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诈勒索罪的量刑减免条件有哪些
依照相关法律条文,敲诈勒索犯罪所应承担之刑事责任为管制、拘役以及有期徒刑等三种严厉惩罚措施。在此宽泛的适用范围内,若待判罪犯在服刑期间能积极地参与教育改造课程,严格遵守监狱监管制度,且确有深刻的悔过表现者,或者有立功业绩表现之人,均有可能获得适当的减刑处理。
《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七十八条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
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二、敲诈勒索罪绑架罪
首先需明确,敲诈勒索罪的构成特征为,行为人使用即将实施的侵害行为来恐吓受害者,进而强行勒索数额较大的公私财产,这其中并不涉及到任何形式的绑架。
对比而言,绑架罪的本质在于,行为人通过绑架人质,以交换人质作为筹码,胁迫人质的近亲属或朋友交付相应金额的财务。
其次,就对于绑架罪的判决而言,其法定最低刑期为十年,因此,针对绑架罪的刑罚至少应定位于十年。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规定,以勒索财物为主要目的绑架他人,或是将他人视为人质进行绑架的,应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乃至无期徒刑,同时附加罚金或没收全部财产;
若情节较轻,则应处以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附带罚金刑。
此外,我们也要注意理解所谓的绑架未遂问题。
所谓绑架未遂,就是指行为人事先准备好的绑架行为未能顺利完成,因为行为人无法预见到或者无法避免的客观因素导致绑架行动彻底失败,最终导致犯罪未遂。
基于此情况,我国法典规定,对于未遂犯,应当参照已经成功实施犯罪的行为,给予适当的从轻或者减轻刑事处罚。
一般而言,绑架案通常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而对于情节较轻的案件,也有可能被判处五至十年有期徒刑。
至于绑架未遂的情况,通常应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在评判绑架罪的既遂程度时,通常是以实际操控人质为重点,而非仅以真正的勒索财物成功为唯一判断依据。
进一步来看我国刑法中的绑架罪量刑规范,实际上证明我国对此类犯罪的惩戒力度相当之大,特别是在案件包含杀害被绑架者或致其死亡等情节时,规定将采用绝对确定的法定刑,即有可能直接对被告人处以死刑。《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三、敲诈勒索罪报警会先调解吗
敲诈勒索罪作为一项严重的刑事犯罪行为,当我们选择报警之后,警方将依据法定程序展开深入细致的调查并依法进行相应处理,至于是否需要进行调解,则须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通常来说,刑事事例必须遵循严谨的法律流程,调解环节并不属于其中的必备步骤。警局将依据案情真相与确凿的证据材料,作出是否启动调查及实施后续刑事侦办措置的决策。
面对敲诈勒索这一类事例,至关重要的是要尽早向警方报告,同时提供相关的证据和信息,全力配合警方的调查行动。警方将依法对犯罪嫌疑人展开全面的侦查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审讯等手段,以确认其是否涉嫌犯罪。若涉及到民事赔偿方面的问题,当事人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或者另行通过民事诉讼渠道予以解决。
总的来说,对于敲诈勒索罪行,我们应当及时向警方报案,让法律成为捍卫我们合法权益的坚实保障。
敲诈勒索罪的量刑减免条件主要包括:罪犯在服刑期间积极接受教育改造,遵守监规,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根据法律规定,这些条件可能使罪犯获得适当的减刑处理。然而,具体的减刑幅度和条件还需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