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带走帮信罪7天后又放出是什么意思

最新修订 | 2024-12-01
浏览10w+
卢滨律师律师
卢滨律师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4人
专家导读 在法律流程里,不管是调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还是法院审理阶段,都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申请取保候审。在刑事拘留那段时间,一般是14天,还能延长到37天呢。这期间,负责侦查的机构会去收集证据,然后确定到底要不要逮捕。要是不需要逮捕,那就可以办理取保候审。而一旦被逮捕了,侦查羁押的时间最长能有7个月,所以最好找个律师来帮忙。
被带走帮信罪7天后又放出是什么意思

一、被带走帮信罪7天后又放出是什么意思

在此法律程序中,无论是在调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抑或是法院审理阶段,只要满足相应的法规要求,均可依法提出取保候审的请求。

首先来说,在刑事拘留期间,未经审判定罪前,拘留期限通常为14天(对于流窜作案或者结伙作案的情况,拘留期限可延长至37天)。

在此期间,由于尚未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侦办机构会全面收集对犯罪嫌疑人有用或无用的所有证据资料,以便确定是否能够证实罪犯存在犯罪行为且须予以逮捕

若无需逮捕,即可采纳取保候审措施。

故此而言,于刑事拘留阶段提请取保候审是极为重要的机会之一。

其次,在逮捕后的侦查羁押阶段,一般的侦查羁押期限可达2个月,若案情复杂需由上级检察机关批准方可延长1个月,特别情况如涉及四类重大案件或被判刑可达十年以上应由省级检察院审批延长期限,最多可延长到延长2个月,总计最长期限长达7个月。

在此期间,如有任何需要法律协助的事宜,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第八十三条人民检察院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犯罪嫌疑人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取保候审的。

二、被带走协助调查后又释放的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

被带走协助调查后又释放通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在调查过程中,若经查明未发现犯罪事实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应当立即解除强制措施并释放当事人。这体现了法律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防止无辜者被错误羁押。同时,调查机关需依法进行调查取证等工作,确保程序合法合规。若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犯罪嫌疑,且符合法定条件的,会依法转为刑事强制措施等后续程序。总之,整个过程需严格遵循法律规定,以保障法律的公正实施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三、被带走帮信罪后多久能彻底结案

被带走涉嫌帮信罪后,结案时间通常较为复杂,难以确切给出具体时长。一般来说,侦查阶段通常为2-7个月左右,在此期间公安机关会进行调查取证等工作。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后,检察院有1-2个月的审查期限,特殊情况可延长半个月。法院审判阶段,普通程序一审为3个月,至迟不超过6个月,二审一般为2个月。但如果案件存在复杂情况,如证据收集困难、涉及多地区协同等,结案时间可能会大幅延长。此外,若案件存在补充侦查等情况,也会导致时间的增加。总之,帮信罪案件的结案时间因案而异,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

在法律程序中,调查、审查起诉和法院审理阶段均可依法提出取保候审。刑事拘留期间,通常为14天,可延长至37天。期间侦办机构收集证据,确定是否需逮捕。若无需,可取保候审。逮捕后侦查羁押最长可达7个月,建议寻求律师协助。

看完还有疑惑?建议直接问律师
最快9秒应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4.8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347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被带走帮信罪7天后又放出是什么意思
一键咨询
  •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66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23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265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22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61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34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66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4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63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17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68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537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4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840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0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吐鲁番156****656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哈密188****951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伊犁156****985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春节放假7天带薪工资怎么算
春节期间,大年初一至初三为法定假日,加班工资至少为日常工资的300%;初三至初六为调休日,加班工资为日常工资的两倍。计算方式为:月工资÷21.75÷8×加班时间×加班工资倍数。其中,21.75为每月标准工作日数,8为每日工作小时数,加班工资倍数根据加班性质确定。
10w+浏览
劳动纠纷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春节放假7天带薪工资怎么算
春节期间,大年初一至初三为法定假日,加班工资至少为日常工资的300%;初三至初六为调休日,加班工资为日常工资的两倍。计算方式为:月工资÷21.75÷8×加班时间×加班工资倍数。其中,21.75为每月标准工作日数,8为每日工作小时数,加班工资倍数根据加班性质确定。
10w+浏览
劳动纠纷
法定连带和约定连带是什么意思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法定连带和约定连带是什么意思问题解答如下, 法定连带和约定连带是什么意思
依连带责任产生之原因不同,可以将连带责任划分为法定连带责任和约定连带责任。连带责任虽对债权人有利,但对债务人,无疑是一种加重责任。所以《民法通则》规定,承担连带责任,须由当事人的约定或法律的规定。可见,在一般情况下,多数人之债务是以按份责任为基本清偿原则的。
约定连带责任是依照当事人之间事先的相互约定而产生的连带责任。法定连带责任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而产生的连带责任。由于债务人约定加重自己的责任的情形毕竟不多,故连带责任的承担大多数来自法律的规定。法定连带责任与约定连带责任除了产生的原因不同外,还有连带责任人主观因素的区别。法定连带责任均为当事人主观上有过错。如代理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而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由于该代理人和第三人主观上都有过错,所以《民法通则》第66条第二款规定了两者应承担的连带责任。约定连带责任的承担不一定要求当事人主观上有过错,仅以事先约定为准。如保证人为被保证人就主合同提供担保,保证人主观上并无过错,只是基于保证合同中的约定而承担连带责任。
违约连带责任与侵权连带责任的区别
金钱依连带责任内容之不同,又可将连带责任划分为违约连带责任与侵权连带责任。违约连带责任即指当事人共同违反合同规定而产生的连带责任,侵权连带责任即指当事人共同侵权行为造成损害发生而产生的连带责任。
1、构成违约连带责任只须具备当事人有共同违约行为和主观上有共同过错,不论是否致他人损害。而构成侵权连带责任必须具备共同侵权行为,当事人在主观上有共同过错,客观上存在损害事实,以及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四个要件。至于无过错责任,则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适用。
2、违约连带责任的承担除继续履行合同与支付违约金等方式外,在造成损失并超过违约金的情况下,还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而侵权连带责任的承担,仅限于赔偿损失的承担方式。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347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春节放假7天带薪工资怎么算
春节期间,大年初一至初三为法定假日,加班工资至少为日常工资的300%;初三至初六为调休日,加班工资为日常工资的两倍。计算方式为:月工资÷21.75÷8×加班时间×加班工资倍数。其中,21.75为每月标准工作日数,8为每日工作小时数,加班工资倍数根据加班性质确定。
10w+浏览
劳动纠纷
连带责任?是什么意思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一、什么是连带责任
连带责任是中国民事立法中的一项重要民事责任制度,其目的在于补偿救济,加重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法律责任,有效地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连带责任主要是基于合伙、担保、联营、承包等合同关系或代理行为、上下级间的关系而产生,因而被分散规定在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司法解释之中。
二、连带责任人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
连带之债是承担连带责任的前提。连带之债是指以同一给付为标的,各债权人或各债务人之间有连带关系的多数人之债,其中数个债务人连带承担以同一给付为标的的债务,称为连带债务。显而易见,连带责任的责任人须为两人或两人以上,连带责任人作为多数主体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一般连带责任的各债务人,诸如合伙内的各合伙人,共同侵权的各侵权人等,另一种是补充连带责任中的主债务人和从债务人,如保证合同中的主债务人和保证人。
连带责任人与债权人之间须存在着债的关系且为不可分之债连带责任是以债的关系为前提的,没有债的关系,就无民事责任可言,更谈不上承担连带责任。在代理关系中,某两方当事人共同损害了另一方当事人的利益,由此便与受害人之间形成了债的关系。如在代理人与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情况下,代理人是对其进行代理活动中的过错行为造成的损失向被代理人承担责任,第三人也不是代人受过,而是对自己的过错行为造成的损害向被代理人承担责任,代理人与第三人在意思上的联系和行为上的配合,使得他们处于共同债务人的地位。另外,在保证关系中,保证人与债权人所形成的同样是债的关系,此债是以主债务的存在为前提,为从债,也即保证之债。
连带责任所指向的债必须不可分。不可分有性质不可分和意思不可分,性质不可分是指给付在性质上不可分割,如分割就会损害其价值意思不可分是指给付在性质上虽属可分,但依当事人意思而定为不可分。我们这里所述的不可分显然是指意思不可分。
民法上所说的“连带”是指“共同的、一致的、不可分的”意思。但“共同的、一致的”是指几个责任人共同对某一特定主体承担义务:“不可分的”则强调了这些责任人对共负的债务必须不分份额地承担清偿义务。这种共同债务的不可分割决定了各连带责任人在履行义务时,首先就应无条件地承担全部责任,其后才在内部关系中体现按份责任。因此,共同的不可分割性是连带责任的重要构成要件。
三、连带责任的客体必须是种类物
连带责任的主体是指连带民事责任人承担义务的对象。该客体与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相比,其外延显得单一。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一般是指物、行为、智力成果和其他一些权益。作为民事法律关系最普遍的客体物又分为种类物和特定物。而连带责任的客体则只能是其中的种类物,这是由连带责任的性质所决定的。其一是,连带责任是一种财产责任,所以其客体必须是物。其二,由于所履行债务的责任是连带责任,因而这种客体在客观上是可分别承担的,而不应是特定的。特定物不能作为连带责任的客体,因其具有不可替代之特征,其他连带责任人无法承担连带责任。
快速解决“债权债务”问题
当前6347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侵权连带责任的意思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侵权连带责任是什么意思
连带责任是中国民事立法中的一项重要民事责任制度,其目的在于补偿救济,加重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法律责任,有效地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连带责任主要是基于合伙、担保、联营、承包等合同关系或代理行为、上下级间的关系而产生,因而被分散规定在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司法解释之中。
连带责任人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
连带之债是承担连带责任的前提。连带之债是指以同一给付为标的,各债权人或各债务人之间有连带关系的多数人之债,其中数个债务人连带承担以同一给付为标的的债务,称为连带债务。显而易见,连带责任的责任人须为两人或两人以上,连带责任人作为多数主体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一般连带责任的各债务人,诸如合伙内的各合伙人,共同侵权的各侵权人等,另一种是补充连带责任中的主债务人和从债务人,如保证合同中的主债务人和保证人。
连带责任人与债权人之间须存在着债的关系
且为不可分之债连带责任是以债的关系为前提的,没有债的关系,就无民事责任可言,更谈不上承担连带责任。在代理关系中,某两方当事人共同损害了另一方当事人的利益,由此便与受害人之间形成了债的关系。如在代理人与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情况下,代理人是对其进行代理活动中的过错行为造成的损失向被代理人承担责任,第三人也不是代人受过,而是对自己的过错行为造成的损害向被代理人承担责任,代理人与第三人在意思上的联系和行为上的配合,使得他们处于共同债务人的地位。另外,在保证关系中,保证人与债权人所形成的同样是债的关系,此债是以主债务的存在为前提,为从债,也即保证之债。
连带责任所指向的债必须不可分。不可分有性质不可分和意思不可分,性质不可分是指给付在性质上不可分割,如分割就会损害其价值;意思不可分是指给付在性质上虽属可分,但依当事人意思而定为不可分。我们这里所述的不可分显然是指意思不可分。
连带性,是指共同侵权人对受害人承担连带责任。
受害人有权请求加害人中的任何一人或者数人承担全部损害赔偿责任,任何加害人都有义务向受害人负全部赔偿责任。加害人中的任何一人或者数人向受害人清偿全部责任后,免除其他加害人对受害人的民事责任。承担责任超过自己应当承担的份额的加害人,有权向其他加害人追偿。
共同侵权中,加害人之间的责任分配,通常以各自的过错程度及其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确定。
共同加害人作为一个整体对损害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加害人中的任何一个人对全部损害承担责任;在共同加害人之一人(或者部分人)对全部损害承担了责任之后,他有权向其他未承担责任的共同加害人追偿,请求偿付其承担应当的赔偿份额。而从受害人的请求权角度来看,他既可以将全部加害人作为被告,请求他们承担对全部损害的赔偿责任;他也可以将加害人中的一人(或者部分人)作为被告,请求他(或他们)承担全部赔偿责任。一旦加害人中的一人(或者部分人)赔偿了全部损害,也就履行了全部赔偿义务,受害人不得再对其他加害人提出请求;反之,如果受害人的请求没有得到实现或者没有完全得到实现,他则可以向其他加害人请求赔偿全部损害或者赔偿剩余的部分损害。
侵权损害赔偿如何规定
基于这样的制度安排,受害人的损害更容易得到赔偿。判决数个加害人承担连带责任时,原则上不得在判决书中分割各加害人的赔偿份额。在执行判决时,可以全部执行一个或者部分加害人的财产,而在其财产不足时也可以执行其他加害人的财产,直到判决确定的赔偿义务强制执行完毕为止。
在实践中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受害人是否可以免除部分共同加害人的赔偿责任而向其他共同加害人主张全部赔偿责任呢?各国法律对此缺乏明确规定,依据一般法理,受害人不得免除特定共同加害人的赔偿责任,如果作出这种免除责任的意思表示,他就无权向其他共同加害人主张全部赔偿责任;否则,这对其他共同加害人就不公平。当然,受害人只部分加害人而不其他加害人,并不能推定其免除其他加害人的责任。
闯红灯带来的反思500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我们还不得不承认,行人闯红灯、中国式过马路等行为反映出的不只是行人自身道德素质的问题,也有道路交通管理中行人与机动车路权分配是否合理的问题、规范行人行使路权、提高人们交通安全意识才是破解行人闯红灯的根本之道,加大安全宣传力度入手,让人们真正认识到闯红灯可能造成的可怕效果,必须从提高安全意识,甚至遇到红灯腿就哆嗦。这是为什么是教训,刻骨铭心的教训。所以要想遏制行人闯马路的现象,主要的还是靠你自己倒是修改一下,机动车闯红灯,侵占行人过马路时间的现象也不在少数,在他们抢行的几秒钟时间里,即使是红灯,有些人也照闯不误,这似乎成了一种习惯。我认为主要是一种安全意识的尚缺。记得到大连旅游的时候,一导游小伙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几年前,他的姨夫因过马路闯红灯发生车祸,自此他家的亲戚没有一个敢闯红灯的,不仅仅是行人,机动车司机师傅更是必不可少。只有我们每个人的安全意识提高了,行为举止规了,学习才是最重要的。“红灯停这是比较完整的,如果有要求可以继续询问,我可以帮你找素材,造成行人过红绿灯难的问题。所以合理分配路权减少人车冲突,如果行人突然出现在马路上,很多司机是来不及做出反应的,因而造成交通事故的案例比比皆是,所以提高安全意识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黄灯亮了等一等”这句交通安全警示语似乎每个小学生都能倒背如流,可是为什么它似乎并没有对每个人都起到教育作用。很多行人就觉得红绿灯的设置是不合理的,比如行人过马路绿灯时间过短、正常过马路的行人与转弯的机动车形成冲突等现象,绿灯行,从而制止闯红灯的行为。另一方面,我们的生命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闯红灯带来的反思500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我们还不得不承认,行人闯红灯、中国式过马路等行为反映出的不只是行人自身道德素质的问题,也有道路交通管理中行人与机动车路权分配是否合理的问题、规范行人行使路权、提高人们交通安全意识才是破解行人闯红灯的根本之道,加大安全宣传力度入手,让人们真正认识到闯红灯可能造成的可怕效果,必须从提高安全意识,甚至遇到红灯腿就哆嗦。这是为什么是教训,刻骨铭心的教训。所以要想遏制行人闯马路的现象,主要的还是靠你自己倒是修改一下,机动车闯红灯,侵占行人过马路时间的现象也不在少数,在他们抢行的几秒钟时间里,即使是红灯,有些人也照闯不误,这似乎成了一种习惯。我认为主要是一种安全意识的尚缺。记得到大连旅游的时候,一导游小伙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几年前,他的姨夫因过马路闯红灯发生车祸,自此他家的亲戚没有一个敢闯红灯的,不仅仅是行人,机动车司机师傅更是必不可少。只有我们每个人的安全意识提高了,行为举止规了,学习才是最重要的。“红灯停这是比较完整的,如果有要求可以继续询问,我可以帮你找素材,造成行人过红绿灯难的问题。所以合理分配路权减少人车冲突,如果行人突然出现在马路上,很多司机是来不及做出反应的,因而造成交通事故的案例比比皆是,所以提高安全意识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黄灯亮了等一等”这句交通安全警示语似乎每个小学生都能倒背如流,可是为什么它似乎并没有对每个人都起到教育作用。很多行人就觉得红绿灯的设置是不合理的,比如行人过马路绿灯时间过短、正常过马路的行人与转弯的机动车形成冲突等现象,绿灯行,从而制止闯红灯的行为。另一方面,我们的生命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放纵走私罪是什么意思,怎么处罚放纵走私罪
是指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法律规定,明知是走私行为而予以放纵,使之不受查究,情节严重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违规放贷是什么意思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违规放贷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违法发放贷款罪简单定义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玩忽职守或者,向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发放贷款,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二、银行怎么算违规放贷所谓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是指违反《商业银行法》、《担保法》、《贷款通则》、《贷款证管理办法》、《信贷资金管理办法》、《合同法》等等一切法律或行政法规有关信贷管理的规定。如依法应对借款人是否符合有关贷款的条件进行审查而不审查;依法应对借款人的信用等级以及借款的安全性、合法性、盈利性进行调查、评估却不调查、评估;依法应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而不签订合同;对借款人是否符合条件虽然进行了审查,但在审查中是否马马虎虎、应付从事,不作认真、细致、全面、深入的审查就作出合格的决定;明知申请借款人不符合条件,但为了向其发放贷款,而向有关批准贷款的领导谎报情节或隐瞒真相;明知借款人不符合条件,但由于人情关系或接受了借款人贿赂及某种利益,利用自己的职权擅自向其发放贷款;违反中国人民银行贷款利率上下限的规定,擅自提高贷款利率而放松其他条件发放贷款;签订贷款合同,利用手中职权指使或亲自就一些重要条款如还款期限、还款方式、违约责任不予以明确;超越自己的职权,擅自批准发放贷款等等。
三、违法发放贷款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规定,违法发放贷款罪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违法发放贷款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只能由中国境内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企业集团服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城乡信用合作社及其他经营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以及上述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构成,其他任何单位包括外资金融机构(含外资、中外合资、外资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等)和个人都不能成为违法发放贷款罪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六))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347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被警察带走问话多久放出来
警方依据传唤程序进行问询,一般时长不超过8小时,复杂案件或可能受行政拘留处罚的可延长至24小时。对犯罪嫌疑人,最长不超过12小时,特别复杂需拘留或逮捕的,经批准可延长至24小时。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放纵走私罪是什么意思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一、什么是放纵罪
放纵罪
是指海关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规定,明知是行为而予以放纵,使之不受查究,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海关监管制度。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它依照我国《海关法》和其他法律、法规,主要从事监管进出境的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他物品,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查缉等海关业务。加强海关的管理,对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和科技文化交往,保障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海关工作人员,放纵,不仅纵容违法犯罪行为,破坏了海关监督秩序,使国家海关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受到严重干扰,还损害了国家机关特别是海关的。《海关法》第56条规定,海关工作人员放纵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或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海关工作人员,,放纵,情节严重的行为。
海关工作人员行为,首先必须是利用职务之便进行的。所谓利用职务之便,是指利用职权或者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职权是指本人职务范围内的权利;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是指虽然不是直接利用职权,但是利用了本人的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
放纵,是指海关工作人员为贪图财物、袒护亲友或者其他私情私利,对明知是行为而予以放纵的行为。情节严重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海关工作人员,出于徇私情、图私利的动机,有法不依,有章不循,利用职权,对具有行为和犯罪的人故意包庇、放纵,对应该查处的不予查处、应该处罚的不予处罚、应该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的行为。的方法,通常表现为搜集、制造提供假证据材料,篡改、毁灭证实真相的证据材料,歪曲事实,或者通风报信、私放、窝藏分子或者私放货物进出国(边)境等方法,纵容违法犯罪活动。需要注意的是,海关工作人员,放纵的行为,一般只能发生在侦查或者查处阶段。
海关工作人员、放纵的行为只有在情节严重时才构成犯罪,所谓情节严重,是指:多次放纵;放纵多名行为人;放纵犯罪分子;放纵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根据1999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施行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的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放纵犯罪的;
(2)因放纵致使国家应收税额损失累计达10万元以上的;
(3)3次以上放纵行为或者一次放纵3起以上行为的;
(4)因而放纵的。
(三)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海关工作人员。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是违反有关法律规定的,明知自己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而对这种后果的发生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过失不构成本罪。至于行为人的犯罪动机是徇私,有的是为了贪图钱财等不法利益,有的是因碍于亲朋好友情面而,有的是出于报复或嫉妒心理而等。
三、处罚
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情节特别严重,是指放纵重大的犯罪分子;放纵给国家造成特别巨大的经济损失等。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强制措施 > 被带走帮信罪7天后又放出是什么意思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