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逃逸判多少年
对于交通逃逸事件的量刑期限,必须依据实际案情加以确定。当交通肇事者因为逃逸行为导致人员伤亡时,其可能面临三至七年不等的有期徒刑;若犯罪行为导致受害人失去生命,则将被判处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此外,交通肇事案件中存在以下情节之一者,则可处以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
(1)由于驾车过失导致一人死亡或三人以上重伤,且负有全部或主要责任;
(2)由于行车疏忽致使三人以上死亡负有同等责任;
(3)由于驾车过失引发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直接损失,需要承担事故的全部或主要责任,同时无力偿还超过三十万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当交通肇事案件中出现致一人以上重伤,且负有全部或主要责任的情况下,并且存在以下任意一种情节,可依照交通肇事罪对罪犯进行惩处:
(1)饮酒或使用毒品后驾驶机动车;
(2)未获得驾照或者不具备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
(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安全机件失效的机动车仍继续驾驶;
(4)明知是未经登记注册或已取得报废证明的机动车仍然驾驶;
(5)超载驾驶汽车;
(6)为逃避法律追责而逃离事故现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交通逃逸判定标准有哪些内容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判定标准主要涵盖以下六个重要方面:当道路交通事故产生时,当事人应当清楚地理解到这一事实,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进一步扩大损失;如果当事人自以为不需承担此次事故的任何责任,选择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做法;当存在诸如酒后驾驶、无驾照驾驶等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情况下,即使已报案但却未能遵守现场等待处置的义务;弃车逃走并在事后又返回事故现场进行处理的这种行为也被视为是交通肇事逃逸;
另外,虽然有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的举动,但是在报案之后却无故离开医院,或者在离开医院之前为伤者或其家属留下虚假姓名、地址以及联系方式的行为同样属于交通肇事逃逸;在接受相关部门调查过程中,当事人故意逃避调查的行为也被视为交通肇事逃逸;
最后,当事人在离开现场后并不承认曾经发生过交通事故,然而有确凿证据表明他们应该知晓该起事故的发生,这样的行为也会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三、交通逃逸判刑多久能出来
在确定交通肇事逃逸的判决期限时,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这些因素包括所引发事故的严重性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可以加重或者减轻罪责的情节等等。倘若因逃逸行为导致他人丧生,则其将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严厉惩罚;
然而对于一般的交通肇事逃逸事件,则应判处三年以上至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若交通肇事本身尚未达犯罪标准,仅存在逃逸行为,那么可能会受到行政拘留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逃逸事件的量刑需根据具体案情判定。若逃逸行为造成人员伤亡,肇事者可判三至七年有期徒刑;若导致死亡,则将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量刑旨在公正裁决,确保肇事者承担应有责任,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