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审多久会被抓进去
获得取保候审的权利并不能保证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一定不会再次遭受拘禁。在这个阶段,被取保候审的当事人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例如定期前往监管机关报到、未经许可不得擅自离开被限制的活动区域等等。若在此期间没有违法乱纪的行为且案件审判过程顺利完成,且法院最终裁决其无须受到刑罚或者仅需接受短期有期徒刑,那么他们有可能不再面临被重新逮捕的风险。
然而,如果当事人在取保候审期间违反了相关规定或者法院判定其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那么他们很可能会被重新收押。至于具体的收监时间,则要根据每个案件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二、取保候审能申请去外地吗
1、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经过执行机关的核准后,被依法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当事人便可前往异地。
然而,若被取保候审者没有正当的理由却试图离开其所居住的城市或县区,将无法获得批准。
如果被取保候审者确实存在合法并且必要的理由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那么他们必须得到负责执行的派出所负责人的批准。
2、在被采取取保候审措施期间,当事人需要严格遵守以下各项要求:
未经执行机关的许可,不得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如住址、工作单位以及联系方式发生任何变化,应在二十四小时内向执行机关进行报告;
在接到传唤时,务必及时到达指定地点;
此外,还包括其他相关的要求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
第一款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三、取保候审是什么时候请律师
关于申请律师参与取保候审的最佳时机,我们建议您尽早寻求专业人士的协助。自犯罪嫌疑人首次接受侦查机关的询问或遭受强制措施之日起,便有权委托律师作为其代理人。律师的早期介入,将使他们能够深入了解事件的具体情况,进而为当事人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其中包括代理申请取保候审等事宜。在侦查阶段,委托律师的意义在于能够直接与侦查机关沟通,了解犯罪嫌疑人所涉嫌的指控罪名以及与事件相关的详细信息,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取保候审申请;同时,还可以为本案提供充分的法律咨询及援助。在审查起诉与审判阶段,律师可通过实时关注事件的最新动态及新增因素,因应情势变迁适时调整取保候审的申请策略。总而言之,尽早委托经验丰富的律师,将有机会最大限度地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到损害。
取保候审并不保证不再拘禁。当事人需遵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如定期报到、不得擅自离区。若无违法且案件顺利,可能不再逮捕。若违反规定或判刑,可能重新收押。收监时间依案情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