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网络上的造谣诽谤应该如何取证

帮助5人 3.2w浏览 匿名 2020-08-31 山西吕梁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对于网络上的造谣诽谤应该如何取证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收集口供、录音、书面证据等等,证据之间需要相互印证,排除合理怀疑。
    关于诽谤罪需要当事人自己去收集证据,针对这类犯罪的特殊性,往往当事人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难题,证据的收集一般比较困难,如果情况严重,建议聘请律师从专业角度收集诽谤罪证据。
    诽谤的构成要符合下列要件:
    1、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2、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3、诽谤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对一般诽谤行为需要年满16岁,16岁以下是限制民事责任能力人,同时16岁也是刑事责任年龄。16岁以下的人有诽谤行为,其监护人有赔偿责任。
    4、诽谤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是真实事实加以扩散,或者把某种虚假事实进行扩散但无损害他人名誉的目的,则不构成诽谤。
    全文
    13 2020-08-31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77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网络上的造谣诽谤应该如何取证
一键咨询
  • 临汾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638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57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58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1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42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74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625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46****31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62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05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0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87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4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52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22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72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72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88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03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843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0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6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60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03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628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54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3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87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6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70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6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57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56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550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48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13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760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0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1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45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60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47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86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4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44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85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07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4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6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8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镇江178****2399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56****3804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80****2925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网络造谣诽谤他人什么罪?
网络造谣诽谤他人的可以认定为诽谤罪,对于造成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可以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处3-7年有期徒刑,不同的涉案事实后果所认定的处罚标准是不同的。
10w+浏览
互联网纠纷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网络造谣诽谤怎样能立案?
网络造谣诽谤的立案条件是:存在编造伪造不实信息的、故意在信息网络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等,对于存在上述情况的就是可以立案追究网络造谣诽谤的违法犯罪责任的,具体情况结合实际而定。
10w+浏览
互联网纠纷
诽谤罪一般打官司多久出结果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谎言恶意污蔑行为的案情审理所需时间,受到诸多要素影响,其中包含有案情的复杂程度、证人证物的收集与审查比对、法院的工作进度安排以及是否需要进行补充侦察或鉴定等等。
通常情况下,一桩刑事诉讼的审理周期可能需要数月乃至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根据我国现行的司法法律法规,人民法院对于公诉案件的审理流程中,应在收到起诉材料之后的一个月之内做出判决,最晚也不能超过一个半月。
然而,若遇到案情复杂的情况,经过上级人民法院的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审理期限,但最长不能超过三个月。
至于自诉案件,例如诽谤罪这种仅需受害者提出控告即可启动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在收到起诉材料之后的六个月之内做出判决,最晚也不能超过九个月。
但若案情出现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理期限,则可由本院院长批准予以延长。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述的时间均为法律规定的最长审理期限,实际审理时间可能会因为案件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差异。
若案件中存在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的证据,或者存在其他需要延长的合理原因,法院可能会依据实际情况延长审理时间。
对于涉嫌犯有谎言恶意污蔑罪行的被告方,如果案件涉及的证据确凿无误,犯罪事实清晰明了,那么审理时间可能会相对较短。
然而,若案情复杂,涉及的证据众多且存在争议,那么审理时间可能会较长。
总而言之,谎言恶意污蔑罪行的审理时间并无固定标准,需要根据具体案件的实际情况及法院的审理进度来决定。
若案件涉及个人隐私或敏感信息,法院还将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以确保公正公平。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
有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快速解决“损害赔偿”问题
当前6334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网络造谣诽谤罪最多判多少?
网络造谣诽谤罪最多判三年的有期徒刑,在网络上造谣如果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一般不会认定为犯了诽谤罪。罪名并不成立的情形并不会被法院判处刑事处罚。如果对网络造谣诽谤罪最多判多少依旧不清楚的,可以选择继续阅读这篇文章。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网络造谣诽谤要负法律责任吗?
网络造谣诽谤与传统诽谤相比,有其更为鲜明的特性,因为对网络诽谤的管制更容易产生公民言论自由和公民名誉权的价值冲突。网络造谣诽谤造成严重后果的会构成网络诽谤罪。
10w+浏览
损害赔偿
诽谤罪如何采取证据
[律师回复] 解析:
1.若您希望对某人为您所进行的诽谤行为提出法律诉讼,需呈交能够证明其故意捏造虚伪事实的确凿证据,如文书类、证人证言、物证等;
2.此外,包含捏造事实的图片、音频或视频材料也是重要的证据之一;
3.除此之外,电子数据以及案发现场目击者的证词等同样具有法律效力。
当同一诽谤性言论在实际传播过程中,累计被点击、浏览超过五千次,或者被转发超过五百次时,便可视为本罪成立。
4.若该人的骚扰行为具有针对性、频繁且持续不断,同时带有侮辱、诽谤等不当言论,您有权要求当地县级或市级公安局、公安分局对其进行治安处罚;
5.若骚扰者身份明确,您还可以向法院申请精神赔偿,但这需要骚扰行为已经严重侵犯了您的名誉权及荣誉权;
6.若骚扰者冒用他人名义对您进行欺诈和愚弄,导致您的合法财产和名誉受损,骚扰者将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例如撰写恐吓信件或采取其他方式威胁他人人身安全;
7.公开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进行诽谤;
8.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遭受刑事追责或受到治安管理处罚;
9.对证人及其近亲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打击报复;
10.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其他不良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秩序;
1
1.未经许可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快速解决“损害赔偿”问题
当前688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052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网络造谣诽谤罪怎么进行定罪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1、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2、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取保候审怎么才能知道结案
[律师回复] 解析:
取保候审的终结条件主要涵盖如下方面:
首先,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案件事实已经得到清楚地核实,确认了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罪行,且没有任何新的证据或者新出现的疑问,这样才能满足将案件提交给司法程序进行起诉的要求;
其次,在取保候审期间内,被强制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义务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定规定以及被批准者设置的特别限制,在等待审判结果的同时,他们还需保持良好的行为表现;
再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有任何潜逃的行为,也不能违反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更不能存在其他需要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情况;
最后,如果取保候审的期限已经到期,或者被取保候审的人员在整个过程中都严格遵守了相关规定,没有触犯任何法律法规,那么就应该立即解除对他们的取保候审措施。
此外,被取保候审的人员也有权向相关部门提出解除取保候审的请求。
在完成上述所有步骤之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负责处理该案件的机构会依法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并最终做出相应的判决、裁定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件。
当取保候审的限制被解除后,被取保候审的人员将不再受此约束,可以恢复到正常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状态。
与此同时,负责处理案件的机构应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的人员及其所在单位关于解除取保候审的决定。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
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58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