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罪能立案吗

最新修订 | 2024-10-22
浏览10w+
卢滨律师律师
卢滨律师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4人
专家导读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故意伤害罪完全有资格被立案调查。当犯罪分子蓄意和非法地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给受害者带来了轻伤或更严重伤害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明确规定,当地的公安机关会立即展开深入的立案调查工作。
故意伤害罪能立案吗

一、故意伤害罪立案

故意伤害罪依法应予立案追究。若有不法之徒蓄意侵犯他人人身权利,导致受害者身体遭受轻微伤势乃至更深层次的创伤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明确规定,公安机关将对此类案件展开深入的立案侦查工作。该法律条款明确指出,对于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应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处罚;如致人重伤,则需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严厉惩罚;而对于致人死亡或以极其残忍手段致人重伤并造成严重残疾的罪犯,则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的极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交通肇事罪是否存在自首

在涉及交通肇事罪的范畴内,学员若能主动投案,并且在遭受拘捕之前,能够秉持诚实守信精神,详细交代自身所犯下的每一项罪行,即属于自首。

其中自首的具体认定包括以下几类角度:

首先,自动投案的时间、形式以及主观动机;

其次,投案的行为是否出于主动意愿,准备接受国家相关执法机构的监管与监督;

最后,学员是否对于自身罪行进行了真实且全面的交代,如只是供述他人的罪行,而非自身所犯罪行,那么将无法算作真正意义上的自首。

符合上述条件,可视为自首的行为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其一,犯罪行为发生之后,主动投案并真实交代自身所有罪行的,属于典型的自首行为;

其二,已经遭到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正在受刑之囚徒,假如他们能够依然坚守诚实守信原则,详尽地陈述司法机关尚不了解之自身其他罪行,亦可优先考虑视为自首;

其三,同样受到强制措施拘束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以及已经判决有罪之人,倘若他们在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事实中表现出诚实不说谎,同时能坦然承认司法机关已经掌握或者宣判确定的罪行与其所属之同类罪行有所出入的,那么也应视为自首的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三、故意伤害罪行气人怎么判

您所提及的“故意伤害罪行气人”这一表述尚待进一步澄清。倘若您所要表达的是“故意伤害罪”,那么对于该类罪行的判决,主要是根据伤害行为所导致的后果、犯罪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段以及犯罪者的主观恶意程度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和衡量。例如,当受害者遭到轻微伤害时,应依法予以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而对于那些致使他人重伤的罪犯,应当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至于那些因过失或故意而令他人丧失生命,或者使用极其残忍手段使他人遭受严重残疾的罪犯,则应依法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此外,假如犯罪情节相对较为轻微,例如被告人存在被害人过错、被告人有自首、立功等良好表现,那么法院在量刑时将会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酌情给予从轻处罚。然而,如果犯罪手段极其恶劣,或者对社会产生了严重不良影响,那么法院也可能会采取从重处罚的措施。

故意伤害罪应立案追责。侵犯他人人身权致伤者,依《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公安机关将侦查。轻者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重伤则三年以上十年以下;致死或重伤致残者,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乃至死刑。

看完还有疑惑?建议直接问律师
最快9秒应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4.7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803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故意伤害罪能立案吗
一键咨询
  • 163****42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71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70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76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87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447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650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64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75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70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183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31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870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34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317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吐鲁番156****656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哈密188****951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伊犁156****985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故意伤害如何立案
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故意伤害如何立案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故意伤害怎么立案
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与故意伤害怎么立案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诬告陷害罪立案标准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这里的“他人”,是指所有的第三人,既包括一般的干部、群众,也包括正在服刑的罪犯和其他在押的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诬告陷害他人,必须是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为目的。如果不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为目的而捏造事实诬告的,如以败坏他人名誉、阻止他人得到某种奖励或者提升等为目的而诬告他人有违法或不道德行为的,不构成本罪。按照有关规定,行为人涉嫌诬告陷害,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捏造的犯罪事实情节严重的;
2、诬告陷害的手段恶劣的;
3、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的;
4、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犯诬告陷害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诬告陷害罪】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侵害名誉权立案标准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一、侵害名誉权立案标准是什么?
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所谓侮辱是指以语言或行为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既可以以口头方式进行,也可以以行为方式进行。其表现形式是将现有的缺陷或其他有损于人的社会评价的事实扩散、传播出去,以诋毁他人的名誉,让其蒙受耻辱,可以称之为“以事生非”。
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从法理上讲,对于公众人物提起的名誉侵权之诉,在主观过错方面的考察,应当以行为人是否具有实际恶意为标准,没有实际恶意的行为,即使确实损害了公众人物的名誉,也不应认定为侵权。这种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名誉的损害,仍然积极追求这种结果的发生。情节严重的,将会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名誉的损害,但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等而使损害后果发生。比如医院未经患者同意,无意中公布了患者患有淋病、梅毒、麻风病或艾滋病等病情信息,使患者名誉受到损害。无论故意或过失,只要侵权人在主观上有过错,并在客观上造成他人的社会评价降低,即属于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
3、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人。所谓特定的人是指某个具体的自然人或法人。如果没有特定的人,则在法律上就不存在所谓的受害人了。但是,如果某些文学作品在描写中对特定的人进行了侮辱或诽谤,虽然使用的是代号或假名,但读者一看便可知晓其所指的对象是谁,这显然不能因其使用代号或假名而否定作者侵权。因此,如果所指定的对象是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的具体人,即使没有指名道姓,同样可以构成对他人名誉权的侵害。
4、在后果上,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害,使受害人感觉到一种不公正的社会压力或心理负担,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创伤。必须强调的是,这种不公正的社会压力、心理负担或精神上受到的折磨必须是客观实在的东西,而不是受害人主观上的一种感受。也就是说,某人的名誉仅仅指公众对其的社会评价,而不是该人对其内在价值的自我评价。因此,行为人的某些行为如果没有造成受害人的社会评价降低,则不构成对名誉权的侵害。
二、侵害名誉权的责任
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
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该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与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803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故意伤害罪谁立案
故意伤害罪由何方立案蓄意或恶意地损害他人人身健康的行为,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行。这类犯罪行为将由公安部门依法展开刑事侦查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故意伤害罪的核心在于其蓄意侵犯他人身心健康权益的性质。这里所指的“伤害”,是实质上对他人身体健康产生实质性影响的行为,既包括破坏人体组织结构的完整性(如切断手指、刺瞎双眼),又涉及破坏人体器官功能的正常运作(如导致听力丧失、视力受损、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
10w+浏览
刑事辩护
侵害名誉权立案条件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侵害名誉权立案条件问题解答如下, 今天跟大家谈一谈侵害名誉权的司法救济途径,首先应该明确什么的行为才构成侵犯名誉权。并不是别人随便骂自己两句就侵犯了名誉权。
侵害名誉权立案标准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侮辱既可以以口头,也可以以行为方式进行。其表现形式是扩散、传播。
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3、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人。如果所指定的对象是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的具体人,即使没有指名道姓,同样可以构成对他人名誉权的侵害。
4、在后果上,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害,使受害人感觉到一种不公正的社会压力或心理负担。必须强调的是,这种不公正的社会压力、心理负担或精神上受到的折磨必须是客观实在的东西,而不是受害人主观上的一种感受。因此,行为人的某些行为如果没有造成受害人的社会评价降低,则不构成对名誉权的侵害。
侵害名誉权的立案标准是既要产生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又要给当事人造成损害,这样才会立案审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
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适用前款规定。
快速解决“损害赔偿”问题
当前6803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故意伤害能不能立案
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故意伤害能不能立案的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能不能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803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故意伤害不立案法条
关于故意伤害案不予立案的法律依据,主要涵盖以下几点:1)情节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超过追诉时效期限的;3)特赦令免除刑罚的;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的;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这些情形均构成不予立案的法律依据。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妨害清算罪的立案要求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导读:妨害清算罪是指公司、企业进行清算时,隐匿财产,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假记载,或者在未清偿债务前擅自分配公司、企业财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公司、企业进行清算时,隐匿财产,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伪记载或者在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企业财产,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隐匿财产价值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2、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伪记载涉及金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3、在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企业财产价值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4、造成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十万元以上的;
5、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应清偿的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得不到及时清偿,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其他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情形。
《刑法》
第一百六十二条 公司、企业进行清算时,隐匿财产,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伪记载或者在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企业财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 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公司法》
第二百一十七条 公司在合并、分立、减少注册资本或者进行清算时,不按照本法规定通知或者公告债权人的,责令改正,对公司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公司在进行清算时,隐匿财产,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伪记载或者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财产的,责令改正,对公司处以隐匿财产或者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财产金额二%以上5%以下的罚 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如何计算破产清算费用
公司清算费用是如何确定的?
企业清算后的所得税如何处理?
快速解决“公司经营”问题
当前6803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诬告陷害罪的成立要件
[律师回复] 对于诬告陷害罪的成立要件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1、本罪与诽谤罪的犯罪构成不同:
(1)客观行为不同:前者要求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并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告发后者只要求捏造有损他人名誉的事实,散布于第三者或更多的人,但不要求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如果行为人虽然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但不告发,而是私下散布,旨在损害他人名誉,则构成诽谤罪。
(2)主观方面不同:前者旨在使他人受刑事追究后者旨在破坏他人名誉。但不排除一个行为同时触犯诬告陷害罪与诽谤罪,在这种情况下,应当从一重罪处罚。
2、本罪重在理解诬告陷害的对象他人:
(1)虚告自己犯罪的,不成立本罪。诬告自己犯罪,目的是给犯罪分子脱罪,构成包庇罪。
(2)虚告虚无人的,不成立本罪,但告发足以使司法机关确认对象,就成立本罪。
(3)诬告没有达到刑事法定年龄或者没有责任能力的人犯罪的,成立本罪。
(4)他人不包括单位。但是,形式上诬告单位犯罪,但可能导致对自然人进行刑事追诉的,成立本罪。
(5)诬告对象不具体不特定,但是通过诬告材料可以推断出特定人的,成立本罪。
(6)同意他人诬告自己,他人不成立本罪教唆他人诬告自己,教唆者和诬告者都不成立本罪。
(7)诬告犯罪嫌疑人、正在服刑的罪犯,成立本罪。
3、向有关司法机关准备递交诬告材料时是着手,材料到达有关司法机关即是本罪既遂。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暴力犯罪辩护 > 故意伤害罪能立案吗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