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电信网络诈骗的手段有哪些?

最新修订 | 2024-07-20
浏览10w+
律图法律咨询
信得过的好律师
咨询我
专家导读 1、退税诈骗。2、中奖诈骗3、培训诈骗4、家人遭遇意外诈骗 5、朋友急事诈骗 6、虚假购物诈骗 7、冒充黑社会杀手诈骗。8、ATM机贴假提示诈骗。
微信电信网络诈骗的手段有哪些?

在我们的生活中,像微信、电信等网络工具的使用是比较频繁的。虽然其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可是如果使用不当,就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掉进诈骗的陷阱里。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网络诈骗的常用手段,也好有个防范。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介绍,微信电信网络诈骗的手段有哪些?

微信电信网络诈骗的手段有哪些?

一、冒充公检法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犯罪为由,要求将其资金转入国家账户配合调查。

二、医保社保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社保、医保中心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医保、社保出现异常,可能被他人冒用、透支,涉嫌洗钱、制贩毒等犯罪,之后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公正调查,便于核查为由,诱骗受害人向所谓的“安全账户”汇款实施诈骗。

三、解除分期付款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专门渠道购买购物网站的买家信息,再冒充购物网站的工作人员,声称“由于银行系统错误原因,买家一次性付款变成了分期付款,每个月都得支付相同费用”,之后再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诱骗受害人到ATM机前办理解除分期付款手续,实则实施资金转账。

四、金融交易诈骗:

犯罪分子以某某证券公司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散布虚假个股内幕信息及走势,获取事主信任后,又引导其在自身搭建的虚假交易平台上购买期货、现货,从而骗取股民资金。

五、票务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人员以事主“航班取消、提供退票、改签服务”为由,逐步将其引入诈骗圈套,要求多次进行汇款操作,实施连环诈骗。

六、电话欠费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通信运营企业工作人员,向事主拨打电话或直接播放电脑语音,以其电话欠费为由,要求将欠费资金转到指定账户。

七、电视欠费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广电工作人员群拨电话,称以受害人名义在外地开办的有线电视欠费,让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补齐欠费,否则将停用受害人本地的有线电视并罚款,部分人信以为真,转款后发现被骗。

八、猜猜我是谁:

犯罪分子获取受害者的电话号码和机主姓名后,打电话给受害者,让其“猜猜我是谁”,随后根据受害者所述冒充熟人身份,并声称要来看望受害者。随后,编造其被“治安拘留”、“交通肇事”等理由,向受害者借钱,很多受害人没有仔细核实就把钱打入犯罪分子提供的银行卡内。

九、破财消灾诈骗:

犯罪分子先获取事主身份、职业、手机号等资料,拨打电话自称黑社会人员,受人雇佣要加以伤害,但事主可以破财消灾,随即提供账号要求受害人汇款。

十、冒充领导诈骗:

犯罪分子获知上级机关、监管部门单位领导的姓名、办公电话等有关资料,假冒领导秘书或工作人员等身份打电话给基层单位负责人,以推销书籍、纪念币等为由,让受骗单位先支付订购款、手续费等到指定银行账号,实施诈骗活动。

十一、快递签收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快递人员拨打事主电话,称其有快递需要签收但看不清具体地址、姓名,需提供详细信息便于送货上门。随后,快递公司人员将送上物品(假烟或假酒),一旦事主签收后,犯罪分子再拨打电话称其已签收必须付款,否则讨债公司或黑社会将找麻烦。

十二、提供考题诈骗:

犯罪分子针对即将参加考试的考生拨打电话,称能提供考题或答案,不少考生急于求成,事先将好处费的首付款转入指定帐户,后发现被骗。

十三、中奖诈骗-娱乐节目中奖诈骗:

犯罪分子以“我要上春晚”、“非常6 1”、“中国好声音”等热播节目组的名义向受害人手机群发短消息,称其已被抽选为节目幸运观众,将获得巨额奖品,后以需交手续费、保证金个人所得税等各种借口实施连环诈骗,诱骗受害人向指定银行账号汇款。

十四、刷卡消费:

犯罪分子群发短信,以事主银行卡消费,可能系泄露个人信息为由,冒充银联中心或公安民警连环设套,要求将银行卡中的钱款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或套取银行账号、密码从而实施犯罪。

十五、高薪招聘:

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以月工资数万元的高薪招聘某类专业人士为幌子,要求事主到指定地点面试,随后以培训费、服装费、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十六、冒充房东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房东群发短信,称房东银行卡已换,要求将租金打入其他指定账户内,部分租客信以为真将租金转出方知受骗。

十七、微信诈骗-伪装身份诈骗:

犯罪分子利用微信“附近的人”查看周围朋友情况,伪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骗取感情和信任后,随即以资金紧张、家人有难等各种理由骗取钱财。

十八、微信诈骗-代购诈骗:

犯罪分子在微信圈假冒正规微商,以优惠、打折、海外代购为诱饵,待买家付款后,又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为由要求加付,一旦获取购货款则无法联系。

十九、微信诈骗-爱心传递诈骗:

犯罪分子将虚构的寻人、扶困的帖子以“爱心传递”的方式发发布朋友圈里,引起不少善良网民转发,实则帖内所留联系方式绝大多数为外地号码,打过去不是吸费电话就是通讯诈骗。

二十、微信诈骗-点赞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商家发布“点赞有奖”信息,要求参与者将姓名、电话等个人资料发至微信平台,一旦商家套取完足够的个人信息后,即以“手续费”、“公证费”“、“保证金”等形式实施诈骗。

二十一、微信诈骗-利用公众账号诈骗:

犯罪分子盗取商家公众账号后,发布 “诚招网络兼职,帮助淘宝卖家刷信誉,可从中赚取佣金”的推送消息。受害人信以为真,遂按照对方要求多次购物刷信誉,后发现上当受骗。

如上所述,便是关于微信电信网络诈骗一些常用的手段,大家可以了解一下。不管网络诈骗的手段或者花样如何,其最终的目的都是骗取钱财,因此,大家在进行转账时,一定要确定对方的真实身份,以免上当被骗。另外,如果发生网络诈骗的情况,一定要及时报警,交由警方处理。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6.1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375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微信电信网络诈骗的手段有哪些?
一键咨询
  •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3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171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88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0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268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1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26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1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47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843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84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0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76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013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3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扬州181****8351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81****8805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35****941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微信网络诈骗手段有哪些?
1、天上掉馅饼式:天上掉馅饼式”就是通过以中奖为名进行诈骗的形式。2、为你解决困难式:3、感情欺骗式:感情欺骗式”就是通过各种网络途径说你的老朋友、家人出事,让受害人汇钱等。
10w+浏览
互联网纠纷
网络诈骗,有电话微信,有姓名没地址
[律师回复] 【法律意见】
诈骗金额在三千元以上的或者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的涉嫌诈骗罪,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第五条 诈骗未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诈骗目标的,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定罪处罚。
  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一)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二)拨打诈骗电话五百人次以上的
(三)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
  实施前款规定行为,数量达到前款第(一)、(二)项规定标准十倍以上的,或者诈骗手段特别恶劣、危害特别严重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电信网络诈骗常见手段有哪些?
诈骗手法一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诈骗。诈骗手法二冒充社保电力工作人员诈骗。诈骗手法三汽车、房产退税诈骗。诈骗手法四冒充电视栏目中大奖诈骗。诈骗手法五冒充熟人诈骗。
10w+浏览
互联网纠纷
微信上以群发助手宣传手段卖货的算电信诈骗吗
[律师回复]
1、冒充公检法人员,向被害人虚构个人信息泄露、涉嫌犯罪、资产需要保全等事实,诱导其向指定账户中汇款。
2、冒充中奖,向被害人群发诈骗短信、拨打诈骗电话或引导受害者主动联系后,冒充客服人员或法院工作人员要求“手续费”或者“风险基金”汇入指定的银行账户。
3、借推荐“优势”股票之名,骗取受害者钱财。犯罪分子先发送推荐股票的短信,统计股民资料后,以保证客户收益为诱饵,骗取股民交纳会员费。
4、借推销假冒保健产品之名,骗取受害者钱财。犯罪分子向一些老年人推销无保健品标志、未经卫生许可登记的“保健产品”,采取货到付款方式,通过邮政速递有限公司寄出货物,回收货款。
5、谎称被害人医保卡异常进行诈骗。谎称被害人的医保卡涉嫌盗刷违禁药品,要求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报案”,以预先更改好来电显示号码的“公安局号码”与被害人通话以取得被害人信任,后要求被害人将钱款转到指定账户。
以上只是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电信诈骗案件(手段),但是电信诈骗的手段翻新速度很快,普通群众在预防电信诈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贪图小便宜,不相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情;
2、防止身份泄露,比如有一部分人喜欢在ATM机上抽钱后,把小票拿到,但是,看一看就扔掉了,这给一些电信诈骗者提供了相当好的条件;
3、在接到短信或者是电话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核对真实的信息;
4、遇到恐吓一类的电信信息或者是电话的话,不要惊慌,冷静对待。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375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手段有哪些
常见的网络诈骗包括在网上冒充熟人诈骗,网购诈骗或者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诈骗,此外还有发布虚假的招聘广告或者假冒汇款名义诈骗等,以下内容将详细介绍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手段有哪些。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电信诈骗有哪些手段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1、冒充公检法人员,向被害人虚构个人信息泄露、涉嫌犯罪、资产需要保全等事实,诱导其向指定账户中汇款。
2、冒充中奖,向被害人群发诈骗短信、拨打诈骗电话或引导受害者主动联系后,冒充客服人员或工作人员要求“手续费”或者“风险基金”汇入指定的银行账户。
3、借推荐“优势”股票之名,骗取受害者钱财。犯罪分子先发送推荐股票的短信,统计股民资料后,以保证客户收益为诱饵,骗取股民交纳会员费。
4、借推销假冒保健产品之名,骗取受害者钱财。犯罪分子向一些老年人推销无保健品标志、未经卫生许可登记的“保健产品”,采取货到付款方式,通过邮政速递有限公司寄出货物,回收货款。
5、谎称被害人医保卡异常进行诈骗。谎称被害人的医保卡涉嫌盗刷违禁药品,要求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报案”,以预先更改好来电显示号码的“公安局号码”与被害人通话以取得被害人信任,后要求被害人将钱款转到指定账户。
以上只是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电信诈骗案件(手段),但是电信诈骗的手段翻新速度很快,普通群众在预防电信诈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贪图小便宜,不相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情;
2、防止身份泄露,比如有一部分人喜欢在ATM机上抽钱后,把小票拿到,但是,看一看就扔掉了,这给一些电信诈骗者提供了相当好的条件;
3、在接到短信或者是电话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核对真实的信息;
4、遇到恐吓一类的电信信息或者是电话的话,不要惊慌,冷静对待。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电信网络诈骗是网络诈骗吗?
电信诈骗主要是通过手机短信和电话要求对方转账实施的诈骗活动,网络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才去欺骗隐瞒的手段进行数额较大的诈骗活动,有本质区别。
10w+浏览
互联网纠纷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375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网络贷款属于电信网络诈骗吗?
网络贷款不属于电信网络诈骗,按照我们国家法律当中的规定,如果网络贷款那么就是属于一种普通的民事行为,实际上和诈骗行为是不存在着关联性的。网络贷款属于电信网络诈骗吗,这个问题可以参考本文内容。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互联网纠纷 > 网络诈骗纠纷 > 微信电信网络诈骗的手段有哪些?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