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工伤工资怎么发
员工因工受伤或患职业病需停工留薪治疗,期间薪资和福利不变,由单位按月支付,期限一般不超12个月。复杂或重伤经委员会确认可延长,但最长不超12个月。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二、单位工伤赔偿款如何计算发放
工伤赔偿款的计算和发放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包含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等多项。医疗费按实际医疗费用报销;停工留薪期工资按照受伤前工资标准发放,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残津贴根据伤残等级确定,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等依次递减。
发放流程通常是:用人单位先垫付相关费用,待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后,根据鉴定结果计算赔偿总额。然后,用人单位将赔偿款支付给工伤职工,若用人单位未支付,工伤职工可通过劳动仲裁等途径追讨。具体计算和发放细节还需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及当地相关规定执行。
三、单位未缴纳社保工伤工资怎么发
单位未缴纳社保时,工伤工资应按以下方式发放。若认定为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原工资福利待遇一般按照职工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若单位拒绝支付,职工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单位支付工伤期间的工资。仲裁时需提供能证明劳动关系及工伤认定的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工伤认定决定书等。仲裁裁决生效后,单位仍不支付的,职工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总之,单位未缴纳社保导致工伤工资发放问题,职工应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但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