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房价不断上涨,政府为解决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的居住问题,推出了价格低廉的经济适用房,并规定了申购者须具备的条件。有些人具备这些条件,不打算买房,而有些人不具备这些条件,但却希望能够买房,于是有人就想借他人名义买房。但是,借名购买经济适用房是否可以呢,而借名买经适房时购买合同是否有效,如何操作才能保护自己的权益呢?请看下文。
一、可以借名购买经济适用房吗
其实一般“借名买房”的行为,如果不存在恶意规避法律的情况,如购买普通商品房、私房等,实际出资人与名义产权人之间的委托合同关系是成立的且合法有效的,名义产权人得将房屋向实际出资人转交并协助办理过户手续。但是如果“借名买房”买的是内部职工集资房、经济适用房等政策性房屋,则因存在违法事由,实际出资人对房屋的权利无法得到法院的支持。因此,借名购买经济适用房是不可以的。
二、借名买经适房时购买合同是否有效
借名买房合同,指以借他人名义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名义买房人和实际买房人签订合同,约定实际买房人以符合政府规定条件的人的名义买房,等到政府允许转让时再将房产过户到实际买房人名下,实际买房人则支付给名义买房人一笔酬金或者房屋购买价和市场价的差价作为对价。
首先,在履行过程中,如果发生纠纷,很有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其理由主要应从政府推出经济适用住房的目的考虑,政府为了解决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的居住问题,从而改善整个社会的居住状况才推出这项针对特殊人群的优惠政策。在开发经济适用住房的过程中,政府一般均需用不同方式和渠道给予财政补贴,而名义买房人转让的实际上是基于其符合政府规定的条件从而享有的购房权,如果这类合同有效,就会使原来不符合购房条件的人购买经济适用住房,而原经济适用住房的人群的住房条件仍然没有得到改善,这样就违背了政府的初衷,因而违反了社会公共利益。
其次,即使买卖双方对这类合同的效力不提出异议,这类合同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具体有两点:
(一)可以称为主观上的风险,即名义买房人在签订合同后反悔导致合同不能履行。这类风险,尤其是在合同本身有缺陷,且证据难以证明买房款由那一方实际支付的情况更为严重。由于这类合同的双方,往往具有亲朋关系,不重视书面材料,但在现实中一旦涉讼,实际买房人难以证明自己才是实际付款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法院认定合同无效,实际买房人连要求名义买房人返还购房款也成了问题。
(二)风险可以称为客观上的风险,即不是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原因,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由于名义买房人领取房产证后,在一定的期限内不能办理过户手续,在该段时间内,如果名义买房人对他人有债务不能清偿,则这套房产有可能被查封甚至进而被拍卖。在这种情况下,已经付款的实际买房人只能向名义买房人要求返还购房款,而不能要求继续履行合同。
以上是对是否可以借名购买经济适用房,购买合同是否有效的问题的回答。需要提示的是,一定要注意收集和保存证据,如与对方签订的书面合同,好本人支付价款的收据等。另外,在现有情况下,可以说买房是大多数人的终身大事。因此建议大家在作出买房决策前,一定要找律师进行咨询,他会告诉你应当注意什么和怎么做。一旦发生上述的纠纷,虽然丧失了物权,还是可以在律师的帮助下,依照合同主张所享有的债权。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