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公开诋毁他人可以报警吗

最新修订 | 2024-12-12
浏览10w+
刘斌律师
刘斌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183人
专家导读 如果您已经把被盗物品交上去了,但是还没有收到收款凭证,那可以试试这些办法。先联系公安机关,问问是什么原因,也许是他们工作上有疏忽。然后一定要明确地让他们给您提供收款凭证,您希望有个记录,也想得到确认。同时,把和他们的通讯内容都记录下来,以后可能会用到。要是您觉得自己的权益受到了损害,就可以去寻求法律援助,或者向上级部门、监管机构去投诉。通过这些方法,希望能帮您把问题解决好,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朋友圈公开诋毁他人可以报警吗

一、朋友圈公开诋毁他人可以报警

倘若您已经妥善地将被盗物品上交给了当地公安机关,然而却未能成功领取到收款凭证,那么您不妨尝试采纳如下一系列应对策略:

1.致电公安机关查询:首要之务就是尽快联络相关的公安机关,以便就为何未提供收款凭证的原因进行详细了解。

有时,或许仅仅是因为行政工作疏漏或者程序执行中出现失误所导致。

2.明确索要收款凭证:若您确实已经向公安机关提交了被盗物品,但依然未能如愿领取到收款凭证的话,您完全有权利主动向公安机关提出申请,请求对方开具一份收款凭证。

在这个过程中,您可以明确表达出希望保留一份记录以证明自身已经尽到了应有的义务,同时也期望能得到一份书面形式的确认。

3.详实记录通讯往来:当您通过电话或者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公安机关取得联系时,强烈建议您对所有的通讯内容进行详细记录,其中包括通话的具体日期、时间以及谈话内容等等。

如此一来,便可为您日后的跟踪处理或者投诉维权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

4.寻求法律援助:假如您认为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那么您有权寻求法律援助。

您可以向专业的律师咨询,向其详细阐述事件经过,并寻求专业的建议和支持。

5.投诉或申诉:若您坚信公安机关的行为存在违法或者不当之处,您完全可以考虑向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相关监管机构进行投诉或者申诉。

尽管这可能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却有可能促使公安机关重新审视并解决您所面临的问题。

综上所述,如果您在上交被盗物品后未能成功领取到收款凭证,您完全可以采取上述一系列措施来解决问题,例如积极与公安机关沟通、明确索要收款凭证、详实记录通讯往来、寻求法律援助以及投诉或申诉等等。

最后,衷心祝愿您能够顺利解决问题,切实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九十条执行取保候审的派出所可以责令被取保候审人定期报告有关情况并制作笔录。

第九十一条被取保候审人无正当理由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有正当理由需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应当经负责执行的派出所负责人批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决定取保候审的,负责执行的派出所在批准被取保候审人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前,应当征得决定机关同意。

二、朋友圈发布谣言会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朋友圈发布谣言可能承担民事、行政或刑事责任

民事方面,若谣言给他人造成名誉权等损害,被侵权人有权要求发布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行政上,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刑事方面,若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可能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朋友圈发布侮辱性言论可报警吗

朋友圈发布侮辱性言论可以报警。侮辱性言论属于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若情节严重,可能构成侮辱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公民的名誉权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

报警后,警方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和处理。如果侮辱性言论造成了被害人的精神痛苦或社会评价降低等后果,警方可能会对侵权人进行批评教育、责令其赔礼道歉,甚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罚款、拘留等处罚。若侮辱行为情节恶劣,达到犯罪程度,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总之,当遇到朋友圈发布侮辱性言论的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果您已上交被盗物品但未收到收款凭证,可以尝试以下策略: 首先,联系公安机关了解原因,可能是行政疏漏。 其次,明确要求提供收款凭证,表明您希望保留记录和得到确认。 同时,记录通讯内容以备后用。如觉得权益受损,可寻求法律援助,甚至向上级或监管机构投诉。通过这些措施,希望能帮您解决问题,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看完还有疑惑?建议直接问律师
最快9秒应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5.2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总结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857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朋友圈公开诋毁他人可以报警吗
一键咨询
  • 176****36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27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57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2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87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47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202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32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87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0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507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845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33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3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30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你推荐
淮安181****970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78****862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80****4062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被别人发朋友圈诋毁怎么处理
在遇到类似情形时,受害者应积极采取行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应立即向警方求助或提起民事诉讼,以维护个人权益。散布谣言是违法行为,必须依法予以打击和惩处。若受害者发现自己在微信朋友圈受到恶意诽谤、污蔑,应迅速向公安机关报案,并通过民事诉讼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维护个人权益,法律是坚实后盾。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发朋友圈诋毁他人立案标准如何确定
诋毁他人在朋友圈发布,若情节严重并造成恶劣影响,可能构成诽谤罪。立案标准包括:受害者名誉受损、行为非法、因果关系明显、被告人有过失。满足这些条件,案件可立案调查。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遇到微信朋友圈诽谤诋毁如何办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遇到微信朋友圈诽谤诋毁如何办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遇到微信朋友圈诋毁怎么办
受害人可以及时报警处理,也可以提起民事诉讼维权。造谣属于违法行为,应当依法追究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谎报险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二十二条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社交场合发表个人言论不应触犯法律底线
在有些人看来,微信朋友圈不过是相互了解和熟悉者的“小圈子”,针对一些事情和遭遇,发发牢骚骂骂娘,是不用担心“发酵舆情”乃至“引火烧身”的。而事实却未必如此,有道是“人群聚集的地方就是江湖”,圈外有圈、环环相连,只要你发了过激或过火的东西,可谓分分钟就能演变成“公共事件”。作为一种时兴的社交载体,微信朋友圈尽管可以无事不议、无话不谈,但也必须谨记一条遵纪守法的无形底线。不能无中生有、胡说八道,不可信口雌黄、恶意中伤,在生活中能够想到和遵循的,到了网络上同样也别肆无忌惮地乱开“无轨电车”,更莫说是将其当作一个指名道姓、公然辱骂他人的泄愤之地了。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言人发表谈话说,所有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服务的网站,都应对其传播的内容承担法律责任,这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和治理的根本原则。由此而论,微信朋友圈的传播内容,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更不能“无法无天”。
遇到微信朋友圈诽谤诋毁怎么办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遇到微信朋友圈诋毁怎么办
受害人可以及时报警处理,也可以提起民事诉讼维权。造谣属于违法行为,应当依法追究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谎报险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二十二条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社交场合发表个人言论不应触犯法律底线
在有些人看来,微信朋友圈不过是相互了解和熟悉者的“小圈子”,针对一些事情和遭遇,发发牢骚骂骂娘,是不用担心“发酵舆情”乃至“引火烧身”的。而事实却未必如此,有道是“人群聚集的地方就是江湖”,圈外有圈、环环相连,只要你发了过激或过火的东西,可谓分分钟就能演变成“公共事件”。作为一种时兴的社交载体,微信朋友圈尽管可以无事不议、无话不谈,但也必须谨记一条遵纪守法的无形底线。不能无中生有、胡说八道,不可信口雌黄、恶意中伤,在生活中能够想到和遵循的,到了网络上同样也别肆无忌惮地乱开“无轨电车”,更莫说是将其当作一个指名道姓、公然辱骂他人的泄愤之地了。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言人发表谈话说,所有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服务的网站,都应对其传播的内容承担法律责任,这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和治理的根本原则。由此而论,微信朋友圈的传播内容,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更不能“无法无天”。
遇到微信朋友圈诽谤诋毁要怎样办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遇到微信朋友圈诽谤诋毁要怎样办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遇到微信朋友圈诋毁怎么办
受害人可以及时报警处理,也可以提起民事诉讼维权。造谣属于违法行为,应当依法追究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谎报险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二十二条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社交场合发表个人言论不应触犯法律底线
在有些人看来,微信朋友圈不过是相互了解和熟悉者的“小圈子”,针对一些事情和遭遇,发发牢骚骂骂娘,是不用担心“发酵舆情”乃至“引火烧身”的。而事实却未必如此,有道是“人群聚集的地方就是江湖”,圈外有圈、环环相连,只要你发了过激或过火的东西,可谓分分钟就能演变成“公共事件”。作为一种时兴的社交载体,微信朋友圈尽管可以无事不议、无话不谈,但也必须谨记一条遵纪守法的无形底线。不能无中生有、胡说八道,不可信口雌黄、恶意中伤,在生活中能够想到和遵循的,到了网络上同样也别肆无忌惮地乱开“无轨电车”,更莫说是将其当作一个指名道姓、公然辱骂他人的泄愤之地了。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言人发表谈话说,所有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服务的网站,都应对其传播的内容承担法律责任,这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和治理的根本原则。由此而论,微信朋友圈的传播内容,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更不能“无法无天”。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857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个人发朋友圈对幼儿园诋毁是否违法
损毁、中伤或诋毁校誉是否构成犯罪,需视具体情况而定。若行为恶劣到一定程度,可视为犯罪。诽谤罪的认定标准包括:捏造事实、传播事实、针对特定对象、情节严重。满足这些条件,才可能判定为诽谤罪。
10w+浏览
诉讼仲裁
遇到微信朋友圈诽谤诋毁要怎样办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遇到微信朋友圈诽谤诋毁要怎样办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遇到微信朋友圈诋毁怎么办
受害人可以及时报警处理,也可以提起民事诉讼维权。造谣属于违法行为,应当依法追究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谎报险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二十二条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社交场合发表个人言论不应触犯法律底线
在有些人看来,微信朋友圈不过是相互了解和熟悉者的“小圈子”,针对一些事情和遭遇,发发牢骚骂骂娘,是不用担心“发酵舆情”乃至“引火烧身”的。而事实却未必如此,有道是“人群聚集的地方就是江湖”,圈外有圈、环环相连,只要你发了过激或过火的东西,可谓分分钟就能演变成“公共事件”。作为一种时兴的社交载体,微信朋友圈尽管可以无事不议、无话不谈,但也必须谨记一条遵纪守法的无形底线。不能无中生有、胡说八道,不可信口雌黄、恶意中伤,在生活中能够想到和遵循的,到了网络上同样也别肆无忌惮地乱开“无轨电车”,更莫说是将其当作一个指名道姓、公然辱骂他人的泄愤之地了。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言人发表谈话说,所有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服务的网站,都应对其传播的内容承担法律责任,这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和治理的根本原则。由此而论,微信朋友圈的传播内容,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更不能“无法无天”。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朋友圈损害名誉可以报警吗
侵犯名誉权可以报警,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公民的名誉权受到非法侵犯的,受害人是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的。此外,公民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受理这类案件时,受侵权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住所地,可以认定为侵权结果发生地。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有人在朋友圈恶意诋毁我 这个犯法吗
[律师回复] 当然犯法。侵犯公民的肖像权。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由此可见,构成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通常应具备两个要件:一是未经本人同意;二是以营利为目的。常见的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主要是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做商业广告、商品装潢、书刊封面及印刷挂历等。对于侵犯肖像权行为,受害人可自力制止,例如请求交出所拍胶卷,除去公开陈列肖像等,也可以依法请求加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影响或赔偿损失等。赔偿损失请求权,不以财产损害为要件。其他法律和司法解释对侵犯肖像权也作出一些相应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39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未经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作广告、商标、装饰橱窗等,应当认定为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除此之外,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也属于侵害肖像权的行为。扩展资料:侵犯肖像权赔偿侵犯肖像权的损失一般为精神赔偿。最高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权
快速解决“其他”问题
当前6857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857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朋友圈骂人犯法吗
如果你在微信朋友圈中只是针对某一个事情的真相对特定的某一个人进行批评,并没有对他的行为进行夸大,没有对他进行造谣,而且你所说的内容中没有对他的侮辱性词语的话,这是不属于违法的。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名誉毁谤 > 朋友圈公开诋毁他人可以报警吗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