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

最新修订 | 2024-06-18
浏览10w+
庞石磊律师
庞石磊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1.6万人
专家导读 主观故意上。故意伤害罪的主观故意是伤害他人的身体健康,寻衅滋事罪是故意寻衅滋事,破坏公共场所等社会秩序,并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从行为侵害的对象向上来看,寻衅滋事罪侵害的对象往往是不特定的人,故意伤害罪的被害人是明确的、特定的。

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不清楚寻衅滋事罪故意伤害罪的区别。那么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有哪些区别呢?虽然我国法律中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作了一些规定,但是关于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的问题大家可能还不是很清楚,下面就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作一个简要的阐述。

一、概念

故意伤害罪(我国刑法规定第二百三十四条)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寻衅滋事罪(《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闹事,殴打伤害无辜,肆意挑衅,横行霸道,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

二、故意伤害罪与寻衅滋事罪的界定:

(一)犯罪主体:故意伤害罪主体与寻衅滋事罪主体范围不同。

根据《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或死亡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因此,故意伤害罪的主体范围包括十四周岁至十六周岁和十六周岁以上的两类。前者主要为重伤承担刑事责任,而后者则包括对轻伤和重伤都承担刑事责任。

寻衅滋事罪的主体在《刑法》第十七条中没有明确规定,因而其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年满十六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

(二)主观方面:故意伤害罪与寻衅滋事罪在主观方面都是故意,但两罪的故意内容有重要差别。

故意伤害罪在主观上必须是有伤害的故意,必须是故意使他人身体健康受到损害。在司法实践中,根据实际造成的损害结果来确定是轻伤、重伤或者伤害致死来处理。

寻衅滋事罪的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破坏公共秩序的危害结果,而积极希望并促使这种结果发生。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当然在实践中,更多关于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的问题,如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的鉴定等问题?如果您想要更多关于这方面的问题请具体联系我们律图,我们会根据您的具体问题,您好做专业的法律分析,帮助您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2.2k字,预估阅读时间8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468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
一键咨询
  • 167****86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285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52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40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13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178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230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8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67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5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3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36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2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34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84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无锡177****863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52****8792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77****225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寻衅滋事罪与寻衅滋事罪有什么区别
区别为:寻衅滋事罪,必须是行为情节恶劣、情节严重或者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才构成犯罪;对于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寻衅滋事行为,只能以一般违法行为论处。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如何区分寻衅滋事行为与寻衅滋事罪?
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如何区分寻衅滋事行为与寻衅滋事罪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寻衅滋事与刑事寻衅滋事的区别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调停人或其他组织使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直接沟通、共同协商,双方达成民事赔偿和解协议后,司法机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从轻减轻刑事责任的诉讼活动。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刑事诉讼法》第5编第2章第277至279条对刑事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进行了专门规定,按照法律规定,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侵犯人身权利民主权利、侵犯财产犯罪,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故意犯罪案件,以及除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纳入公诉案件适用和解程序的范围。但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这一程序。对于当事人之间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人民、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刑诉法第277条将刑事和解的范围限定为两类案件: 1、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五章(侵犯财产罪)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2、除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显然,寻衅滋事罪不符合以上范围。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468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寻衅滋事罪与非罪的区分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寻衅滋事罪与非罪的区分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寻衅滋事罪与非罪的区分
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寻衅滋事罪与非罪的区分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468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寻衅滋事罪与非罪的区分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寻衅滋事罪与非罪的区分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故意伤害罪与寻衅滋事罪的区别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一)主观方面故意伤害罪在主观上必须要有损害他人肢体的完整性或使他人身体健康受损的故意,而并无破坏社会秩序的故意。而寻衅滋事罪的故意不一定以伤害他人身体健康为目的,其通常是为了寻求精神、逞强斗狠、肆意取乐、故意挑衅等。
(二)客观方面是否具有随意性,是区分两罪的关键。
首先,从犯罪对象上观察,实施故意伤害的行为人往往事先被挑衅、羞辱、发生争吵或受到伤害而实施,其犯罪对象由于事出有因而具有相对的明确性,而寻衅滋事的犯罪对象具有随意性和模糊性。
其次,从客观行为的随意性方面来看,故意伤害罪的行为人通常会从犯意产生到犯罪预备,再到实行阶段的一个完整过程。反观寻衅滋事罪的行为特征,因其殴打行为往往是一时兴起,所以通常也不存在预谋或预谋的过程很短。
最后,从加害手段上来看,故意伤害罪其准备的工具往往危险性很大,而寻衅滋事罪的行为人对于作案工具的选择也是不确定的,加害程度往往相对较弱。
(三)犯罪客体故意伤害罪的犯罪客体是单一客体,它侵害的是他人的健康权利。而随意殴打他人型的寻衅滋事行为除侵害了公民的健康,扰乱了社会共同秩序。
(四)既遂标准不同故意伤害罪的既遂需达到轻伤以上,如果仅是轻微伤则只能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进行处罚,而寻衅滋事罪的既遂标准没有伤害程度的明确要求,只需情节恶劣即可。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346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