱惑去盗窃手机店的手机,罗某给王某2500叫他盗窃手机,而王某联系了一个人给了他1500,去盗窃手机,自己扣下1000,后来被捕那么,王某受诱盗窃被捕,盗窃罪从犯的辩护意见怎么写?
[律师回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第16条规定,“对于所犯罪行不重、主观恶性不深、人身危险性较小、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要依法从宽处理。对于其中具备条件的,应当依法适用缓刑或者管制、单处罚金等非监禁刑。同时配合做好社区矫正,加强教育、感化、帮教、挽救工作。”被告人卜某的犯罪情节较轻,具有悔罪表现,综合考虑其平时表现,对其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所以,建议法庭对被告人宣告缓刑。
  综上所述,辩护人认为犯罪行为固然为法律难容,理应惩罚,但被告人卜某主观恶性较轻,行为社会危害性不大,能够自愿认罪,积极悔改,具有多项法定或酌定的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因此辩护人建议合议庭按照我国刑罚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方针,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对被告人卜某宽大处理,给予缓刑的处罚,以达到感化教育的功效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盗窃罪中的引诱犯罪包括哪些
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盗窃罪中的“引诱犯罪”虽未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之二明确规定,但在实践中,通过金钱诱惑、虚假信息欺骗或威胁恐吓等方式诱使他人参与盗窃的行为,可能被视为共犯或教唆犯。司法机关需根据具体案情和证据判断引诱行为的犯罪性质和责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未成年人引诱算犯罪吗
[律师回复] 客体要件
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包括公共秩序也包括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未成年人正处于生理的生长发育期和心理的逐步成熟时期,不象成年人那样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已确立,其意志薄弱,可塑性很大,容易被犯罪分子所利用、诱惑。如果他们参与有违社会道德准则的淫乱活动,不仅有害于其自身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培养他们健康的性道德观,反而只会助长他们与社会德德的背离,最终导致其丧失人伦道德,腐化堕落,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甚至诱发其他犯罪,因而现代文明各国无不注重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并用刑法这道屏障来预防针对未成年人的各种犯罪。因而,引诱未成年人聚众淫乱的行为严重侵害了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同时,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无论其参与聚无淫乱活动是公开的还是暗地的,都严重伤害了周围群众的道德情感,败坏了社会风气,造成严重的精神污染,具有极大的腐蚀性,因此引诱未成年人参加聚众淫乱罪又侵犯了社会公共秩序。
本罪的犯罪对象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是指不满18周岁的人。对成年人通过各种手段引诱参加聚众淫乱活动的,不构成本罪,但可能构成聚众淫乱罪。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引诱未成年人参加聚众淫乱活动的行为。
引诱,是指使用手段引人随从自己的意愿。就本罪而言,共指勾引诱惑本无意参加聚众淫乱的不满18周岁的人参加聚众淫乱,具有教唆的性质。引诱的方式,在实践中常常表现为以淫秽下流的语言,观看黄色下流的录像,宣讲性体验、性感受甚至直接进行性表演等方法刺激、拉拢、腐蚀、勾引未成年人参与淫乱活动。
应注意的是,引诱尽管含有骗的因素,但不能等同于诱骗。就引诱而言,被引诱者在引诱者的引诱下参与聚众淫乱活动是出于其本心自愿的,不同于诱奸行为。如果行为人在聚众淫乱活动中,诱奸幼女的则构成奸淫幼女罪。
参加,是指未成年人到了聚众淫乱的现场。未成年人实际从事聚众淫乱活动的构成参加,未成年人实际并未进行聚众淫乱活而只是观看他人从事聚众淫乱活动的,也应认定构成本罪。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成年人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也可以成为引诱未成年人聚众淫乱罪的主体。另外,引诱者即可以是聚众淫乱的首要分子或多次参加者,也可以是其他参与聚众淫乱者或其他人员,如宾馆、舞厅的管理人员等等。
本罪在主观方面出自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犯罪动机如何,不影响本罪的成立。具体说来,由于本罪具有教唆的性质,所以在主观方面认识要素上具备以下特点:其
一,行为人要认识到自己在实施引诱行为其
二,行为人要对犯罪对象未成年人这一事实有所认识。如果确实不知行为对象为未成年人的,不能构成本罪。但若符合聚众淫乱构成要件的,可以聚众淫乱罪论处。当然,这里要求对行为对象为未成年人的认识,只要是明知其可能为未成年人即可。其
三,行为人还须认识到被引诱者在其引诱下是参加聚众淫乱的行为。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225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盗窃罪中的引诱犯罪包括哪些
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盗窃罪中的“引诱犯罪”虽未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之二明确规定,但在实践中,通过金钱诱惑、虚假信息欺骗或威胁恐吓等方式诱使他人参与盗窃的行为,可能被视为共犯或教唆犯。司法机关需根据具体案情和证据判断引诱行为的犯罪性质和责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法律上怎么断定引诱和引诱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被告人供述,才可以是副本或者复制件,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一)物证、复制件及照片、录像以及对有关证据录音时。制作书证的副本,都是证据、原物存放何处的说明。书证的副本,物证的照片、复制件。司法解释第五十三条收集、检查笔录、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音像制品应当附有关于制作过程的文字说明及原件、原物核实无误或者经鉴定证明真实的、原物同等的证明力、被害人陈述。第六十一条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才具有与原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只有在取得原件确有困难时,拍摄物证的照片,具有法律效力、引诱; (六)勘验、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录像,因此属于法定证据、调取的物证应当是原物。以上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 (四)犯罪嫌疑人、复制件。电话录音属于视听资料、调取的书证应当是原件; (五)鉴定结论。只有在原物不便搬运,制作人不得少于二人,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不易保存或者依法应当返还被害人时、书证。凡经查证确实属于采用或者威胁。收集,并由制作人签名或者盖章,才可以拍摄足以反映原物外形或者内容的照片; (三)被害人陈述。但你要保证不是以非法手段取得的,只有经与原件、录像; (七)视听资料; (二)证人证言。证据有下列七种。提供证据的副本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盗窃罪中的引诱犯罪包括哪些
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盗窃罪中的“引诱犯罪”虽未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之二明确规定,但在实践中,通过金钱诱惑、虚假信息欺骗或威胁恐吓等方式诱使他人参与盗窃的行为,可能被视为共犯或教唆犯。司法机关需根据具体案情和证据判断引诱行为的犯罪性质和责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引诱未成年女子卖淫犯什么罪?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最高人民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已经将未成年少女的犯罪统一定为罪,不在区分少女和妇女罪,只在量罪情节上有区别。
1、犯本罪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2、具有下列情形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1)妇女情节恶劣的。主要是指利用残酷的暴力手段如捆绑、捂嘴、卡脖等妇女的在行奸过程中肆意蹂躏妇女的长期多次对某一妇女进行的精神病患者、严重的痴呆症患者、孕妇、病妇的等等。
(2)妇女多人的,既可以是多次多名妇女,又可以是一次多名妇女,多人是指3人以上,既包括妇女3人以上,又包括妇女、共3人以上,但不包括3人以上。
(3)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是指车站、码头、医院、学校、公园、剧院等人来人往较多的场所。
(4)二人以上的。是指两名以上的男子在同一较短的时间内出于共同的故意对同一妇女先后轮流的行为
(5)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是指行为人在妇女之前或在过程中故意使用暴力或因自己的性行为直接导致被害人重伤或直接导致当场死亡或经治疗无效死亡。如果出于故意而采用暴力将其杀死后再进行奸尸的,应以故意罪论处,奸尸作为一个严重情节考虑。如果行为人在妇女后,出于报复、灭口、逃跑又将妇女杀害或伤害的,应数罪并罚。其他严重后果,是指因行为导致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杀或者婚姻破裂的等情况。
盗窃罪的从犯如何认定,盗窃罪如何认定从犯,盗窃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盗窃罪的从犯怎么认定 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这就是指起次要作用的正犯。所谓起次要作用的正犯是相对于起主要作用的正犯而言的,是指虽然直接参加了实施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但衡量其所起的作用仍属于次要的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通常是指直接参加了实施犯罪行为,但在整个犯罪活动中起次要作用。比如,在犯罪集团中,听命于首要分子,参与了某些犯罪活动;或者在一般共同犯罪中,参与实施了一部分犯罪活动。一般地说,起次要作用的正犯具体罪行较轻、情节不严重,没有直接造成严重后果。 2、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这就是指帮助犯。所谓帮助犯是相对于正犯而言的。是指没有直接参加犯罪的实行,但为正犯的犯罪创造便利条件的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一般是指为实施共同犯罪提供方便,创造有利条件、排除障碍等,例如,提供犯罪工具,窥探被害人行踪,指点犯罪地点和路线,提出犯罪时间和方法的建议,事前应允帮助窝藏其他共同犯罪人以及窝赃、销赃等。 盗窃罪的主犯怎么认定 根据刑法 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的规定,所谓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又根据刑法 第九十七条的解释:“本法所称的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据此,主犯包括三种情况: 1、在犯罪集团,起组织领导作用的首要分子; 2、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首要分子; 3、在犯罪集团或者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或者罪恶重大的犯罪分子。 由于在盗窃罪中,一般不存在聚众犯罪问题,因而,盗窃犯罪主犯,一般只有两种情况,即: 1、在盗窃犯罪集团中,起组织、领导作用的首要分子。所谓组织者,就是物色招募犯罪成员,发起犯罪者。所谓领导者,就是策划、指挥犯罪者。盗窃集团的首要分子是盗窃犯罪集团中的核心人物,组织领导盗窃集团的一切活动并主持分赃。因而,盗窃集团的首要分子,一般具有三个特征: 一是发起盗窃犯罪集团; 二是领导盗窃集团的一切活动; 三是支配处分盗窃集团成员的盗窃赃物。 2、在盗窃集团或一般共同盗窃中起主要作用或罪恶重大的犯罪分子。在盗窃集团犯罪中,盗窃犯罪的骨干分子,重要成员和主要实行犯,都可以是盗窃集团的主犯。这就是说,在盗窃集团犯罪中,有两种情况的主犯。 一是盗窃集团的首要分子,即通常所说的首犯。 二是其它主犯。划分盗窃集团中的首犯与其他主犯的标准是:在盗窃集团犯罪中是处于组织领导犯罪的为首地位的,还是处于主要地位。在盗窃集团犯罪中处于组织、领导犯罪为首地位的,则是首犯;在盗窃集团犯罪中虽然属于主要地位,但并不处于为首地位,则是主犯,不是首犯。 如何认定盗窃罪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的行为。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一)本罪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一般为动产,但不动产的可动部分如房屋的门窗、土地上生长的树木也可以成为盗窃罪的对象。盗窃罪的对象一般是有形的物品,但某些无形的、缺少有体性而有经济价值的东西,如电力、煤气、天然气、重要技术成果也可以成为本罪的对象。 (二)本罪的客关方面,一般表现为以秘密窃取的方法,将公私财物转移到自己的控制之下,并非法占有的行为。秘密窃取是指行为人采用自认为不使他人发觉的方法占有他人财物。只要行为人主观上是意图秘密窃取,即使客观上已被他人发觉或者注意,也不影响盗窃性质的认定。秘密窃取,可以是被害人不在场时实施,也可以是物主在场时乘其不备实施。 (三)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只能由自然人构成。 (四)本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即明知是他人或者单位所有或持有的财物,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窃取财物的行为。误认他人的财物为自己的财物而取走,因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不构成盗窃罪。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225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盗窃罪中的引诱犯罪主体是谁
1.行为主体实施了擅自获取大量公私财产或频繁窃取公私财产的行为。2.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是两个既有紧密关联又存在明显差异的理论概念,其关联之处在于犯罪分子的行为会直接作用于犯罪对象,也即他们正是借助犯罪对象——特定的物品或人员,对相应的社会关系进行破坏。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盗窃罪中的引诱犯罪是什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